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对簿公堂
作品:《青山一路同云雨》 衙门内,公堂之上,赵县尉端坐在 “明镜高悬” 的牌匾下,乌纱帽的翅翼随着他低头的动作轻轻晃动。案上摊着陆汀驰递来的状纸,眉头不由一蹙,这字迹筋骨挺拔、笔锋凌厉,起笔如刀落笔如峰,俨然是受过严训的笔法,绝非乡野村夫所能为。
他的目光掠过堂下。陆汀驰虽一身粗布短褂,身姿却如松柏般挺拔,眉宇间凝着一股隐而不发的英气;身旁的江知渺垂眸静立,素衣布裙掩不住通身的气度,拢袖的指尖白皙纤细,神态从容得不似寻常农妇。赵县尉心下暗忖:这两人,恐怕不简单。
“升堂!”
惊堂木重重拍下,震得签筒一跳。赵县尉声如洪钟:“堂下何人?所告何事?
陆汀驰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声音清朗沉稳:“草民林砚舟,为族叔林有田鸣冤。吴管事诬陷他偷盗银钗,并施以毒打,求大人明察。”
“哦?”赵县尉转向跪在右侧的吴管事,“吴顺,你指认林有田偷窃,可有实证?”
吴管事忙跪在地上,磕了个响头:“大人明鉴!那天只有林有田去过内院,除了他还能有谁?我娘子的银钗价值二十两,定是这老东西见财起意!”
话音刚落,堂外传来妇人的哭喊:“大人可要为民妇做主啊!” 说着瓜氏跑进来,帕子捂着脸哭得抽噎,“就是林有田偷了我的钗子,那天我亲眼见他在屋后鬼鬼祟祟!”
林有田躺在堂边的门板上,挣扎着想坐起,却被腿上的伤痛拽得倒抽冷气:“我没有…… 休要血口喷人!”
“休得喧哗!” 赵县尉又拍了下惊堂木,目光转向江知渺,“你便是状纸上说的证人?可有证据?”
江知渺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张图纸,双手呈上:“回大人,这是草民绘制的银质葡萄钗样式图。”
差役将图纸递到案上,赵县尉展开一看,只见纸上葡萄藤蜿蜒缠绕,颗颗果实饱满,藤蔓间还藏着 “无忧” 二字,笔法细腻。
瓜氏瞥见图纸,哭声顿了顿,眼里闪过丝慌乱。江知渺却已转向她,声音清冽如泉:“敢问娘子,你丢失的钗子,可是这支?”
瓜氏攥紧帕子,指甲几乎嵌进肉里,磕磕巴巴道:“是…… 是这支没错。”
“哦?” 江知渺忽然笑了,“可这支钗的样式图,草民昨天才送到琳琅阁苏掌柜手上。苏掌柜下午便带着图纸去了县尉府上,给赵小姐过目,当时娘子也在场,对吧?”
瓜氏的脸 “唰” 地白了,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江知渺的目光转向赵县尉,语气愈发从容:“赵小姐瞧着喜欢,苏掌柜才吩咐工匠开料打造,至今尚未完工。敢问瓜娘子,你的钗子,是从何处来的?”
公堂内霎时静得落针可闻。赵县尉捻着图纸的手指停住了,看向瓜氏的眼神陡然锐利起来,你怎么解释?
吴管事趴在地上,后颈的汗浸湿了衣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坏了!这妇人还真是说谎了,回去非得扒一层皮不可,害自己在这里丢脸。
瓜氏趴在地上,额头抵着冰凉的地砖,连大气都不敢喘。方才江知渺的话像把淬了冰的匕首,戳得她浑身发僵,此刻别说回话,就连抬头看一眼公堂的勇气都没有。
赵县尉的手顿了顿,目光扫过瓜氏,心里早已明镜似的。他将惊堂木往案上一放,声音却没了先前的威严:“吴顺,你赔林有田五两银子,这事便了了。”
话音刚落,江知渺往前一步,福身道:“大人,此事恐难了结。” 她的声音不高,却在寂静的公堂里掷地有声,“我二伯被打得断了腿,险些丢了性命,五两银子怕是填不平这伤筋动骨的疼。”
赵县尉的脸色 “唰” 地沉了下来,乌纱帽的翅翼微微颤动。自他代职以来,还没人敢在公堂上公然驳斥判决,这妇人看着温顺,胆子倒不小。
他眯起眼,指尖在案上敲出轻响:“那你觉得,该如何解决?”
江知渺抬眼时,目光正好撞进县尉眼底的冷意,却丝毫不惧:“草民有两个请求。”
她掰着手指,条理分明,“其一,我二伯与家中小侄林浩,此后不再去庄子上工,还请庄子尽快结清二人的工钱放人;其二,五两银子不足补偿汤药费,还请再加五两,共十两。”
她说完便垂手而立,既没有得寸进尺的骄横,也没有卑躬屈膝的怯懦。
赵县尉盯着她看了片刻,忽然觉得这妇人很精明,看似只添了五两银子,却字字都在控诉对方的罪行。他往吴顺夫妇那边瞟了眼,语气带着几分不耐:“你们觉得如何?”
吴顺刚要张嘴反驳,被瓜氏在底下悄悄拽了拽衣襟。他这才想起自己与赵县尉不过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刚才县尉判五两银子,已是天大的情面。若是此刻再犟嘴,惹得这位远房表姨夫不快,往后想借着赵家的势在庄子上立足,怕是难了。
“…… 草民应允。”吴顺咬着牙应了,“工钱…… 工钱这就叫账房结算,十两银子也…… 也照给。”
瓜氏趴在地上,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原以为可以直接在庄子上随便找个由头的解决掉林有田,没承想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要多赔银子,往后连拿捏他的由头都没了。
江知渺心里暗暗松了口气。她何尝不想让吴顺挨顿板子出口恶气,可瞧县尉一开始那敷衍的态度,便知这公堂之上难讲全然的公道。
能让二伯和林浩脱离庄子,再得些银子养伤,已是眼下最稳妥的结果。真要把县尉逼急了,保不齐会再生事端。
“谢大人秉公处理。” 江知渺再次福身,眼角的余光瞥见陆汀驰朝她微微颔首,眼里的赞许藏都藏不住。
赵县尉挥了挥手,懒得再多说:“退堂!”
惊堂木落下的瞬间,瓜氏几乎瘫在地上。林有田躺在门板上,望着头顶的“明镜高悬” 牌匾,浑浊的眼里滚下两行泪,他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回在公堂上,挺直腰杆讨回公道。
二哥三哥抬着二伯往外走,陆汀驰经过江知渺身边时,低声道:“做得好。”
江知渺望着公堂外的天光,轻轻 “嗯” 了一声。
刚走出衙门的大门,林二伯就挣扎着要从门板上坐起来,被陆汀驰按住了还不肯罢休,非要撑着胳膊直起上半身。阳光落在他脸上,比来时少了大半愁苦,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些,望着陆汀驰和江知渺的眼神亮得惊人。
“砚舟,清梧……” 他攥着两人的手,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喑哑,“若不是你们,我这冤屈定是讨不回来。”
眼泪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往下淌,“不仅打,白遭了,还得背上偷东西的名声,一辈子抬不起头,更要赔上你爹给你爷奶的孝敬钱……”
陆汀驰拍了拍他的手背 ,刚要出口
平日里沉默寡言的三哥此刻声音都带着颤
“砚舟,清梧,谢谢你们。” 他哽咽着,“那晚若不是砚舟,我们几个…… 我们兄弟根本救不出我爹,说不定连自己都要折在庄子上,谢谢清梧替我爹医治,在公堂上又那样为我爹出头,谢谢。” 他说得无比郑重。
陆汀驰看着三哥说:“都是一家人,不说这些。”
陆汀驰望着林二伯眼里重新泛起的光,嘴角勾起抹浅淡的笑意。
“走吧,回家。” 陆汀驰抬手,帮林二伯理了理被风吹乱的衣襟,
江知渺说:“回去了,二伯还得好好养伤。”
庄子上,吴管事的屋里还飘着未散的酒气。他一脚踹开房门,手里的皮鞭 “啪” 地甩在桌腿上,吓得瓜氏猛地蹿到墙角,怀里的帕子被攥成了团。
“你说的那么坚定!” 吴顺猩红着眼,几步就冲到瓜氏面前,皮鞭“啪”地抽下去,“我还真当你把赵小姐赏的钗子丢了!害我挨了那姓林的一脚,现在胸口还疼得像火烧!”
鞭梢扫过手臂,留下道红痕,瓜氏疼得蜷缩起来,却不敢哭出声。
“还闹上公堂!” 吴顺越打越气,“让我在公堂上丢尽脸面!我打死你这个臭婆娘!”
瓜氏死死咬着嘴唇,血珠从嘴角渗出来,她有满肚子的苦水,却半个字也说不得。
五年前,她还是邻村那个盼着与情郎成婚的姑娘,却被吴顺一眼看中。
家里人收了他三担米,三两银子,硬是逼着她嫁。后来她才知道,这吴顺不是个好的,不仅爱喝酒,喝多了还爱打人,她原以为忍忍就过去了,等有了孩子,或许他会收敛些脾气。可五年了,她的肚子始终没有动静。
吴顺的酒瘾越来越大,脾气也越来越暴躁,稍有不顺心就对她拳打脚踢。前几日,她竟听见他跟账房打听邻村一个小姑娘的底细,明摆着是想再娶一房。
她不能再等了。
那天趁着吴顺去城里办事,她偷偷去找了先前的情郎。听了瓜氏的话吓得连连往后退:“管事娘子,你别害我!” 他摆着着手,眼里满是恐惧,“吴管事知道了,会扒了我全家的皮!”
“我只求你……” 瓜氏拽着他的衣袖,声音抖得不成样,“就这一次,我想有个孩子保命……”
可那情郎猛地甩开她的手,气得她摔碎了桌上的茶盏,突然又听到了有人在屋后,她不确定这个事情有没有暴露,所以她选择先下手,最好能直接做掉,所以才故意编了个没打造的钗子
她原是算得好好的,吴顺那厮最是爱财,又极好面子。先借吴顺爱喝酒的由头说酒没了,叫那个林有田去打,他老实,不会偷喝或者昧下一两个铜板,然后让他送酒进屋,再一口咬定林有田偷了钗子,把赵小姐赏的那支银钗的样式说得有鼻子有眼,吴顺定然会听信,气炸。
到时候不等林有田多嘴辩解,只需说清钗子是什么样式,再挤出几滴眼泪,说那是赵小姐特意赏的,吴顺为了在佃户面前立威,定不会放过他。她甚至都想好了,故意让林有田赔不起,然后再解决掉他。
至于林有田有没有真的偷,谁在乎呢?反正他老实巴交的,就算喊冤也没人信。
可她千算万算,没想到居然敢有人硬闯庄子,还拉着他们去了公堂。她起初也不怕,心里冷笑:上公堂就上公堂,只要自己咬死了没松口,林家人又拿得出什么证据?况且自己收到来衙门的消息就跟赵小姐先哭诉了一番,到头来吃亏的还不是林家?
她甚至还琢磨了,等会到了公堂该怎么哭,她笃定只要自己演得真,定能让林有田百口莫辩。
可万万没想到,居然有人能拿出了样式图,轻飘飘一句 “钗子尚未打造”,就戳破了她所有的谎话。那一瞬间,她只觉得天旋地转,先前编好的所有说辞都堵在喉咙里,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自己当初真该狠心丢一只旧钗子!哪怕是自己压箱底的那支银镯子,熔了重打也成啊!那样一来,就算闹到天边,也有个实打实的物件作证,何至于像现在这样。
瓜氏抬起头,混着嘴角的血,看着格外凄厉笑声比哭还难听,“吴顺,你打吧,打死我,你也别想再娶!县尉夫人要是知道你苛待发妻,看她还认不认你这门亲戚!”
吴顺的手僵住了。他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提他这层 “远亲” 关系,表姨夫待他本就疏远,若是再传出打骂妻子的名声,怕是连庄子的差事都保不住。
皮鞭 “哐当” 掉在地上,他转身抓起桌上的酒壶,狠狠灌了口,酒液顺着下巴淌进衣襟:“你给我安分点!再敢惹事,我让你娘家连饭都吃不上!”
瓜氏望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她知道,这日子,怕是熬不出头了。
吴顺不过是仗着有个远房表姨是县尉夫人,才有了几分体面。王员外为了讨好县尉夫人,连带着这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都给安排了庄子管事的肥差。
吴顺提着点心带她去县尉府道谢时,人家才知道有他这么个亲戚。见赵小姐随口说了句整日在府里待着无趣的很,她便说她会一些粗俗的山野故事,如果小姐不嫌弃可以讲出来给小姐解解闷,才把吴顺有“县尉撑腰” 的名声传遍了庄子。连上头派来的管事,见了他都得客客气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