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图书馆,我来了!

作品:《与深渊对弈

    梳洗妥当,纪舒颜推开房门,一眼便看见林暮已候在门外。


    他换上了一身更利落的深色劲装,身姿笔挺,倒是比平日更多了几分英气。


    “怎么在这......?”


    “小姐,”


    林暮拱手,语气平稳,


    “既为贴身护卫,自当随行左右。”


    “嗯。”


    纪舒颜淡淡应了一声,心下对清芷的办事效率颇为满意。


    她举步向院中常待的那棵大树走去,林暮便保持着一步的距离,沉默地跟在身后。


    “小姐昨日......似乎未曾安眠?”


    林暮的声音忽然从身侧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


    纪舒颜瞥了他一眼。


    晨起对镜时她便发现自己眼下有着淡淡的青影,双眸也略显浮肿,只是她向来不甚在意容貌,便未理会。


    没想到这人眼睛倒尖,刚碰面就拿来调侃。


    “林公子今日话似乎多了不少,”


    她不动声色地反击,


    “可是心情甚佳?”


    “托小姐的福。”


    林暮唇角微勾,似笑非笑。


    行至树下,纪舒颜如常拿起书卷。


    林暮目光扫过书封,是《晟朝通史》。


    “小姐似乎对晟朝旧事格外感兴趣?”


    他状似随意地问道。


    “谈不上格外,”


    纪舒颜眼也未抬,


    “只是对诸多历史都有些好奇罢了。”


    “若论史籍珍藏,京都之内,无出崇文院之右者。”


    “崇文院我自然知道,”


    纪舒颜翻过一页书,语气平淡,


    “但听闻并非寻常人等可随意进出。”


    “小姐乃太师与公主千金,得一枚通行腰牌,想来并非难事。”


    纪舒颜目光仍在书页上,指尖却微微一顿,随即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一整日,她都在树下静读。


    木质座椅坚硬,一天下来,只觉得腰酸背痛。


    晚间清芷伺候她洗漱时,特意打了热水来为她热敷纾解。


    待到第二日再出门时,纪舒颜一眼便瞧见院子东边那棵最大的槐树下,竟多了一张铺着软垫的舒适卧榻。


    她眼中掠过惊喜,从善如流地移步过去,倚在榻上继续翻阅书卷,果然惬意了许多。


    林暮在一旁静静看着,并未多言。


    接连三日,纪舒颜几乎足不出户,将府中所有关于晟朝的史籍、笔记、杂谈都翻检了一遍。


    然而,摊开在膝头的纸笺上,梳理出的有用线索依旧寥寥无几。


    望着天边渐沉的落日,她合上书卷,心中已有了决断。


    晚膳时分,她特意去了前厅,与父母一同用膳。


    席间,她状似无意地提起想去崇文院查阅些古籍。


    永宁公主轩辕昭闻言,略作沉吟便应允了,当即解下自己的腰牌递给女儿,又不放心地叮嘱:


    “崇文院虽清静,但往来多是备考的学子与翰林院的官员,你且去无妨,但务必带着护卫,早去早回,莫要逗留太久,免得冲撞了。”


    纪舒颜乖顺地一一应下。


    翌日清晨


    天色微明,纪舒颜正准备唤清芷来为她准备出行事宜,林暮却先一步开口。


    “小姐今日要出门?”


    “嗯。”


    “不知......小姐可否允林某些许时间,处理一点私事?”


    他语气斟酌。


    “林公子若有要事,自去便是。”


    纪舒颜并未多问。


    “谢小姐。”


    林暮拱手,随即转身快步离去。


    约莫一刻钟后,清芷一边为纪舒颜系上披风,一边眨着大眼睛,委屈巴巴地问:


    “小姐,您去崇文院,真的不带我吗?”


    “不必了,”


    纪舒颜整理着衣袖,


    “有林暮随行足矣。你留在院中便好。”


    “哦......”


    清芷的小眼神幽怨地飘向站在一边的林暮。


    马车行至离崇文院尚有段距离的一条僻静小巷,林暮示意车夫停下。


    他先下车,四下察看后,才回身微微躬身:


    “小姐,林某需先行一步,处理未竟之事。”


    “好。”


    纪舒颜点头,


    “戌时初刻,我们还在此处汇合,一同回府。”


    “是。”


    林暮应声,身影迅速消失在巷口拐角。


    崇文院内


    纪舒颜手持公主腰牌,一路畅通无阻。


    步入这座闻名遐迩的皇家书院,她不禁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处处透着历经岁月沉淀的庄重与典雅。


    精湛绝伦的镂空木雕、考究无比的布局陈设、以及那无处不在的、散发着淡淡墨香与木香的浩瀚书卷,共同构筑出一种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深厚磅礴的文化气息。


    在S星,如此规模、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典建筑群几乎已不可见。


    即便学校用AI技术虚拟复原,也远不及此刻身临其境所感受到的万分之一的震撼与恢弘。


    这种穿越时空的沉浸感,让她心醉神迷。


    略略感慨后,收敛心神,开始专注于正事。


    然而,大半日翻阅下来,她发现崇文院中关于晟朝正史的记载,与纪府所藏大同小异。


    直至找到几本未被收录的民间野史,才看到些许不同寻常的描述。


    其中一本泛黄的册子上写着:


    “晟太祖皇帝,十五岁践祚,二十岁起御驾亲征,历时十载,荡平四方诸国,一生历经大小战役百余场,从无败绩......”


    从无败绩?


    纪舒颜蹙起秀眉。


    冷兵器时代,即便国力强盛,要做到绝对的碾压并令周边诸国毫无反抗之力,也绝非易事。


    难道晟朝当时掌握了某种超越时代的科技或力量?


    抑或是......其中另有隐情?


    再翻几页,一句语焉不详的记载让她动作一顿:


    “晟前三十八年,国逢大疫,殇者十之三四,举国凋敝,民不聊生。幸赖太祖皇帝天威庇佑,疫疠乃息,生机复萌,万民得康泰。”


    “幸赖太祖皇帝天威庇佑,疫疠乃息?”


    纪舒颜轻声重复着这句话,嘴角泛起一丝讥诮。


    什么样的瘟疫,能靠皇帝“天威”就能消退?


    这记录史的官员,粉饰太平的功夫倒也真是登峰造极。


    更令她起疑的是,关于这场几乎导致亡国的大疫,所有正史典籍都如同约好了一般,皆是这样寥寥数笔,含糊带过,将功劳悉数归于皇帝的个人魅力与上天眷顾。


    这种高度一致的沉默,反而像极了某种精心策划的掩盖。


    她试图寻找更多关于这场大疫的记载,却一无所获。


    眼看日头西斜,将至约定之时,她只得暂且按下满腹疑窦,起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