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9章
作品:《和亲公主她回来了》 第一个发现辛照过来的是梅香。
李幼恩原先想让她休息几天的,刚淋了雨,但是梅香坚持,两人犟不过她,任由她在院子中忙。
彼时哑姑正帮衬着李幼恩收拾着将要带去皇觉寺的东西。
“见过侯爷!”
听到声音,李幼恩放下手头的东西,“哑姑,去沏壶热茶过来。”
哑姑瞧了二人一眼,便出去了。
“殿下,这是准备收拾东西去哪儿?”辛照盯着她,他想从她口中知道,很显然李幼恩不想亲口透露半分。明明他能做到的事,她宁愿去求助和她没有半点感情的皇兄,也不愿意找他……
李幼恩相比之下,更显得沉静了,“趁着这几日有空,想去皇觉寺走走!”
她只说想出去走走,这模棱两可的说辞,辛照一时间生怕她一去不回,赶忙道:“即是去皇觉寺,我护送殿下去吧!”
“军中各种政务需要大人处理,就不劳烦大人了。”
“事物皆处理好,殿下不必担心就是,皇觉寺离城中距离较远,万一有事情,我才好向陛下第一时间交代!”
“……”
他搬出皇帝这座大山,让李幼恩一时语塞,皇兄身边的公公领着亲卫过来时,就已经暗中摆明了,她此刻暂住侯府中,便要安分守己……
她不用说也该清楚,辛照是皇帝那边的人……
“一切任由辛大人做主就是!”李幼恩扯出一抹僵硬的笑意。
哑姑端着茶水进来时,给辛照倒了杯,他没提走,李幼恩也不好提出赶人。
所幸任由他坐在屋里,李幼恩也不打算管他,将人丢在一旁后,又开始收拾东西了。
等将东西装好后,李幼恩转头发现辛照还在。
“收拾妥当了?”辛照问,“我们等会儿便出发吧!”早日办妥了,早些回来的好。辛照却没说后半句。
李幼恩点点头。
辛照喊了人进来将东西搬出去。
李幼恩并没有带什么重物,左右不过几件小物件,她原先还想着去寺中住上两日,在打算今后的处境。
她知道自己现如今的处境尴尬,去哪儿都不合适,在寺中修行也不错,好歹有个安身之处……但她没有想到,辛照要跟着同行,在寺中多住几日的借口在他身上似乎并不好用……
等她将阿银她们安顿好之后,她总要离开的……
李幼恩细细考虑起将来。
梅香接连喊了几声,都没见她有反应,“殿下,殿下!”她在她面前挥动手臂,李幼恩这才反应过来。
“怎么了?”
“东西都收拾好了,我们可以出发了!”
她望了眼四周,发现辛照早已不见了。
“辛大人呢?”
“大人出去了!”
“我知晓了!”李幼恩起身,梅香还跟在她身后,又想起此去肯定又要耽搁不少时辰,“梅香,你就在挽月阁等候吧,我们去去就来了!”
“殿下!”梅香见不带她,有些着急起来。
李幼恩去皇觉寺是有要事要办,她并不想让任何人知道,包括梅香在内。
这些事是她一个人的事,并不想牵连过多!
李幼恩的决心已定,对着梅香缓声道:“这阁中无人总归不放心,你就在阁中等我们回来就是!”
梅香只好应下。
她带着哑姑转身朝着府外而去,马车一早就停靠在了门口,辛照坐在马上等着二人。
他见她出来只带了哑姑一人,不见其他俾子,他也没有过问,等人坐上马车后,他下令出发。
李幼恩坐在车内,哑姑同她一起。
她开口问道:“哑姑,东西都带好了吗?”
哑姑手中死死拽着包袱,确定的朝着她点头。
东西都在这了!
李幼恩却仍觉得不放心,心里忐忑不安。心里乱得很,但这件事对她来说比她命还重要,不能有半点闪失!
原先还想着哪出适合供奉阿银和嬷嬷的尸骨,她们临死前念着想要回家,她带着她们回来了,思来想去皇觉寺较为合适,幽深安静、再也没有外人可以打扰她们。
出了寺门,向着远处眺望,目光直指陵阳城中,再也没有比皇觉寺更合适的地方了!
这件事情她不敢对外声张,只有哑姑同她知道,回来这些日子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她无奈向皇帝写了请求信,去皇觉寺中一趟!
好在皇帝应了下来,给她省出不少麻烦!
不得不说哑姑跟在她身边久了,最是懂她,见她有些忧心不断。
殿下,您不必担心,阿银和嬷嬷回到故乡,她们该是最开心的,殿下也该开心才是!
哑姑慢慢比划着,李幼恩一眼便读懂了。
她瞧着哑姑的嗓子,有些难受,跟着她去谯国的,最后只剩哑姑一人,或许她也早该死了,是她们用一条命搭着一条命才让她苟延残喘活了下来!
可她们知不知,活着也是一种痛苦,每天都是活在罪孽中,让李幼恩一度奔溃,可她却又不得不活着,她身上背负了太多人的期望,她连死都不能!
回来的几日,比在谯国还要煎熬,她在想着,要是一早她便死在谯国,这一切会不会不一样了?
要是她不是父皇的女儿,这一切会不会都不会发生了?
没有人能告诉她这个答案,她自己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宽慰自己的答案。
“我都知晓的,等事情都尘埃落定了,我给你找个好人家,风风光光的嫁了吧!”李幼恩迟疑道:“我欠你们太多,你们该有自己的人生才是!”
哑姑着急的摇摇头。
“我不嫁,殿下在哪儿,我便在哪儿!”
“傻姑娘,你哪能陪我一辈子!”李幼恩摸摸她的脑袋,她连自己下一刻落在何处都不知道,她不想哑姑同她一起受苦!
“等这些事情结束了,殿下,我们去江南吧!画本上的江南烟雨蒙蒙、才子佳人,殿下以前很是向往!我们一起去吧!”
李幼恩看着她一脸期待的样子,她不忍心将她这份纯真打破。
是啊!永昭年间的李幼恩对这温暖如春的江南向往极了,满心满眼盼着能到江南看看,可现在的李幼恩想要出趟旁人的府邸都格外困难,她还能到得了江南吗?
她大抵这辈子都到不了了……
李幼恩笑着,一如既往温柔的朝着哑姑笑着。
哑姑以为她的殿下也是同样憧憬着,期盼着,等所有事情解决了,她们就能一同去江南了。
——
远在皇陵旁的行宫中,殿内安静至极,横梁上挂着的白帆,随着窗外吹进来的风而涌动。
一旁站着的宫俾却习以为常。
殿内传来珠串碰撞的声响,影影约约间闻到一股子檀香味,让一旁站着的宫俾困意涌现,一个不留神间碰倒了一旁的烛台。
“哐当”一声,困意瞬间被吓醒了。
立马跪在地上,“娘娘,奴婢知错了!”
里面隐约间瞧见一位打坐的身影,声音缓缓道:“下去吧!”
带着些许安抚意味在,并没有责罚她。
“谢过娘娘!谢过娘娘!”
上了年纪的管事姑姑,将人领了出去,“下次小心些,莫要犯了这些错!”
“奴婢知晓了,日后定不会再犯!”宫俾言语恳切。
管事姑姑敲打几句后便将人放回去了。
只见一婢女匆匆朝着此处赶来,见到姑姑那刻,立马向姑姑附耳通禀。
管事姑姑看了她一眼,问道:“人呢?”
“回姑姑,还在外边候着的!”
“将人带到偏殿去,我立马进去请示娘娘!”
宫俾得到指令,匆匆下去了。
管事姑姑不敢逗留,立马转身朝殿内走去。
她将殿中的宫俾全部喊了出去,她这才敢出声:“娘娘!胡公公从宫中递了消息出来!说是……说是……”
听到这,转动的珠串瞬间停下来了,“你直言就是!”
“说是有四公主的消息了……”
这消息出来,有种晴天霹雳的感觉,宫人们声唤的娘娘这才转动身形,一张遍布疲态的脸庞长出了许多皱纹,一头银黑相间的头发全被盘了起来。
“消息当真吗?”
刚说完,立马有宫俾前来禀报,“姑姑,陛下派人前来了!说是想请娘娘回宫!”
女人望了眼管事姑姑,开口道:“哀家知晓了!容哀家收拾一番,明日便出发吧!”
管事姑姑斗胆上前扶起她。
“娘娘!您怎么看?”
所有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她能怎么看,如今上了年纪,老眼昏花宁愿看不见的好……只见她叹了口气,无奈道:“回去瞧瞧吧!”
她没说瞧谁,陛下并非她亲生,幽居行宫这几年陛下都是不闻不问,如今倒是遣人过来请人回宫了!
要说公主嘛!也是同她感情算不上深厚,但是总归在她膝下养过些时日!
这算是回去看看她了……这么些年,娘娘心里也是不好受的,否则怎会在这破落行宫躲了几年。
“奴婢马上收拾!”
“嗯,去吧!”
管事姑姑行了礼便匆匆下去了。
窗外的天气又沉了,空气中夹杂着一股压抑的气味,山雨欲来,她却眉头紧锁,这不见得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