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水厂对峙
作品:《逐光》 南郊水厂的铁门锈得打不开,张野翻墙进去时,带起一片铁锈。水厂的蓄水池已经干涸,池底裂着缝,远处传来摩托艇的引擎声——从水厂后的河道传来的。
“他们在转移货。”张野对耳麦里说,“一组守住河道出口,二组跟我去蓄水池。”
林砚舟跟着他绕到蓄水池侧面,看见三个男人正把黑色行李箱往摩托艇上搬。其中一个戴墨镜的男人,下巴上有颗痣——正是何伟。
“老鬼!”张野喊了一声,何伟猛地回头,墨镜掉在地上,露出双阴鸷的眼睛。
“警察?”何伟笑了笑,从怀里掏出枪,“来得正好,省得我去找你们了。”他身后的两个手下也举起枪,其中一个穿深绿色工装裤的,手指关节有明显的茧——和烟盒上的指纹特征一致。
“阿K?”林砚舟看向那个开摩托艇的男人,对方正想发动引擎,被张野一枪打中引擎。
“王浩是你杀的?”张野一步步逼近,“刘建明的尸体在哪?”
何伟的脸色变了变:“那个叛徒?他当年想举报我,就该去死!”他突然把枪指向老鼠,“还有这个吃里扒外的,都得死!”
枪声响起时,林砚舟猛地把老鼠推开,子弹擦着他的胳膊过去,打在蓄水池的墙壁上。张野趁机扑过去,和何伟扭打在一起。阿K想跳河逃跑,被赶来的警察按住。
混乱中,何伟从口袋里掏出个打火机,点燃了地上的油纸——下面是一滩汽油,正往行李箱蔓延。“就算被抓,你们也别想拿到证据!”
林砚舟抓起旁边的消防斧,劈开最近的行李箱——里面不是毒品,是一沓沓账本和照片,全是十年前走私和现在贩毒的证据。他赶紧把东西往外拖,张野已经制服了何伟,正用手铐把他铐在水管上。
火很快被赶来的警察扑灭。何伟看着被没收的证据,突然笑起来:“刘建明的尸体在码头仓库的地基下,你们去挖啊——”
话没说完,就被赵鹏堵住了嘴。
张野走到林砚舟身边,看见他胳膊上的擦伤,眉头皱了皱:“没事吧?”
“小伤。”林砚舟指着账本里的一张收据,“这是当年购买水泥的记录,正好是刘建明失踪后第二天,仓库地基确实被动过。”
夕阳把水厂的影子拉得很长,警察押着何伟和阿K往外走,老鼠被带走时,回头看了眼蓄水池——那里曾藏着他不敢面对的罪恶,现在终于被阳光照亮。
一周后,刘建明的遗体在河湾码头仓库地基下被找到,身上还穿着当年的警服,口袋里有本笔记本,记着何伟走私的证据。
何伟和阿K因故意杀人、贩毒、走私等罪名被提起公诉,老鼠因戴罪立功,被从轻判决。王浩的身份也查清了——他是刘建明的侄子,当年才12岁,一直记得叔叔说“等我回来”,长大后借着吸毒的幌子接近毒圈,就是为了找叔叔的遗体和凶手。
“这是王浩藏的最后一样东西。”小陈把个铁盒递给林砚舟,里面是枚警校的毕业徽章,边缘磨得发亮。“他本来考上警校了,为了查案,才放弃的。”
林砚舟把徽章放进证物袋,和刘建明的笔记本放在一起。档案室的阳光很好,张野靠在门框上,手里拿着两杯热咖啡:“老周说你胳膊该换药了。”
“刚换过。”林砚舟接过咖啡,指尖碰到杯壁的温度,“那堆纤维的案子破了吗?”
“破了,”张野笑了,“是个纺织厂的工人,偷东西去换毒品。你当时说‘像被雨水冲刷过’,还真提醒我了——他每次作案都穿厂里的工作服,纤维就是这么来的。”
他们并肩站在窗前,看楼下的警车来来往往。搭档五年,他们一个在硝烟里追凶,一个在显微镜下寻证,好像永远在和黑暗较劲,但此刻阳光落在身上,林砚舟突然觉得,那些藏在暗河里的罪恶,总会被追光的人找到。
“下周去老码头看看吧,”张野说,“听说要改成湿地公园了,刘警官和王浩,应该也想看看那里的晴天。”
林砚舟点头,咖啡的热气模糊了眼镜片。他想起王浩指甲缝里的皮屑(后来证实是何伟的),想起仓库暗格里的头发(何伟的),想起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真相——原来所有的黑暗,都藏着等待被照亮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