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三十五

作品:《谈笑起,两河路

    “你是?”少女站起身,礼仪周到,却不显卑微。


    “沐阳。”他报上名字,有些好奇地打量她,“你是哪家的姑娘?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江南望氏,望舒。”她微微颔首,“里面有些闷,出来透透气。”


    两人便在月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


    望舒话不多,但言谈间透着不同于寻常闺秀的见识与淡然。她说起江南的杏花烟雨,说起古籍中的奇闻异志,让久居北境、见惯了黄沙铁血的沐阳,感受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清新。


    那时他觉得,这个未婚妻,似乎……并不像想象中那般无趣。


    订婚之后,望舒偶尔会随家人来锦城小住。


    一次上元灯会,沐阳被阿姐“赶”出来,让他陪望舒逛逛。


    街上人流如织,灯火璀璨。


    望舒依旧穿着素雅的衣裙,走在熙攘的人群中,却仿佛自带一层隔绝喧嚣的屏障。


    她对那些精巧的花灯似乎兴趣缺缺,反而对街边一个卖民间小吃的摊子多看了几眼。


    “想吃?”沐阳注意到她的目光,有些意外。他印象中的望舒,该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


    望舒轻轻摇头:“只是觉得,这烟火气,很真实。”


    后来,他们走到一处相对安静的桥头,看满河莲灯顺流而下。望舒忽然轻声说:“沐阳,你可知,这桩婚事,并非我愿,亦非你愿。”


    沐阳一怔。他确实对这桩政治联姻并无太多期待。


    “但既已注定,”望舒转头看他,月光洒在她眼中,一片澄明,“我希望,我们至少能成为……可以彼此理解、互不牵绊的伙伴。”


    那一刻,沐阳在她眼中看不到寻常女子对未婚夫的羞涩或爱慕,只有一种超乎年龄的通透与冷静。


    他忽然觉得,这个未婚妻,或许比他想象的更不简单。


    镇北王府被围剿的前几天,气氛已异常凝重。沐黎常常眉头紧锁,府中戒备森严。望舒那时恰在锦城,她找到沐阳,屏退左右,神色是前所未有的严肃。


    “沐阳,近日城中暗流涌动,恐有巨变。”她压低声音,“我望家在南境有些耳目,听闻……天界似有异动,与魔族牵连甚深,恐对王爷不利。”


    沐阳心中一惊,阿姐近日的忧虑果然事出有因。他追问细节,望舒却摇头:“具体我也不知,只知牵扯极大,远超凡人想象。你……万事小心,近期莫要轻易离府。”


    她看着他,眼神复杂,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轻叹了口气:“沐阳,记住,无论发生什么,活下去。”


    那是他最后一次见到作为“凡人”的望舒。不久后,浩劫降临,镇北王府覆灭,他“身死”遁入魔域,关于望舒的消息,也彻底断绝。他以为,她早已在那场动荡中香消玉殒。


    在他于魔域挣扎求生、最终堕入鬼道,于幽冥界初步站稳脚跟的那些年,偶尔,在忘川河畔,或是修罗殿的深处,他会隐约感知到一丝极其微弱、却与他魂魄有着某种古老联系的呼唤。


    那呼唤带着生的执念与死的寂寥,很熟悉,却又想不起来源。


    如今想来,那或许就是望舒在生死边缘挣扎时,无意识散发出的魂念。她竟是以某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存活了下来,并变成了半人半鬼的存在。


    这千年,她又是如何度过的?


    院中的雨不知何时停了,乌云散开,露出一弯清冷的弦月,月光洒在沐阳身上,与他周身的鬼气交织,显得格外孤寂。


    菩然一直安静地站在廊下,没有打扰他。他看着沐阳沉浸在回忆中时,那时而柔和、时而凝重、最终归于一片荒芜的眼神,心中五味杂陈。


    望舒的出现,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沐阳心中另一扇紧闭的门。那扇门后,是他不曾参与过的、属于沐阳的过去,有着青梅竹马的婚约,有着月下清谈的静谧,有着生死关头隐晦的提醒与关怀。


    那份羁绊,虽非炽热爱恋,却有着岁月与命运共同镌刻的深刻印记。如今,这印记由望舒亲手斩断,留下的,是空茫,是释然,还是……更深的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