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绝对虚无
作品:《情绪猎人》 博物馆闭馆后的寂静,是有质感的、沉甸甸的东西。它压在空旷的展厅里,缠绕高耸的廊柱,最终沉淀在林刻脚下,随她每一步漾开无形的涟漪。
她停在“镇远将军铠”的展柜前。
玻璃后的甲胄,历经千年,锈迹斑斑,早已失去沙场锐气,只剩一副被时间驯服的骨架。但在林刻眼中,它却在发光——一种只有她能看见的、幽微如残烛的暗红色光晕,如同垂死心脏的缓慢搏动。
这就是“心象”。极致情绪凝结而成的实体。
眼前这片暗红,源自铠甲最后一任主人,那位兵败自刎的将军,在生命尽头喷涌而出的“不甘之恨”。它像一块凝固的血痂,附着在护心镜的残片上。
林刻伸手,指尖未触及玻璃,只是悬停在外,仿佛感受那无形火焰的温度。她闭眼,并非用耳,而是以某种内在感官去“倾听”。
嗡——
一声极微弱的、仿佛来自远古沙场的剑鸣,夹杂风中的血腥气和一个男人喉间滚动的、被血沫堵塞的怒吼,碎片般刺入她的感知。强烈的负面情绪让她胃部一阵抽搐。
她习惯了。作为情绪猎人,她的工作就是与这些人类情感的极端造物打交道。有时是博物馆委托,鉴定并稳定具有历史价值的“心象”;有时是私人委托,寻找或“处理”掉某些危险的、不该存在的情绪结晶。
眼前这个“不甘之恨”,能量等级很低,且异常稳定。她的任务只是例行检查和记录。
林刻从随身携带的特制金属箱中,取出一个巴掌大小、造型奇特的仪器——情感频谱仪。她调整旋钮,屏幕映出那片暗红光晕更精确的波形与能量读数。
就在数据稳定输出的瞬间,异变陡生。那片稳定搏动了一百二十七年的暗红“心象”,毫无征兆地剧烈颤抖。
不是能量衰减的涣散,而是……恐惧。一种面临天敌时,源自本能的、最纯粹的恐惧。
光晕边缘开始像被橡皮擦抹去的铅笔痕,迅速模糊、崩解。林刻甚至“听”到了那将军残念发出的、无声的尖啸。
怎么回事?
她猛地抬头,锐利目光扫视四周。展厅依旧死寂,安保系统绿灯常亮,无任何物理入侵迹象。
但“心象”的崩溃在加速。那片暗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稀薄,其中蕴含的恨意、不甘、沙场尘烟,正被一股无形力量强行抽离、碾碎,归于彻底的虚无。
不过三秒。展柜内,铠甲依旧是那副铠甲,锈迹依旧。但在林刻感知里,它空了。彻底空了。那支撑它、赋予它独特“灵魂”的“心象”,消失了。仿佛从未存在。
一股绝对的、死寂的“空”,取代了之前那片暗红的位置。
林刻僵在原地,背脊窜上一股寒意。这不符合任何已知的“心象”消散原理。自然消散如余烬熄灭,被暴力摧毁会留下残渣。而刚才的一切,更像是……抹除。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冷静。猎人的直觉让她立刻行动。她快速收起仪器,拎起箱子,脚步无声却迅疾地朝着“心象”消散前最后震颤所指的方向——展厅西北角出口——追去。
穿过连接主馆与侧翼办公区的狭长走廊,空气似乎变得“稀薄”。并非物理上的缺氧,而是某种……情感浓度的降低。连墙壁装饰画里那抹明亮的黄色,在她感知中也黯淡了几分。
走廊尽头,拐向卫生间的方向,一个人影刚好走出。
是个男人,很高,身形颀长,穿着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深蓝色制服。他微微低头,用一块手帕慢条斯理地擦拭手指,动作有种过分的从容和……空洞。
林刻脚步顿住,就是他。
并非她看到了能量场,或感知到强大波动。恰恰相反。在这个男人周围,半径约三米的区域内,林刻那向来对情绪高度敏感的感知力,失灵了。
不是平静,不是空白,是彻底的“无”。
墙壁涂料里那点工业化的“愉悦”,空气中残留的某个游客的淡淡“焦虑”,甚至她自己因刚才异变而产生的“警惕”与“寒意”,在进入那无形范围的瞬间,都像被吸入黑洞,消失无踪。
她仿佛在凝视一个人形的真空。
男人似乎察觉她的注视,抬起头。他的面容干净,甚至称得上英俊,但没有任何突出特征。眼神平静得像两潭死水,映不出任何光影,传递不出任何情绪。他看着林刻,就像看走廊里的一盏灯,或一块地砖。
“有事?”他开口,声音和他的人一样,平稳,中性,缺乏起伏。
林刻心脏却猛地一缩。在他开口的瞬间,她自身残存的那点因追踪而升起的和探究欲,也如被风吹灭的烛火,噗地熄灭。一种前所未有的、绝对的情绪真空包裹了她。
没有烦躁,没有不安,甚至没有好奇。
她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失去了提问的**。原本想质问他做了什么,为何“心象”因他崩溃……但这些问题的动力来源,那些属于猎人的“情绪”,此刻都已沉寂。
她看着他,就像在看一片绝对零度的虚无。
男人见她无言,只是面无表情地微一颔首,算作招呼,随即从她身旁径直走过。
在他与她擦肩而过的刹那,林刻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体内所有细微的情感波动,尽数归零。没有喜怒,没有哀乐,只剩一片绝对理性的冰冷。
她僵立原地,听着他那不疾不徐的脚步声在空旷走廊里渐行渐远,直至彻底消失。
过了好一会儿,那被“真空”包裹的感觉才慢慢褪去。如潮水退去露出沙滩,各种情绪才重新一点点回到她身上——首先是后知后觉的震惊,然后是更深的寒意,最后是一种近乎惊骇的明悟。
她能狩猎、捕捉、鉴定情绪。而那个人……他本身,就是情绪的终结。
博物馆灯光冷白,照在空无一人的走廊里。林刻第一次觉得,这种工作环境惯有的寂静,不再令人安心,而是透着一股深入骨髓的、名为“绝对空无”的恐怖。
她狩猎情绪,而今天,她遇到了“虚无”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