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时光刻度
作品:《逐光》 晨跑的闹钟响起时,林砚舟正对着镜子系鞋带。镜子里的人比去年清瘦些,眼下的乌青淡了,胡茬也刮得干净,只有左手腕上那个星星布偶挂坠——是桃馨去年绣的——还和从前一样,洗得有些发白,却一直没摘过。
他推开单元门时,小区的路灯刚灭,晨雾裹着初秋的凉意扑在脸上。这条路他跑了快一年,从最开始跑三百米就喘,到现在能绕着小区跑三圈,连早餐店的王老板都熟了,见他来就笑着递上温热的豆浆:“小林,今天还是老样子?”
“嗯,麻烦王叔。”林砚舟接过豆浆,指尖碰着杯壁的温度,想起去年桃馨在这里闹着要加两勺糖,说“哥你喝的豆浆太淡了,像白开水”。那时候妹妹还在这儿住,每天早上跟着他晨跑,跑两步就喊累,最后总是拉着他的胳膊,说要去买隔壁的油条。
现在桃馨开学了,屋子里又变回了一个人的样子,只是多了些生气。阳台的多肉从两盆变成了七盆,都是桃馨上次来买的,她临走前特意写了张纸条贴在花盆上:“哥,周一三五浇水,每次只浇半杯,别又浇涝了!” 客厅的墙上挂着新画的小雏菊,旁边是去年和桃馨逛花鸟市场的合照,照片里妹妹举着一盆桃蛋,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晨跑回来,林砚舟冲了澡,换了身干净的衣服,然后走到书桌前。抽屉里的木盒还在,只是他已经很久没打开过——不是不敢,是怕那些带着温度的字迹,会把好不容易压下去的念想又勾起来。他从药盒里拿出药片,放在手心——现在的药量比去年减了一半,咨询师说他的状态很稳定,再过段时间,或许就能停药了。他就着温水咽下药片,翻开笔记本,最新一页画着阳台的多肉,旁边写着:“今天晨跑时遇到王叔,他问起桃馨,说好久没见她来买油条了。等她放假,带她来吃。”
写完,他把笔记本合上,准备去母亲家。刚走到门口,手机响了,是李国打来的。他心里咯噔一下,犹豫了两秒,还是按下了接听键。
“小砚,”李国的声音比去年沉稳些,“有时间吗?来局里一趟,有件事想跟你说。”
“好,我马上过去。”林砚舟挂了电话,指尖还残留着手机屏幕的凉意。自从停职后,他就很少去局里,不是怨,是怕看到熟悉的走廊、熟悉的办公室,会想起以前和张野一起值班、一起吃泡面的日子——那些好时光像裹了糖的刺,甜的时候让人笑,扎人的时候却更疼。
他换了双鞋,匆匆出了门。小区门口的梧桐树叶子已经黄了,风吹过,落下几片叶子,像去年秋天的样子。他想起张野以前说“秋天的梧桐叶最好看,等我们有空,去捡些回来做书签”,赶紧别过脸,加快了脚步——不能想,不能再想了。
到了局里,李国正在办公室等他。桌上放着一个档案袋,牛皮纸的袋子上印着“机密”二字,旁边还压着一个信封,信封上的字迹他一眼就认出来了——是张野的,潦草却有力,和明信片上的一模一样。
林砚舟的呼吸突然顿住,脚步像被钉在了原地,连指尖都在发僵。他知道里面是什么,是张野的消息,是那些他不敢碰的过往。
“小砚,”李国递过来一杯水,声音放得很轻,“这是张野的东西,这些该给你。”
林砚舟没接水杯,也没看那个档案袋,只是低着头,盯着自己的鞋尖:“李队,我……我不要了。”
李国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他会这么说:“小砚,这是张野留给你的,他……”
“我知道,”林砚舟打断他,声音有点发颤,却故意说得很平静,“但我现在挺好的,不用看这些了。” 他怕,怕一打开信封,看到张野写的“等我回来”,会把这一年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平静全都打碎;怕想起那些一起规划的日子,最后只剩自己一个人走;更怕自己会忍不住再等,等一个或许永远不会兑现的约定。
李国看着他紧绷的肩膀,叹了口气,把档案袋和信封往旁边推了推:“没关系,你要是不想看,我先帮你收着。”
林砚舟的喉咙突然发紧,手不自觉地摸向口袋——那个黄铜打火机还在,划痕还在,是他这两年唯一敢带在身上的、和张野有关的东西。
“我知道你在怕什么,”李国继续说,“但那些好时光不是负担,是他想让你好好活下去的念想。你现在好好吃饭、好好画画、好好照顾自己,就是对他最好的回应。”
林砚舟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眼睛盯着地面,不敢抬头看李国的眼睛。他怕一抬头,眼泪就会掉下来。
坐了一会儿,他站起身:“李队,要是没别的事,我先回去了,我妈还等着我吃饭。”
李国点了点头:“好,路上小心。这个……你要是想通了,随时来拿。” 他指了指桌上的档案袋。
林砚舟“嗯”了一声,转身走出办公室。走廊里的阳光很好,却照不进他心里的那片角落。他快步走出局里,走到小区门口时,又遇到了王叔,王叔笑着问:“小林,今天怎么没买豆浆?”
“忘了,王叔,下次再买。”他勉强笑了笑,匆匆往家走。
回到家,他把自己关在阳台,看着那些多肉。桃馨贴的纸条还在,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暖意。他蹲下身,轻轻碰了碰最旁边的那盆桃蛋,叶片胖乎乎的,比去年大了一圈。
他拿出手机,给桃馨发了条消息:“桃馨,你寄的多肉长得很好,桃蛋比上次大了一圈。”
没过多久,桃馨回复:“真的吗?太好了!哥,等我放假回去,我们再去买新的多肉,顺便去吃上次那家火锅!”
林砚舟看着消息,嘴角慢慢勾起一点笑意。他想起妹妹的笑脸,想起母亲煮的粥,想起王叔的豆浆,这些细碎的暖意,是他这两年慢慢攒起来的光。
他打开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画了一盆桃蛋,旁边写着:“今天去了局里,没敢看张野的信。但桃蛋长大了,桃馨要放假了,日子在慢慢变好。或许这样就够了。”
写完,他把笔记本合上,走到阳台,拿起喷壶,给多肉浇了半杯水——按照桃馨写的,不多不少。阳光洒在多肉上,叶片泛着淡淡的绿光,像希望的样子。
他知道,有些念想或许永远不会消失,但他可以带着这些念想,慢慢走下去。好好照顾多肉,好好等桃馨放假,好好过自己的日子——这或许就是张野想看到的,也是他能做到的最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