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生活是一团乱麻

作品:《波涛南北

    平津市局 刑侦支队会议室


    黎延明站在会议桌前,打开投影开始汇报案情:“这是高同峰每天的饮食服药时间表,如图所示,高同峰每天服用两次降压药,清晨一次下午一次,其中下午降压药的服用时间为16:00,因此正如高茂竹所说,他在与高同峰谈话前,家政阿姨刚来给高同峰送过药。


    但高同峰在16:00服用降压药后,原定在16:30还需要服用保健品,据家政阿姨所说,当时她准备去送药,但站在书房门口听见高同峰与高茂竹之间爆发了激烈争吵,因此她最终没能将药送过去。


    通话记录以及监控录像显示,家庭医生在16:45接到高茂竹的电话,称高同峰突然呕吐,此后在17:10左右抵达高家。家庭医生自述一到场便发现高同峰已经失去意识,此后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同时要求高茂竹拨打急救电话。


    急救中心记录显示,调度员在17:17接到呼救电话,救护车在17:31到达高家后不久确认高同峰已经死亡。


    综合以上情况,高同峰的死亡时间推测在17:20至17:30左右,具体死亡原因接下来由官法医汇报尸检结果。”


    官致没做PPT,只拎着一沓刚填好的鉴定意见书站起身,走到投影屏前就着黎延明的PPT作为背景介绍了起来:“案件概况我就不赘述了,根据现场勘验结果,初步判定为自然死亡。外部检查结果显示死者体表无明显外伤、瘀斑、刺伤,黏膜无明显充血或出血,由于家庭医生怀疑脑梗或心梗,因此内部检查时针对死者的心血管系统及脑组织进行了重点检验。


    病理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死者心脏重量增大,心室壁肥厚,符合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患有房颤及高血压的描述。心腔检查可见黏附于左心耳壁的粘稠暗红色血块,并在冠状动脉及延髓部位都发现了新鲜血栓和肉眼可见的灰白色局部梗死灶。


    实验室化验结果显示,在血液、尿液、胃内容物中均未检出其他致死性药物,心肌损伤标志物中仅肌红蛋白升高、cTn/CK?MB 阴性,符合超早期心肌梗死特征,进一步排除药物或毒物至死可能。


    综上所述,死者为心源性并发脑干梗死,主要病理过程为长期房颤导致左心耳形成血栓,推测生前因激烈争吵情绪激动,出现血压骤升及血管痉挛,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可以诱发呕吐,符合高茂竹联系家庭医生时对高同峰状态的描述,而血压骤升和心律失常则会导致左心室内血流剪切力骤增,冲击左心耳血栓至其脱落,随血液循环栓塞了供应延髓的细小动脉,形成急性延髓梗死。


    延髓是调控呼吸和心跳的中枢,因此延髓梗死后,会在极短时间内导致呼吸、心跳骤停,最终导致死者死亡。”


    常利坐在会议桌最前面,听完了汇报,总结道:“目前案件已经完成了所有取证、鉴定和评估,确认死亡方式为自然死亡,可以准备结案了。黎延明,你去做 《不予立案通知书》,我审了没问题就报给曾局,批下来明天联系家属来局里签收,我来向他们通知案件调查结论。这几天辛苦大家了,散会吧。”


    会议室的人陆续散去,黎延明回到座位收拾起自己还连着投影的电脑,正想着今天可以不用继续加班,突然感觉手机一震,原来是文尽听发了微信——先是一只鸽子的Emoji,然后是言简意赅的四个字:“下次一定”。


    黎延明轻笑一声,回了个微信自带的鄙视表情后收起手机,注意到小赵在一个一个将椅子复位,拿好电脑和笔记本朝小赵招呼道:“走吧,我去写通知书,你来帮我整理案件材料。”


    赵冬平亦步亦趋地跟在黎延明后面,回到工位后根据黎延明的交代对着五花八门的案件材料忙了起来。


    黎延明把通知书交给常利后,回到办公室,走到赵冬平工位旁问道:“小赵,案件材料整理好了吗?归档前我再过一眼。”


    赵冬平有点忐忑地把两堆不同的材料递给黎延明:“理好了,这个是正卷,那边是副卷。”


    黎延明接过材料,从头到尾快速翻阅着:“嗯,正卷和副卷都分得挺好没什么问题,不过撤销的案件不区分正副卷,按先法律文书后证据材料的顺序整理就行。”他把标有诉讼卷和侦查工作卷字样的两份卷宗拆开,自己捎带手整理了起来,自然而然地问道:“一会儿下班后你直接回学校吗,要不我顺路送你一程?”


    赵冬平正因为黎延明亲自整理材料紧张得手都不知道该怎么放了,闻言不假思索地就开始婉拒:“不用了黎哥,局里离地铁站那么近,我坐地铁转一趟就到了。”


    这个答案正中黎延明下怀,他接着问:“正好你没有其他安排,要不要跟我一起下馆子?”


    赵冬平家里教的那点客套礼貌没跟上突然漂移的话题,他没来得及多想,直白道:“能不能叫上陈奕,他昨天就没下班,跟官法医一起从凌晨就开始解剖写报告呢。”


    黎延明放下案卷:“可以啊,那这样,干脆把官法医也一起叫上。你接着理,我去提前说一声,免得一下班就找不着他人了。”


    下班后税务局附近的餐馆


    放了黎延明鸽子的文尽听踏进餐馆大堂,扫了一圈后找到了陈铁军——本次抽查负责康健控股平津全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稽查人员之一,在此人旁边的空位落座后打了个招呼:“您好,我是文尽听,公安经侦的。医药行业的涉税问题我不是很熟悉,听穆详说这方面您有很多办案经验,这次抽查不知您有空的时候可否让我观摩学习一下?”


    陈铁军很少和经侦打交道,这次居然直接向他求教,让他感受到了极大的认可:“大家工作都挺忙的,您具体想怎么个观摩学习呢?”


    文尽听没怎么参加过稽查局开展工作前的AA制动员聚餐,但考虑到没有立案哪怕是公安也无权调取税务信息,他只能硬着头皮另辟蹊径:“肯定不能耽误您正常工作,要不这样,下周三您不是要去现场检查吗,我跟您一道去,有公安在,调取资料的时候也不容易空跑一趟。”


    大概是想起了很多次现场检查时企业负责人一脸诚恳地说:“领导对不起,因为办公地点搬迁,资料丢失找不到了。”的画面,陈铁军接受了文尽听的提议:“行,我跟老丁说一声,到时候你跟我们一起去。但话先说在前面,你在一旁看看可以,具体工作是我们税务内部的业务,能理解吧?”


    “理解,谢谢陈哥。”文尽听拿起茶壶给陈铁军倒了一杯水,再给自己倒上。


    喝水的时候他打开手机看了一眼消息,原本严肃的表情柔和了一些——黎延明发来了聚餐的合照,和有些拘谨的小赵和小陈相比,官致压根不看镜头自顾自地在喝莲藕排骨汤,紧接着是一句新留言:“没有剩菜,下次一定。”


    周三康健控股平津全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在高新开发区内,文尽听一行人根据全智公司工商登记的地址,按图索骥地找到了一幢5层高的小楼下,进门出示证件表明来意后,全智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出来打了个照面。他再次确认了陈铁军出示的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后,表示需要整理一下各种账簿资料才能提交给稽查部门,另一位稽查员丁伟便跟着他一道去财务室取材料。


    陈铁军和文尽听则由前台带到公司各处现场检查一圈。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无论大公司小公司到了纸面上似乎都差不多,无非是占地面积、雇员数量或者资产负债的数量级不同,也就几个零的区别。但到了实地看到真人真设备厂房真仓储库存,皮包公司、小微企业、中大型企业、上市公司乃至不同行业之间的区别才会前所未有的明晰起来——


    例如此刻前台工作人员带着他们从一楼大厅挂了许多展示材料的走廊开始,介绍起全智公司的基本情况:“我们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高新企业孵化一站式服务的科技公司,专注于为中小企业、创新团队提供高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服务,帮助客户快速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研发费用归集以及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代理。”


    走到走廊尽头,前台顺势带他们进了楼梯间上楼:“各位领导也知道,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条件中会对研发费用的总额和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做出明确的要求,并要求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所有权,大多数中小企业需要至少一项发明专利或者五项实用新型以及外观设计专利。此外不止是高新认定,很多其他的政府优惠政策认定标准也会对研发费用有所要求,而且申报时要符合标准,通过评审后每年度复核时仍需持续满足标准。”


    走到二楼,前台继续介绍道:“刚才的一楼是行政人员的办公室,二楼开始是研发成果转化以及高新申报辅导的工作人员办公室。”文尽听路过每间办公室时往里面看了看,一层楼6间办公室,基本每个办公室里都坐的有人,办公桌上每个人的个人物品的风格也都不一样,挺有长期办公的生活气息。


    “但毕竟绝大多数企业毕竟是做生意的不是搞科研的,让企业自行搭建研发团队,在项目管理、实验室资源以及技术人员引进方面会有各种困难,同样的研发费用,如何确保产出最大化,我们这种公司就必不可少了。我们公司地处平津,充分发挥了高学历人才集中的优势,与其他科研单位联络也更方便。”


    逛完办公室又接着爬楼梯上到三楼,不同于门基本都是敞着的办公室,大部分实验室里没人,门都是锁着的,前台倒是对每间实验室的配置很熟:“三楼以上是我们的实验室,我们设有化学合成、生物实验、材料表征等标准化实验室,也配备了各种仪器,为避免仪器冲突,气相色谱仪与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开放置,都配备有独立的通风与气体供应系统。”


    “这一间是专门做气相色谱的,液相色谱以及离子色谱在隔壁两间。四楼还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文尽听顺着实验室门上的玻璃窗往里看了看,扫到墙角边上还堆了两箱娃哈哈纯净水,有种梦回高中化学实验室的恍惚感。


    待前台带文尽听和陈铁军在整个公司各层的实验室和办公室都扫了一圈后下楼回到前台,丁伟跟财务负责人也抱着账簿资料出来了。陈铁军清点了一遍所有资料,填写了调取账簿资料清单后请财务负责人核对并签字盖章确认,文尽听全程站岗,只是在财务负责人签字的时候站在他旁边自然地接过了最主要的账簿资料,顺理成章地一路抱上了车,准备返回税务局。


    返程途中车内


    陈铁军和文尽听坐在车后座,因为全智公司资料提交的非常全面,他看文尽听更顺眼了几分,想起此人是来观摩学习的,便主动开口解释道:“文警官,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这一块其实是目前税务稽查的重点。因为高新认定对企业资产规模没有硬性指标,主要门槛就是知识产权数量和研发费用。


    而研发费用这块在申报高新成功后可以享受100%的加计扣除政策,再加上认定为高新企业后原来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会减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


    那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假如企业今年的利润为400万原且总成本相等,相较于无研发投入的非高新企业,投入了50万元研发费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少缴55万元企业所得税。而且通过认定后许多地区都会有十几万左右的奖励金,所以很多中小企业都会积极争取高新认定。”


    文尽听状似无意地翻着手里的全智公司的纳税申报表和财务报表,尝试记住全智公司的大致营收状况,一心二用地回复道:“也就是说企业增加研发费用,既可以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同时还能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抵减企业所得税,所以检查的重点是判断是否存在把不属于研发费用的成本费用归集到研发费用,或者直接虚增研发费用偷逃税款的情况?”


    陈铁军点头:“是的,比如有的公司会把一般员工的工资归为研发人员的工资,这种研发费用不当归集可能被认定为偷逃税款;如果是在根本没有实际业务的情况下虚构研发费用支出,并提交了发票作为凭证的话,这种发票就是虚开发票。


    偷逃税有行政前置,只要能及时补缴税款和滞纳金基本没有坐牢的,但虚开发票只要满足数额或者数量标准就可以直接移送公安刑事立案,是绝对的红线。”


    文尽听翻阅材料的手停住了,不觉又想起那个药监局遇到的律师发来的没头没尾的微信,白纸黑字的“虚开”二字历历在目,他到底凭什么那么确定这家看起来正经八百的全智公司里,有人该吃牢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