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偶像

作品:《韩娱之白月光

    进入1998年,金融风暴的影响持续深化,整个韩国社会都弥漫着一种悲观和不确定的气氛。朴世真却像最耐心的猎手,每天都在密切关注着财经新闻和国际汇率。


    当她终于在报纸上看到那个期待已久的数字——美元兑韩元汇率突破 1:1200,甚至还在持续攀升时,她的眼中爆发出锐利的光芒。


    就是这个信号!


    韩元资产的价值已经被风暴挤压到了极限,如同被退潮后裸露在沙滩上的黄金,正等待着有准备的人去拾取。


    她的行动迅捷而有序。


    第一个目标,就是她们事业的起点和稳定现金流的来源——“安心食堂”所在的店铺。


    “李英爱”马甲出面,以极其低廉的价格(相比风暴前),与原本就因经济不景气而萌生退意的房东洽谈,顺利地将店铺产权买了下来。从租客变为业主,这不仅意味着每月节省了租金,更代表着一份实实在在的、能够抵御通胀的固定资产。


    “妈妈,以后这里就真正是我们的家了。”朴世真抚摸着房产证明,轻声说道。这家小店,是她们母女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象征,如今被彻底握在了手中。


    第二步,规模更大。


    通过“崔成勋”的马甲,“星辰企划”动用手头庞大的美金储备,以近乎“捡漏”的价格,买下了目前所在办公的整栋小型写字楼。


    这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办公地点。这是一项战略投资:


    1. 固定资产增值:未来经济复苏,江南区的房地产价格必将飙升。


    2. 稳定租金收入:除了自用,其余楼层可以出租,为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被动收入。


    3. 势力范围的宣示:拥有一栋属于自己的物业,极大提升了“星辰企划”在业内和地下世界的份量与话语权。


    崔成勋在办理手续时,那带着疤痕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眼神深处,却是一种掌控资源的冷硬满足。


    前两步稳固了基本盘后,朴世真开始了更大范围的扫货。


    她凭借着来自未来的记忆,大致了解汉城哪些区域在未来会发展成为新的商业中心、高端住宅区或者科技园区。就算是买错了也不要紧,毕竟是在首都,只有赚的没有赔的。


    她调动所有马甲,利用不同的身份和渠道,悄无声息地开始收购这些地区的土地和房产。


    ·姜东宇利用其交际能力,与一些急于套现移民的中小地主周旋,以“帮朋友打听”的名义,拿下了几块看似偏僻、但未来极具开发潜力的地皮。


    ·金哲洙则以其沉稳细致的风格,负责处理一些小型住宅和商铺的购买手续。


    ·李英爱和崔成勋则负责需要更大资金和更强背景的大型交易。


    这些地产如今价格低廉,且所有者普遍抱有悲观情绪,交易进行得出乎意料的顺利。


    当一系列收购初步完成,朴世真看着手中那份不断增加的资产清单,她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彻底改变了。


    她不再仅仅是金融风暴的幸存者。


    她已经成为利用这场风暴,为自己构建庞大实体的布局者。


    她用几乎“白菜价”的美金,换来了未来几十年都会持续增值的、遍布汉城优质地段的“黄金”资产。这笔投资,其回报率将远超她在股票市场上的任何一次操作。


    风暴依旧在哀嚎,无数人还在为生计发愁。


    但朴世真和她的“马甲军团”,已经在这场危机的废墟上,悄悄地奠定了一个未来商业帝国的坚实骨架。


    完成了一系列堪称“抄底”的资产收购后,朴世真长长地、彻底地舒了一口气。心中那块自重生以来就一直紧绷的巨石,仿佛终于落了地。她知道,最危险的航行已经过去,尽管未来仍有风浪,但她已经拥有了一艘足够坚固的船。


    她将那些厚厚的资产文件、地契锁进保险柜的最深处,然后,就像按下了一个开关,将那个在金融市场里冷酷狙击、在幕后运筹帷幄的“大脑”模式关闭,重新切换回“小学生朴世真”的日常模式。


    生活恢复了最简单的节奏。


    上学、放学、去“安心食堂”。


    课堂上的知识依旧简单,但她享受这种无需算计的时光。放学后,金哲洙还是会准时出现在校门口,沉默地接过她的书包。两人一前一后,走向那个亮着温暖灯光的“安心食堂”。


    店里的生意,确实大不如前了。金融风暴席卷了太多人的钱包,曾经座无虚席的热闹景象不再,常常只有寥寥几位熟客。店里的两位阿姨(生意好的时候多请了一位),“李英爱”也斟酌着减少了一位的工作时间,以控制成本。


    朴世真依旧坐在她柜台后的老位置上写作业。写完作业,她会帮忙整理一下零钱,或者只是托着腮,看着窗外行色匆匆、面带愁容的路人。


    偶尔有熟客进来,看到她,会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打趣:“我们的小明星还在看店呀?”


    朴世真会回以乖巧的笑容:“嗯,这里是我家呀。”


    她的存在,仿佛成了这家小店,乃至这片社区的一个小小的、不变的“锚点”。在动荡不安的时代里,这种“不变”本身,就带有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妈妈,没关系。”有一次,在清点完一天寥寥的营收后,朴世真轻声对“李英爱”说,“我们买下了店铺,没有租金压力。只要还能开下去,能让大家吃上一口热乎的、安心的饭菜,就很好。”


    “李英爱”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眼神欣慰。她知道,女儿在乎的早已不是这里的盈利,而是这份事业所代表的“家”的意义,以及与社区保持联系的这份“烟火气”。


    这段相对“清闲”的时光,对朴世真而言并非虚度。


    她有了更多的时间阅读,不仅仅是课本,还有让马甲们搜集来的更广泛的书籍。


    她也在不断消化和整合洗髓丹带来的身体变化,感觉精力愈发充沛,思维更加清晰。


    她甚至开始有意识地引导“金哲洙”在美容技术上做更深的钻研,或者通过“姜东宇”收集更多娱乐圈乃至政商界的碎片信息。


    所有的惊心动魄,最终都化为了内在的沉淀。她的力量不再需要张扬的外壳,而是内化为了沉静的底气。


    金融风暴的潮水正在慢慢退去,留下了满目疮痍,也留下了被冲刷干净的、坚实的海滩。


    朴世真知道,当经济开始复苏,她埋下的那些“种子”——遍布优质地段的房产、完全属于自己的公司大楼、以及这家名为“家”的小小食堂——将会爆发出怎样的能量。


    但现在,她只是一个小学生,在自家生意清淡的食堂里,安静地写着作业,等待着下一个平凡的明天。


    这种回归日常的平静,是她为自己赢得的,最奢侈的奖赏。


    坐在“星辰企划”属于社长崔成勋的办公室里(意识降临),朴世真审视着公司的现状和未来的蓝图。影视剧带来的关注是爆发性的,但持续性有限;广告代言覆盖面广,但深度不足。


    而“偶像”这个职业,恰恰能弥补这些短板。它通过音乐、舞蹈、舞台、人设和与粉丝的紧密互动,能构建一个强大的、持续产出的“关注值引擎”。尤其是对于需要海量关注值来维持和壮大马甲系统的她来说,这几乎是必经之路。


    毕竟上辈子追过星的她听说过一句话“世界上任何职业都是嘘寒问暖下藏着金钱交易,只有爱豆这个职业,是金钱交易下藏着的无数真心。”


    决心已下,庞大的“家族”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1. 经纪人姜东宇:负责全面规划。他利用“花言巧语”的天赋和逐渐积累的业内人脉,开始物色顶尖的声乐老师、舞蹈老师、形体老师,并为朴世真量身定制一套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确保不与学业严重冲突。


    2. 社长崔成勋:提供资源保障。动用公司的资金和部分灰色人脉,确保能请到最好、同时也最守口如瓶的老师,并为主角未来的偶像之路扫清潜在的障碍。


    3. 技术后盾金哲洙:凭借“心灵手巧”和对细节的敏锐,他开始深入研究偶像妆造、发型趋势。他的美容美发技能将成为未来朴世真舞台形象的重要支撑。


    4. 后勤总管李英爱:作为“母亲”,她负责最关键的环节——生活保障。确保朴世真在繁重的训练下,营养、休息和心理健康都能跟上,维持“家”的温暖港湾功能。


    于是,朴世真本就充实的课余时间,被进一步填满。


    ·声乐课:在隔音良好的练习室里,从最基础的呼吸、发声开始,重新系统地学习唱歌。她发现洗髓丹带来的气息控制能力,对唱歌竟有奇效。


    ·舞蹈课:对着巨大的镜面墙壁,反复练习基本功、节奏感和编舞。汗水浸湿了练功服,但身体改善后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让她进步神速。


    ·表情管理:对着镜头,练习如何在瞬息间切换可爱、甜美、酷飒等各种表情,让每一个定格都充满魅力。


    ·语言与艺能:甚至开始加练日语和英语基础,为未来可能的国际化做准备,并学习如何在综艺节目中得体地表现。


    这个过程无疑是辛苦的,但拥有成年人意志力的朴世真,将其视为一场必须打赢的“战争”。每一次的疲惫,都被系统面板上因训练视频(内部观摩)和老师赞叹而产生的微弱但持续的关注值增长所激励。


    有时,在筋疲力尽的训练后,倒在地上也想过要不要放弃,毕竟现在我已经拥有了经济自由的生活,但是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朴世真),还是咬牙从地上爬起来继续练习。


    尽管将大量课余时间投入了歌舞训练,朴世真并未放下她的立身之本——演技。


    她依然定期上演技课,老师的评价也从最初的“有灵气、一点就通”,逐渐变成了“理解力深刻,能捕捉角色细微情绪”、“小小年纪,已经有了自己的表演节奏”。


    这种提升,一方面源于她成年人的灵魂对剧本和角色更深层的剖析;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偶像训练”中的表情管理和肢体控制课程。她学会了如何更精准地运用面部肌肉传达情绪,如何让身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更具美感和表现力。演技与偶像技能,在此刻形成了奇妙的互补与反哺。


    作为有名气的童星,“星辰企划”主要由经纪人姜东宇负责,每年确实能收到大量的剧本邀约。但公司对此采取了极其审慎的精品策略。


    姜东宇会利用其“花言巧语”的天赋,在与制作方周旋的同时,透彻分析每一个剧本。一年中只精挑细选地接下一到两部戏,希望每一部都是能在播出后引发讨论、巩固其“演技派童星”地位。


    坐在从片场回公司的车上,朴世真有时候会累得睡着。但当她醒来时,眼神依旧是清亮而坚定的。


    “演员朴世真”让人们记住了角色。


    而未来的“偶像朴世真”,将要他们爱上“朴世真”本身,并为这份“爱”(关注)心甘情愿地付出一切。


    一个新的、更耀眼的舞台,正在她面前缓缓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