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传话

作品:《他怎么还活着?

    偏殿里,一位跟高德顺年纪相仿的内侍坐在茶桌旁,上面摆着的茶点跟茶水他一口都没动。


    高德顺没搭话的打算,两人一个站着一个坐着,气氛算得上僵硬。


    直到门扉被推开,内侍才站起身,朝着谢恒行礼。


    “三皇子殿下。”


    “不必多礼。”谢恒把披肩扔给高德顺,不等内侍说话,顺手就把他手里的信跟路引给抽走了,“替我多谢二哥。”


    “……”


    “此番前来,还有一句话要带。”内侍弓着腰,低声说。


    “嗯,说吧。”谢恒长腿一跨,坐下打量那张路引。


    内侍腰弯得更下了,看得谢恒在想这姿势是不是跪着还比站着舒服点儿……


    “殿下。”内侍说,“沈絮乃戴罪之身,三殿下越过太子殿下替他谋差事,恐有不妥,还请殿下多多提防。”


    “哦?为何?”


    “殿下有所不知,沈家覆灭之后,留下这独子,本是念着他年纪尚小,可他不思悔改,不敬朝廷,想为叛臣翻案正名,实是尚未教化。需打碎了骨头,磨平了牙齿才能使用。”


    “这么严重?”


    “正是呢。”内侍垂着眼,“太子殿下最是怜惜手足之情,也不能为着私人恩怨眼看着殿下陷入水火之地,太子还说了,若殿下还喜爱着,东宫那边择了几朵美人坯子,若殿下有了兴致,可结伴去瞧瞧。”


    “……”


    “……”


    一张路引被扔到了内侍的脚边,从他的视野之中看得真真切切,正是刚刚递出去的那枚。


    “你懂得真多啊。”谢恒声音从头顶响起。


    内侍一抬头,见谢恒支着脑袋,百无聊赖地盯着他,


    “美人便不必了,若父皇知晓了,怪罪我带坏太子哥就不好了。还烦请公公教教我,你说要提防沈絮这匹狼,这提防,是怎么个提防法?”


    “自是……派人盯着,若有风吹草动,不妨……不妨……”


    “不妨如何?”谢恒道,“是不妨除了,还是不妨交给二哥处置?”


    内侍心中一惊,“扑通”一下跪了下去。


    “三殿下,奴才只是传话,具体如何个处置法,奴才如何拿得定主意。”


    “公公谦虚。”谢恒微微弯腰,“你自作主张,也替二哥传了话,怎么就不能做我的主了呢。”


    内侍脸色煞白,磕头伏身,“奴才怎么敢!太子殿下口述如此,奴才绝无半句假话,三殿下若不信,还请随奴才移步东宫,但请三殿下能饶过奴才一命!”


    谢恒说:“东西给我捡起来。”


    内侍哪儿敢不照做,立马捡起路引,膝跪着上前,双手奉上。


    谢恒没去接,给高德顺使了个眼神,高德顺心领神会,立马拿了过来。


    “盖了印,瞧着好似真是二哥的字迹呢。”


    内侍:“这是自……”


    高德顺呵斥:“大胆!殿下让你说话了吗!”


    内侍便立马闭了嘴。


    “二哥真是疼我。”谢恒笑道,“一年四载也没见过几回,竟然能在这种事情上想得到我。”


    内侍满头大汗,极其想为自己主子分辨几句,可谢恒却不给他机会。


    “你叫什么?”


    内侍说:“……回殿下,奴才名为迎春。”


    “迎春啊。”谢恒说,“你这衣服我不喜欢,下次若叫我再看见了,我可要发脾气了。”


    高德顺:“还不快滚下去!”


    内侍不敢再有二话,赶忙退了出去。


    *


    等人走了,高德顺才将手中的路引跟信放在一旁,躬身问道:“殿下何故动怒?是因为说了沈公子么?”


    “他想试探我,我听着心里头不舒服。”谢恒捏起路引牌,嗤笑道,“都不用文书,我身上这身袍子就够其他人认了,还用得着这玩意儿。”


    “太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还不一定是太子做的呢。”谢恒说,“这满朝文武都知道沈家的事有蹊跷,却没一个人敢说出来,多半怕我拉拢了人心,做出点什么不该做的事儿。”


    “难道是……中宫里的那位?”


    “这我可不知道了。”谢恒笑道,“明日给我拾掇件像样的衣服,下了朝后我要去趟鸾凤殿。”


    ……


    ……


    “他是这么说的?”


    刚从皇子宫里出来的内侍此时正伏地行礼,从他的视角里只能依稀瞧见半边铜光照人的佛像,珠帘的另一头端坐着一位素衣女人,虽盘着发,却不施粉黛,闭目养神,像极了一位虔诚的信徒。


    “是,皇后娘娘。”内侍低声说,“三皇子殿下十分生气,也并未将太子殿下的劝告放在心里,且……对沈絮颇为上心。”


    “嗯。”皇后没睁眼,“文景怎么看?”


    太子侧坐在一边,温和沉静,面容跟皇后有七分相似,只不过多了一抹疲惫。


    “明驹长大了,有些自己的主意实属正常。”


    皇后瞥他:“仅此?”


    太子面露难色:“还请母后以后切勿瞒着儿臣做出如此,如此……我只愿我们兄弟之间无阋墙,父皇母后身体康泰,天下海晏河清,这样便再好不过。”


    “你是这么想的,可旁人却不一定。”皇后睁开眼,将手里的香点燃了,“你不争,总有旁人要争,海晏河清乃众望所归,但你三弟却不包含在内。”


    “……”太子抿紧了唇。


    “文景,你也瞧见了,沈絮跟三皇子走得那样近,你就不怕?”皇后叹声说,“本宫知道你看那孩子看得重,本宫生作人母,凡事都想先紧着子女,就算不提天下,也放不下你。沈家的孩子,他是个聪明人,却也被谢恒挑拨得团团转……他是怎样的一个好色之徒,你比我清楚。我倒不怕他,但他母妃可不是个好惹的,这天下若让他们得手,哪里还有你我母子的容身之地。”


    “母后……”太子说,“朝中风云四起,清之本就自身难保,我怎可随意揣测他?”


    “那你可知,他现在的顶头上司,是朱珂?”


    太子惊道:“怎么会是他?”


    “朱家,蛇蝎心肠,朱黛更是将本宫压在这后殿之中难以喘息,现在就连你的心上人也不肯放过。”皇后叹声,“我从不过问你的癖好,可你却总想做个闲散王爷。可有时身不由己,你身为太子,有些事情,你不想做,总有人会逼着你去做。”


    “……儿臣知道。”


    太子回应后,皇后的面色终于得了缓和。


    “过来上炷香吧。”


    太子自是无不应答,整襟上前,接过了皇后手中的三炷香,拜后刚想插入香灰,就听皇后说:


    “匈奴使的事情,你可办好了?”


    手中的香一抖,积攒的灰落在了手腕处,转瞬间就能将人烫清醒。


    “已经处理了。”


    “那便好。”皇后阖目,“你是个有分寸的,本宫不会多言,只愿你守住自己的本分,其余的,本宫不会多加干涉。”


    太子说:“儿臣知道了。”


    *


    今夜圆月高悬,却无一颗星,本就耽误了不少时间,回屋后将通缉令修修补补一番,留给沈絮休息的时间也不多了。


    他索性靠着桌沿,昏昏沉沉地睡了一觉。


    翌日醒时,恰逢房门被敲醒,门外立着个小太监,瞧见沈絮的脸还愣了一下,旋即红着脸将手里的东西递了出去。


    “沈公子,这个是朱大人叫奴才给您拿来的。”


    沈絮接过,随手翻了翻,疑惑道:“这是锦衣卫的袍子,我只不过是个画师,怎能穿上身?”


    “朱大人说这是他前几日新定的规矩,锦衣卫上下,除了七品以上的官,都得统一了着装,莫叫旁人看了笑话。您看,这褂子是天青色的,不与上头的人冲突,但上头也绘了云纹,叫人一瞧便能认得出来您是哪儿的人。”


    “原来如此。”沈絮点首,“替我谢过了。”


    “那公子先忙着,奴才先下去了。”


    沈絮冲他笑了笑。


    等人走后,他抖开了袍子,的确只是件圆领的天青色袍子,袖口不算窄也不算太宽,布料虽不算太好,但至少收拾得干净利落。


    沈絮解开自己的腰带,想要换上,刚解了一半,腰间坠着的某个重物忽然掉落,因为是忽然脱手的,所以极其明显。


    他回过头,神情有一瞬间的怔愣。


    是枚玉佩。


    这玉佩雕刻得极其精致,由两只金鱼衔尾成环,用料十分细腻,鱼鳞生辉,光照下来能瞧出里头的莹莹玉光。


    “……”


    是谢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