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泥人

作品:《嘘!那是他的白月光

    “嗯,你也是。”


    猎猎风声将谈今序的声音尽数吞没,不少人也都回过神来,开始和身边的伙伴聊起刚刚观看日出时的心情。


    场面一度变得繁杂热闹起来。


    冯柒巧没听清谈今序说了什么,上前两步,大声问道:“你说什么!”


    “我说,我们该下山了。”


    冯柒巧听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身后原本拥挤的人群慢慢散去,谈今序走到摄像机旁,把里面的储存卡取出来单独收好,这才将各种设备逐一拆解后放进手提箱的卡槽里。


    合上箱子,谈今序回头看了眼有些恍神的冯柒巧:“不走?”


    “哦,来了!”冯柒巧连忙跟上,视线却不自觉地划到那只随着谈今序走动而轻微晃动的手提箱上。


    从刚才架设备拍日出开始,冯柒巧就注意到了。


    谈今序似乎对箱子里的东西格外的熟悉。


    找点位、组装、调参数、拍摄,再到最后的收尾整理,她基本上不需要做任何事儿。


    这就显得她昨晚在得知今天需要她们自行拍摄日出时的担心很多余。


    正这么想着,冯柒巧突然响起谈今序似乎还没把照片发给琼琚,便立刻提醒道:“照片别忘了发。”


    “嗯。”谈今序脚下的步子不停,继续往前走。


    但没走两步,就被冯柒巧给拉住了。


    谈今序疑惑地看向她,就听到她说:


    “你别光‘嗯’呀,这会儿下山人挤人的,先在这儿把照片发了吧?”


    显然,冯柒巧对于发照片这件事儿有些过于执着了。


    虽然不是很能明白她为什么会这样,但结合今天一早冯柒巧种种的反常行为来看,谈今序果断地选择了先配合再说。


    当着冯柒巧的面,他从一堆相似的照片里选了一张太阳刚升起时的照片以及最后那张归雁的照片给琼琚发了过去。


    信号不是很好,点击发送后,灰色的小圆圈在旁边转了许久也没消失。


    冯柒巧皱眉,神情紧张地盯着那个小圈儿看。


    灰色的小圈儿变成了红色的感叹号,微信弹窗提醒消息发送失败的瞬间,谈今序察觉到冯柒巧的心情也跟着急转直下。


    依次点击两张图片旁的感叹号,没等最终的结果出来,谈今序就关掉了手机。


    与此同时,来信小屋里,正准备出门的琼琚收到了一条消息提醒。


    点开,是张西川高速公路收费站的照片。


    -琼琚:你来西川了?


    消息刚发出去,那边就播来了视频通话。


    出门的动作暂时被琼琚搁浅,点开接听键,画面晃动两下,一张漂亮到无可挑剔的脸就这么出现在了琼琚的手机频幕里。


    哪怕素面朝天,哪怕舟车劳顿,哪怕画质感人,郁诗韵那张脸还是轻轻松松就驾驭住了手机的前置摄像头。


    看着赏心悦目,心情愉悦,天生就是吃演员这碗饭的。


    “你不是在昆城拍戏吗?怎么来西川了!”


    罕见的,琼琚率先发起了话茬。


    “我前天就杀青啦!你又不看我朋友圈。”


    郁诗韵笑着嗔怪道,将镜头一转,对着驾驶座上的人就这么怼了过去:“来,快跟琚琚打声招呼。”


    “我开车呢!”徐格一脸嫌弃地往旁边躲了躲,转而快速地面对镜头说了句,“琚琚好呀~”


    “你怎么还区别对待呢?”郁诗韵鄙夷,拿着手机对着琼琚就是一顿控诉:“琚琚你看她!果然,距离产生美,我们才见面不到两天,就开始对我不耐烦了。”


    “谁不耐烦了?怎么张口就污蔑我。”


    徐格的声音也从扬声器里传出来,琼琚就这么拿着手机走到床边掀开被子坐下,笑着听两人拌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徐格驶离高速路段后,很快又上了国道。


    琼琚通过郁诗韵镜头里拍摄出来的边边角角,判断出她们这是要往郊区开。


    “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噢!有个项目在找徐格格,回程的路上刚好经过,就顺道开过去谈一谈。”


    还不待徐格开口,郁诗韵就帮她给回答了。


    琼琚听后蹙眉:“是正经项目吗?”


    也不怪琼琚担心,主要是徐格这人看着高冷酷飒,实则是个别人说啥就信啥的乐天派傻白甜。


    还不长记性。


    被骗之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万一呢?万一这回是真的怎么办?”


    问得她们这些劝她的人每次都觉得自己格外冷漠,特别不是人。


    但好在,大多数时候,徐格也只是被骗财。凡是涉及到人生安全的骗局,这家伙又会变得鬼精鬼精的,没人骗的了她。


    “是!您就放一万个心在肚子里吧,这是我一个大学同学的项目,如果顺利谈下来,我接下来三四个月都不用再去接别的活了。”


    “真的?”琼琚问的是旁边的郁诗韵。


    “嗯,那人可厉害了,上学那会儿经常带着我们一起打比赛拿奖来着,有部作品还送到了国际上去参赛,大三那年他就拿到了央视编导的实习机会,可惜……”


    郁诗韵将镜头偏了偏,掩去眼底那抹无意识流露出的惋惜。


    见对面突然没了声,琼琚好奇地问道:“可惜什么?”


    “可惜他后来换赛道了。”徐格的声音响起来,探出右手,在郁诗韵的手机屏幕上点了下镜头翻转,然后握住她的手把镜头往自己这边带过来。


    看了眼后视镜里的路况,边开车边继续说,“还记得我当时的第一份工作吧?”


    琼琚想了想道:“非遗苗绣那部纪录片?”


    “嗯,”镜头里,徐格手握方向盘,更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开车上,只分出一点思绪与琼琚聊天,“是他跟央视那边推荐的我,拍完那部纪录片,他就辞职了,之后再没拍过纪录片。”


    琼琚愣了下,没说话。


    对于这个结局,有些意外,却又好像早在郁诗韵说出“可惜”二字时就得以预见。


    她们是琼琚当年在艺考集训营认识的朋友,徐格那会儿总喜欢到处溜达,午休时间更是闲不住,别人都在休息,就她在校园里乱晃。


    从南楼晃到北楼,再从楼下晃到楼上,就这么从编导班晃到了雕塑班的门前。


    然后看到了独自一人坐在教室里面捏泥塑头像的琼琚。


    八月末的申城依旧还热得跟蒸笼似的,徐格是个完全静不下来的主儿,那天却顶着大太阳站在教室外,看一位素未谋面的女生捏了一中午的泥人。


    午休结束的铃声响起来时,琼琚抬头看向了教室前方挂在墙上的电子时钟上。


    正是这倏然间的抬头,让徐格窥见了少女眼底的悲凉。


    她从踏入这座集训营的第一天起就听说对面北楼有个不会说话的冰美人,成天独来独往,从不和身边的同学有过多的交集。


    七月下旬集训至今,已有一月有余,但她的同班同学却说,从没听她说过话。


    眼睛里也总是阴郁居多,像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哑巴。


    要不是上课时老师喊她她会给反应,他们甚至觉得,她可能耳朵也有些问题。


    可是那天,徐格却在铃声结束后,听到了属于少女的声音:


    “你没事吧?”


    兴许是被太阳晒晕了头,徐格有些恍惚,许久都未能给出反应。


    见她这样,琼琚只以为这人是真遇到了什么伤心难过的事儿,却又无法诉说。


    环顾四周,将刚刚捏好的泥人连带着底下的托盘一起递给她,试着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笑容来,温声道:


    “这个泥人送给你。”


    琼琚低头看向它,目光中倾泄出无尽的温柔。


    “你可以跟它说任何事。”


    走廊上,空调的凉风从大开的窗口倾泻出来,吹动徐格额前细碎的短发。


    两人隔窗而站,徐格从琼琚手里接过那块放着泥人的底板,四目相触的瞬间,徐格以为自己在照镜子。


    后来,徐格成了琼琚在申城认识的第一个朋友。


    午休的时候经常会来找琼琚,也不干什么,就坐在旁边看她画会儿画,捏捏泥塑,偶尔闲聊。


    这天徐格去找琼琚时,难得的,手上还拿了本书。


    翻了不到三页,徐格突然抬头问琼琚:


    “你语文好吗?”


    正画着苹果的琼琚顿了顿,有些迟疑地回了句:“还行?”


    “那你作文写得怎么样?”


    接连两个和语文有关的问题,再加上先前徐格和她抱怨过她们几乎每天都有不重样的东西要写。


    什么影评、故事创作、散文写作、电视节目策划、广告创意、分镜头脚本创作等等,巴拉巴拉的一堆。


    没记错的话,似乎还有议论文写作要练。


    一时间,琼琚以为徐格这是要她帮忙写作业,警惕道:“你要干什么?”


    坐在旁边小马扎上的徐格视线不自觉地与琼琚错开,脸颊贴近颧骨处也慢慢泛出红晕来,还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将手里的那本书用细长的小臂挡住。


    这下,反倒引起了琼琚的注意。


    琼琚朝那本书看过去——


    是本情诗集。


    收录的是六世□□喇嘛·仓央嘉措写给心上人的情诗。


    她曾在西川父母居住过的房子里看到过这本书,从书柜里把它取下来后,琼琚原是想大致翻两页看一看,再决定是否要将这本书放进纸箱里邮寄回京市。


    结果这书厚归厚,实际上每页也就四五行简短的文字,且双页还都是她看不懂的藏文,只有单页印着汉字。


    因此,琼琚很快就将这本诗集翻完了。


    前后只用了半小时不到的功夫。


    将书合上后,琼琚把它放回了书柜。


    平静的眼眸尽显麻木与空洞,一一翻阅过书架上其它的文稿和资料,琼琚最终只拿走了一本牛皮手札。其余的,她一概没留,通通送给前来帮忙整理父母遗物的吕书元。


    只是,不管过去多久,有一首诗却永远留在了琼琚的脑海里,怎么忘都没再忘记。


    遥远的穷山之巅,峭壁之下,有位身穿藏袍的老妇正手拿转经筒,低声吟唱:


    “第一最好不相见,


    “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


    “如此便可不相思。”


    好的,这回是真的改好了。


    接着往下写了。


    嗯。


    然后12章是新加的内容/躺


    最后这段有点意识流的感觉,时间是错位的,一开始没打算这么处理,但写下面一章的时候发现这段内容似乎放在章节末尾更合适,就把它放到了这里了,抱歉,没有存稿又喜欢修文的选手就是会这么的随机[化了]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摘自《仓央嘉措情歌》


    感谢支持,鞠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