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 10 章

作品:《向荒原

    周五放学的铃声总是格外动听,但今天的(2)班教室却弥漫着一股哀怨的气息。


    “不会吧?又是我?”周明看着黑板上的值日表,痛心疾首,“我都连续值日三周了!”


    “谁让你上周把粉笔灰弄得到处都是。”李晓推了推眼镜,“劳委说的,让你长长记性。”


    陆延已经默默拿起扫帚开始扫地。


    他扫地很有章法,先把椅子都推到课桌下,再从后往前一扫帚一扫帚地扫,连角落里的碎纸屑都不放过。


    “啧,麻烦。”江烬把书包往讲台上一扔,随手抓起抹布。


    他擦黑板的动作粗鲁得像在打架,粉笔灰顿时漫天飞舞。


    “江烬,”陆延忍不住开口,“能不能轻点?”


    江烬动作一顿,斜眼看他:“怎么?”


    “粉笔灰对肺不好。”陆延指了指前排几个还没离开的女生,“而且她们还在写作业。”


    江烬瞥了眼那几个缩着脖子躲粉笔灰的女生,手上的动作居然真的轻了些。


    周明看得目瞪口呆,凑到李晓耳边小声说:“看见没?烬哥居然听劝了!”


    “值日而已,有什么好看的?”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欧阳斌倚在门框上,身后跟着两个跟班,“要不要我帮你们叫个保洁啊?优等生们。”


    江烬手里的抹布“啪”地砸进水桶,溅起一片水花。


    欧阳斌下意识地后退半步,嘴上却还不饶人:“怎么?说都不能说了?”


    “你要来帮忙吗?”陆延突然开口,把扫帚递给欧阳斌,“正好我们人手不够。”


    欧阳斌被噎得说不出话,狠狠瞪了陆延一眼,带着跟班灰溜溜地走了。


    周明憋着笑,对陆延竖起大拇指:“厉害啊!”


    值日继续。


    擦到窗台时,陆延发现一扇窗户的滑轮卡住了。他试了几次都没能推开。


    “让开。”江烬走过来,从口袋里掏出钥匙串,上面挂着一个多功能工具。


    他三两下拆下窗框的螺丝,调整了滑轮的位置,又把螺丝装了回去。


    “好了。”他推了推窗户,这次顺滑无比。


    周明看得眼睛都直了:“烬哥,你还有这手艺?”


    “以前在修理店干过。”江烬把工具收起来,语气平淡。


    他说这话时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个小工具,眼神有些飘忽。


    打扫到讲台时,陆延发现讲桌的抽屉卡住了。他试了几次都打不开。


    “这个也坏了。”他无奈地说。


    江烬再次走过来,这次连工具都没用,只是抓住抽屉把手轻轻晃了两下,往上一抬,抽屉就顺畅地滑了出来。


    “哇!”连李晓都忍不住惊叹,“这又是什么原理?”


    “经验。”江烬言简意赅。


    陆延在抽屉里发现了一本破旧的《飞鸟集》,扉页上写着一个清秀的“江”字。


    他愣了一下,把书递给江烬:“你的?”


    江烬迅速把书塞进书包,语气生硬:“早就不看了。”


    但陆延分明看到,那本书虽然破旧,书页却平整如新,显然被保存得很好。


    值日结束时天色已晚。


    周明和李晓先走了,教室里只剩下江烬和陆延。


    “今天谢谢你。”陆延一边锁门一边说。


    江烬靠在走廊栏杆上:“谢什么?”


    “修窗户,还有抽屉。”


    江烬轻哼一声:“举手之劳。”


    两人并肩走下教学楼。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那本《飞鸟集》,”陆延突然开口,“我也很喜欢。”


    江烬脚步顿了一下,语气不太自然:“随便看看。”


    “如果你喜欢诗歌,我家里还有几本聂鲁达的诗集,可以借给你。”


    江烬没有回答,但也没有拒绝。


    走到校门口,陆延又要去医院看奶奶。他从书包里拿出一盒薄荷糖,递给江烬:“今天辛苦了。”


    江烬接过糖,手指不经意擦过陆延的指尖。两人都愣了一下。


    “周一见。”陆延说完,转身走向公交站。


    江烬站在原地,看着陆延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才低头拆开糖盒,放了一颗薄荷糖在嘴里。


    清凉的甜味在口中蔓延,就像这个平凡的周五傍晚,简单,却让人印象深刻。


    而已经坐上公交车的陆延,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想起那本被珍藏的《飞鸟集》,还有江烬修理窗户时专注的侧脸,嘴角微微上扬。


    原来那个看似暴躁的同桌,心里藏着柔软的诗意,手上握着生活的智慧。


    这一刻,他们都发现了对方不为人知的一面。就像拼图找到了缺失的那一块,虽然还不完整,但已经开始显现出不一样的图案。


    江烬走到巷口时,发现几个穿着其他学校校服的学生在附近转悠。


    他握紧书包带子,眼神再度冷了下来。


    但想到周一还能在学校见到陆延,他的表情又稍稍缓和。


    也许,生活不全是糟心事。至少现在,有人会记得他不经意间展现的小技能,有人会在他修东西时安静地陪伴,有人会把自己喜欢的诗集借给他。


    这些细碎的温暖,就像口袋里那颗薄荷糖,在黑暗中闪着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