第4章 4%交锋
作品:《状元》 沈知意深吸一口气,这才抬手推开木门。
入眼,书房内的光线明亮却不刺眼,正中央摆着一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桌,桌面光滑如镜,上面堆满了书卷和公文。
沈知意目光不由自主四处看了一下,但也不敢多看,最后只是看见一支毛笔搁在砚台上,砚台里还残留着新鲜的墨痕。
而容砚正坐在书桌后批阅公文,他已经换了一身月白色常服,他墨发用一支玉簪束起,几缕碎发垂在额前,衬得他面容越发俊朗。
见沈知意进来,他放下手中的毛笔,起身笑道:“沈大人来了,一路辛苦,快请坐。”
沈知意对上他的笑容,只觉他笑容看似温和,眼底却藏着几分探究,最后两人目光对上,沈知意明显感觉到他目光在自己身上停留了片刻,随后示意自己坐在书桌旁的椅子上。
沈知意依照他目光坐下,真靠近了,沈知意目光不敢四处乱瞟,只紧紧盯着面前的茶杯,躲避开他的所有考究。
很快,沈知意突然觉得有一名穿着素雅衣裙的侍女端着茶盘走进来,然后一杯热茶放在了沈知意面前。
热茶冒着袅袅热气,模糊了她的视线,也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
茶香清雅,是上好的雨前龙井,显然是容砚特意准备的。
但是下一秒,“沈大人不必拘谨,就当是在自己家中一样。”容砚说完,在她对面坐下,亲自拿起茶壶,为她添了些茶水,动作从容优雅,
沈知意不知自己如何神经紧绷起来,听见容砚继续开口。
“今日请你来,并非为了朝堂派系之争,确实是为了南方赈灾之事,
本相知道,沈大人虽年轻,但能连中三元,定是见识不凡,想必对灾区的情况,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的声音温和,语气诚恳,仿佛真的只是想与她商议正事,而非试探。
沈知意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带着淡淡的清香。
她借着这个动作掩饰自己的思绪,按照父亲的叮嘱,她本该避而不谈,只做一个倾听者,避免落入容砚的圈套。
可一想起昨日在朝堂上,周大人提到的“数十万灾民流离失所”,想起那些可能正因缺粮少药而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百姓,
想起朝堂上各方势力只为权力博弈,全然不顾灾民死活,她的心头便涌上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
最终,她还是决定试探一下容砚口风,不谈对策,既不表露立场,也不给出建议,只是谈论些许事实:“丞相,据臣近日查阅的地方奏折与流民呈报,
此次南方水患极为严重,淮河水位暴涨,冲毁了沿岸数十个村落的农田与房屋,数万百姓无家可归。
更严重的是,由于尸体未能及时处理,灾区已出现瘟疫的苗头,若不尽快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她顿了顿,心底也不知怎的,冲动之下,有补充了几句,语气变得沉重了些:“如今最紧迫的,并非追究谁的责任,而是尽快将粮草和药品送到灾民手中,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同时,还需组织人手清理河道,防止水位再次上涨,另外搭建临时安置点,为灾民提供安身之处,避免瘟疫进一步扩散。”
容砚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端起茶杯,轻轻晃动着里面的茶汤,目光却落在沈知意脸上,附合开口。
“沈大人说得极是,这些确实是当下最关键的问题,且句句切中要害,显然是做过功课的,并非空谈。”
他颔首道,语气中多了几分认可,“但本相心中有个疑问,朝廷上月便已拨发了三百万两赈灾银,
以及十万石粮草和一批药品,为何至今迟迟无法送达灾区?这背后,定有猫腻。”
他放下茶杯,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语气也多了几分凝重:“本相猜测,是地方官员与朝中某些人相互勾结,故意拖延粮草与药品的运输,
从中克扣牟利,将灾民的性命当成谋利的工具,沈大人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理?”
沈知意心中一凛,握着茶杯的手指紧了紧。
果然,容砚还是直奔主题,想试探她对贪腐问题的态度,甚至想拉她一起指责“朝中某些人”。
而那些人,极有可能是父亲一派的官员,也有可能是容砚这边的,但是无论如何,她都不能正面回答。
若是她附和容砚,便就这个问题开始攻击其他官员,倘若被“有心”之人传出,她这个状元,恐怕在朝廷之上,难以立足;
但现在若是反驳,又会被容砚抓住把柄,说她包庇同党。
她放下茶杯,语气平淡,不带任何情绪:“丞相所言或许有理,但此事还需证据支撑,不可仅凭猜测便下定论,以免冤枉好人,也让真正的蛀虫逍遥法外。”
她刻意避开了容砚话中的陷阱,没有对“朝中勾结”之事发表任何看法,只强调“证据”二字,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先解决灾民的燃眉之急,确保粮草与药品尽快送达,查案之事可待灾情稳定后再议,毕竟灾民的性命,比什么都重要。”
容砚看着她波澜不惊的脸,心中越发觉得有趣。
这沈知意看似文弱,身形清瘦,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实则心思缜密,极难对付。
他本想借着赈灾之事,摸清她的立场,看看她是否真的与沈渊一条心,没想到她竟如此滴水不漏。
既不附和,也不反驳,只谈“事实”与“民生”,让他找不到任何突破口。
“沈大人说得也有道理,民生为重,确实不该因查案而耽误救灾。”容砚没有继续追问,反而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轻松了些,
“不过本相听说,沈大人在科考时,曾在策论中提出过‘以民为本,轻徭薄赋’的见解,当时连陛下都赞不绝口。
如今面对灾民困境,想必心中有更具体的对策吧?不妨说来听听,或许能给本相一些启发,也能让赈灾之事更顺利些。”
这又是一个陷阱。
沈知意心中清明,若是她说出具体对策,若与容砚的想法相悖,便是公然与他作对,日后在朝堂上定会被他针对;
若是与他的想法一致,又可能被视为投靠他的阵营。
若是说“没有对策”,又会被他嘲笑“空有状元之名,无实际能力”。
沈知意沉吟片刻,缓缓道:“丞相谬赞了,臣当年在策论中所言,不过是基于书本知识的浅见,并未经过实践检验,不足为信。”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桌上的茶杯上,语气诚恳,“况且,赈灾之事复杂多变,不同灾区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地方缺粮,有的地方缺药,
有的地方需要清理河道,有的地方需要搭建安置点,需根据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对策,不可一概而论。
臣未曾亲赴灾区,未曾亲眼见过灾民的困境,也未曾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不敢妄提具体之法,以免纸上谈兵,误了大事。”
她再次巧妙地避开了容砚的试探,既没有否定自己的见解,也没有给出具体对策。
只以“未曾亲赴灾区”为由,将话题引向“实际情况”,让容砚无法再继续追问。
容砚脸上的笑容不变,眼底却多了几分欣赏。
他原本以为,沈知意不过是凭借父亲的势力和几分运气才考上状元,如今看来,她确实有真才实学,
且心性沉稳,比朝中许多老臣都要清醒,他知道,今日想从沈知意口中套出更多话已是不可能,
但若就此结束,又未免太过可惜,这样的人才,若是能为自己所用,定会是一大助力。
他看着沈知意略显苍白的面容,目光扫过她眼下淡淡的青黑,忽然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关切起来:“沈大人近日似乎颇为劳累,
脸色不太好,眼下还有淡淡的青黑,是初入仕途,处理公务不太适应吗?翰林院的差事虽不算繁重,
但琐事颇多,若是觉得吃力,不妨跟本相说,本相可与翰林院掌院大人打个招呼,给你减轻些负担。”
这突如其来的关心让沈知意一愣,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昨日为了查灾区之事,她熬夜到深夜,想必是因此才显得疲惫。
她随即反应过来,容砚突然转变话题,绝不是单纯的关心,定是又在打什么主意。
她立刻收回手,起身拱手道:“多谢丞相关心,臣只是近日处理公务稍多,偶尔熬夜,并无大碍。
翰林院的差事虽杂,却能让臣学到许多东西,臣乐在其中,不敢劳烦丞相为臣费心。”
她的语气恭敬,却带着几分疏离,明确表示不愿接受他的“帮助”。
心中越发警惕,容砚此举,或许是想借此示好,让她欠下人情,日后再借机拉拢;也可能是想试探她是否愿意接受他的“关照”,从而判断她的立场。
“公务虽重要,但身体更要紧。”容砚语气温和,没有因她的拒绝而不悦,反而吩咐侍女。
[让我康康][吃瓜][吃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4%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