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三十七

作品:《谈笑起,两河路

    一名穿着朴素灰色僧袍、手持竹扫帚的老僧,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小院外的角落,正慢悠悠地扫着地上的落叶。他看起来再普通不过,仿佛只是附近寺庙里一个不起眼的扫地僧。


    但三位罗汉见到他,却齐齐色变,连忙收起法器,恭敬行礼:“见过扫地僧前辈!”


    这位看似普通的扫地僧,乃是佛门中一位辈分极高、修为深不可测的隐世存在,连佛祖都对其礼让三分。


    扫地僧并未看他们,依旧专注地扫着地,声音平和:“金刚,尔等此行,是奉了法旨,还是自作主张?”


    金刚罗汉额头见汗,低声道:“回前辈,是……是弟子等见菩然师弟迟迟不归,恐其误入歧途,故而……”


    “既无法旨,便回吧。”扫地僧打断他,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菩然之路,自有其缘法,强求不得。”


    “可是前辈!他与鬼修罗……”


    扫地僧终于停下扫地的动作,抬起浑浊却仿佛能看透世事的眼睛,看了沐阳和菩然一眼,那目光在两人并肩而立的身影上停留了一瞬,轻轻叹道:“红尘万丈,因果纠缠。是劫是缘,尚未可知。尔等且退下,莫要扰了此间清净。”


    三位罗汉面面相觑,最终不敢违逆,躬身道:“谨遵前辈法旨。”恨恨地瞪了沐阳和菩然一眼,化作三道金光离去。


    佛威散去,小院重归平静。


    扫地僧这才看向菩然,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孩子,你选的路,荆棘遍布,望你……莫要后悔。”他又看向沐阳,眼神深邃,“鬼修罗,望你……莫负他今日抉择。”


    说完,他不等两人回应,身影便如同融入空气般,缓缓消失,只余下那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院中,只剩下沐阳和菩然。


    菩然还沉浸在沐阳那句“他是我的人”带来的巨大冲击中,心跳如擂鼓,耳根泛着不易察觉的红晕。


    沐阳却已恢复了平日的沉寂,仿佛刚才那句石破天惊的话不是出自他口。


    他转身,看向菩然,眉头微蹙:“麻烦。”


    指的是佛界的纠缠。


    菩然看着他别扭的关心,心中那点羞涩与慌乱渐渐被一股暖流取代。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心绪,轻声道:“无妨。你在便好。”


    动荡已起,风雨欲来。佛界的试探被暂时挡回,但幽冥界的异动、天界的谜团、混沌的阴影……都预示着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而这小小的人间院落,注定无法再偏安一隅。他们两人,已被推到了这六界动荡的风口浪尖。


    佛界罗汉的插曲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散去后,小院重归表面的平静。然而,沐阳与菩然都清楚,这平静之下,暗流愈发汹涌。


    沧溟离去的警示,望舒带来的旧影,以及佛界的关注,都像无形的丝线,将他们与六界的动荡紧紧捆绑。


    与此同时,在远离人间水乡的某个隐秘角落——一座悬浮于云海与冥河交界处的“蜃楼”之内,沧溟正独自对月小酌。


    他的“蜃楼”并非固定之所,而是一件可随他心意穿梭空间缝隙的异宝。


    此刻,蜃楼隐匿在虚实之间,窗外是流淌的冥河与缥缈的云气,凄冷的月光透过水晶窗棂,映照在他俊雅却带着一丝孤寂的脸上。


    他手中把玩着一只晶莹剔透的月光杯,杯中并非酒液,而是凝聚了月华精髓的“月露”。


    这是唯有在特定时辰、特定地点,采集最纯净月辉才能凝成的珍品。而知晓他这一近乎偏执喜好的人,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