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七章
作品:《和亲公主她回来了》 辛家祖宅的人一早又过来了,刚好碰见了准备上朝的辛照。
身边的守卫将其拦住,在辛照发话后才放他过来跟前。
“你且回去说,我下朝之后在去。”
得到准信后,这才匆匆回去报信。
吴尧见他答允,疑惑道:“侯爷不是今日卫大人在仙阙楼邀您用膳吗?”
这么一说,辛照倒是想起这茬来,临了,“先推了吧,就说今日有事去不了,改日再登门赔罪!”
吴尧应下,着手让底下人去传了话。
整装好后,吴尧驾着马车摇摇晃晃的朝着皇宫走去。
他摸了摸怀中的书信。
吴尧将车架停靠好后,辛照才缓缓从车上走下来,辛照吩咐道:“你在此处等我就是,我去去就回!”
宫中的守卫多认识辛照,在稍加检查后就将人放了进去。
辛照并不急着往太和殿去,慢悠悠的拐到了内奏事处去,底下小太监立马通知管事的过来。
还没等管事的出来,辛照将怀中的信件拿出,交由小太监代为交呈。
而后告了假后,便朝着宫外而去。
内奏事处的管事太监过来时,辛照已经离开一会儿了。
小太监立马将辛照带来的东西交了出来。
“公公,这是辛侯爷呈上来的,说让公公代为交传给陛下!”
老太监翘着兰花指将信件拿到手中,眯着眼睛,看见“陛下亲启”几个熟悉大字时,瞬间愣住了。
这熟悉的字……是……她回来了?
他早年在先皇后身边伺候的,养在皇后膝下的几位公主的字基本都是他代皇后教导的,再是熟悉不过。
在先皇后为了先帝守灵后,他就被调到了这内奏事处!
他就算老眼昏花也断不会认错的!
握紧手中信件后,着急的向外走去。
他要把这件事告诉远在皇陵旁行宫的娘娘!
不知殿下是怎么回来的?陛下知道这件事吗?为何殿下回到这凌阳城中半点风声也不闻?
一连串的疑问徘徊在他心头,可现如今最重要的是将消息告诉娘娘!
他一边吩咐人着手将消息递出去,一边着急的往乾清门去。
他让人通传了声,便在乾清门外候着。
王振闻声而来,手上的拂尘随着步子摆动不定。
“见过胡公公!”王振尖锐的嗓音,传到门外徘徊不已的胡公公耳中。
宫里的人多看在他伺候过先皇后,多给几分薄面。
见他时,王振也还在好声好气的问着近来状况。
两人寒暄几句后,胡公公这才说出来意。
“先前辛侯爷到院中将此信交由杂家,这才特意跑一趟,还望王公公将信件呈到陛下面去!”
“客气了,以后这送信的差事交由底下人来做就是了,还劳烦胡公公多跑一趟!”
“应是大事件,辛侯爷都亲自出面了,杂家理应跑一趟!”
辛侯爷?
王振突然想到今日辛照称病告假之事,没有想到竟还亲自跑内奏事处送信来了。
胡公公提出告辞,王振目送他走远后,眼神沉静的盯着手上的信件。
立马招来了一旁的小太监,“去问问,胡公公可否派人出宫!”
得到吩咐,小太监果断跑开。
王振也并不着急将信件送到陛下面前,他也并没有将信打开。
没等一会儿,就见小太监匆匆回来报信,“公公,胡公公那边就在一刻前派了人出宫采买东西!”
王振闻言,一言不发,挥挥手让人下去了。
他起身,拍了拍宽大的衣袍。
他心里都有底了,朝着乾清宫正殿走去。
当今陛下单名一个“霁”字,自先帝仙逝后,不过即位两载,如今国力富强,百姓富庶,早已不是永昭年间可比拟的!民间对这位帝王赞许有加,祁国的发展如日中天,要说这唯一的污点大概i就是被送往和亲的明懿公主。
都说帝王心思难测,但是王振怎会不懂帝王此时的心病呢?
正因为太懂,他知道帝王的顾虑与狠心……
就像无数个往常一样,见到天子那刻,他安分的跪下去,直到天子应声,他才敢直起身子。
“陛下,这是侯府送进来的信件!”
他一边说,一边观望着皇帝的神色。
李霁眼中在听到侯府时那抹烦躁被王振清晰的捕捉到,李霁的不怒于色很快就盖过烦躁。
“呈上来!”
“是。”
王振小心翼翼将信件放到案桌上。
李霁将信件拿起,迟迟不见打开,随手又放置在一旁,王振暗暗瞧着,不敢说话。
大约过了一刻,手中放下奏折,将刚才随手扔一边的信件拿起来,缓缓将其打开。
一字一句的将信件看完后,将其移到烛火上,看着火焰将信纸吞噬干净。
“王振!”
“奴才在!”
李霁发话,王振迅速站出来。
“你亲自去将太后请回来,此外再派些人送到明懿那护送她至皇城寺!”
得到吩咐,王振立马着手去办,得了皇帝的令牌一路上都是畅通无阻。
——
辛照从宫里出来后,吴尧掉转车头,来到了辛家主宅。
一早得知辛照过来,辛老夫人就早早站在门外亲自等着辛照的身影。
看到辛照马车如约到来时,辛老夫人喜极而泣。
辛照一下车就看见泪眼婆娑的祖母,大步向前,一掀袍“咚”一声跪在老夫人面前。
“不孝孙儿拜见祖母!”
巨大的声响砸在辛老夫人心坎上,急切的将人拉起来。
“孙儿经年不见,消瘦不少,快些起来让祖母好生看看!”
辛照听话的起身,祖母拉着他的手左瞅瞅右看看,生怕少看一眼这些年的变化。
“祖母外边风大,快些回屋吧!”
看着祖母佝偻的身影,辛照也感慨万分,有痛恨、埋怨自己,唯独没有后悔,他没有半点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好好好!我们回去说!”
一群人乌泱泱的往府中走,府中的亭台楼阁、一草一木都还是五年前的摆放,没有半分变化,可辛照又觉着已经变了……
祖母的步子不在同从前似的有力,走了一小段后,辛照明显感受出来。
他让人抬了软轿过来。
看见轿子的那刻辛老夫人下意识有些排斥。
“祖母坐着,孙儿陪你走走就是。”
在好一番劝说下,辛老夫人这才坐上软轿。
辛照站在轿旁,听着祖母絮絮念念起了诸多往事,许多辛照都没有印象的事,祖母都一一说了出来。
“你父亲这些年……”在说到近况时,辛老夫人有意提及辛照的父亲,辛照脸上的神色自若,老夫人也拿不定底,只好匆匆略过,怕惹恼了他,又是经年不见!
祖母的心思,辛照一眼便知,但是他不想扰了祖母的兴致。
转了一会儿后,老夫人有些倦意,提出回去。
“砚儿,我让厨房炒了你爱吃的菜,今日定要好好陪陪我这老人家!”
辛照,字淮砚。
辛照点头应和着。
回到厅中时,厨房的饭菜已经上好了,他扶着祖母入座,待坐好后,祖母拉着他坐在旁边,“一家人好久不见了,唤上他们一齐吃顿团圆饭吧!”
辛照没有拒绝。
老夫人赶忙让人去挨个传唤。
辛照父亲这房,膝下并不只有辛照一子,辛照为长,底下还有庶弟、庶妹,也算是人丁兴盛!
“你不在这些年,既年去岁就已成婚,当日送了消息过去,你并不在城中,如今可要好好见见!”说到成婚时,老夫人瞧着二十有五的孙儿至今一人,难免忧心。
“淮砚,如今天下渐归太平,也得好好考虑自己了,祖母年入古稀,这群孙儿中最放心不下你,希望入土前,能瞧见身边有个知心人!”
辛照闻言,眉头微蹙,“祖母定能长命百岁!”他对成婚一事只字未提。
老夫人却不想放弃,这么些年了,恨也恨过了,怨也怨了,辛家是负了辛照和公主,但是现如今已成定局,辛照同辛家已离了心,他也躲了五年,他终归还是辛家人!
这个孙子太聪慧,也太执着,可偏偏在一众孙儿中,老夫人最心疼的也是他,她希望他能够有个好的归处!
“你可愿听祖母一言?”老夫人问道。
“祖母直言便是!”辛照有预感老夫人想要说什么,“孙儿对成婚一事自有定夺,若是祖母对此有所干涉,恕孙儿不与!”
他态度坚决,任何人来都休想让他更改。
气氛微妙下,老夫人话锋急转,问道:“这么些年过去了,你可还怨你父亲?”
“怨,也不怨。”
辛照怨的是,他独断而行,至此他同辛家离心;不怨的是,他如今如愿将人带了回来!
老夫人心里明白,可她不懂,既怨,却也不怨,这是何解?
老夫人略有疑惑,不等她问,辛照坦言:“祖母不必忧心就是,孙儿自有打算!”
“可否看在祖母的面上,同你父亲好生说说,他这些年时常记挂着你!”
辛照没有发话,他既未同意,也未拒绝。
对于家中的情况,辛照常年在外,知道的少之又少,对于父亲的消息,辛照从未去过问,也不会让人打听。只听街坊传言他因疾常年在家中休养,朝中早已没有了他的位置。
他也不知这消息真假否。
“孙儿记着!”过了许久,辛照才道,他不想拂了祖母的面子,好生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