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面试

作品:《安济舟

    —— 未来蓝图,以爱为坐标


    【一】抉择:无声的砝码


    夜深了,实验室只剩仪器运行的低鸣。沈自济面前的屏幕上,并列着三份实习邀请函,像三条通往未来的岔路。


    量子科技研究院(B市):导师的强烈推荐,领域前沿,简历镀金的绝佳机会。他甚至可以想象出那份录取通知在学术圈带来的重量。


    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本市):应用性强,与他的研究方向契合,但平台声望稍逊。


    跨国企业亚洲分部(S市):丰厚的薪酬,国际化的视野,是另一种光鲜的可能。


    鼠标的光标在“量子科技”上停留最久。那是理智上最“正确”的选择。但当他点开地图,看着那两千公里的测距线,指尖无意识地敲击桌面,节奏有些紊乱。他想起昨晚,予安在画板前睡着,调色盘搁在膝上,一抹温柔的鹅黄颜料蹭到了脸颊,呼吸轻浅得像羽毛。沈自济下意识点开手机,屏幕亮起,是予安画的那张“星空下的实验室”,银河灿烂,却不及眼前人睡颜的万分之一。


    他关掉了地图,将“量子科技”的页面最小化。鼠标最终点击保存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PDF文件。理由栏里,他冷静地敲下专业分析,但心里清楚,那个最重的砝码,是画室里那个等着他回家的人。遥远的星空固然壮丽,但身边的温暖才是他想守护的宇宙。他截屏了本地中心的页面,设成了私人工作区的背景,仿佛这样,就能提前触摸到那个有予安的未来。


    【二】准备:细节里的温柔


    修改简历时,沈自济的措辞严谨而精准。但在“个人兴趣”一栏,他停顿了很久。最后,他删掉了模板化的“阅读、旅行”,添上一句:“长期关注科技与人文的交叉创新,尤其探索数据可视化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助益。”


    这句话,是予安有一次看他的数据图表时,随口说的:“自济,你的图表要是能像画一样好看,我肯定能看懂。” 他当时只是笑笑,却记在了心里。此刻,他把这句话精心包装,写进简历,像是在对未来的雇主宣告:我的专业里,藏着我爱人的影子。


    面试前夜,他熨烫衬衫,予安蹭过来,指尖划过一件浅灰色西装的领口:“这件好看。” 沈自济顺从地穿上,予安帮他调整领带,小声嘀咕:“就是太板正了。” 沈自济看着镜子里略显陌生的自己,轻声说:“总要看起来可靠些。” 他需要这份可靠,不仅仅是为了面试官,更是为了构筑一个能让予安安心创作的未来。临出门,他检查公文包,在夹层里放了一枚予安常用的樱花味便签,上面什么也没写,只是一个安心的记号。


    【三】面试:平静下的暗涌


    面试过程很顺利,专业问题对答如流。直到一位副总监随口问:“为什么选择留在本市?很多像你这样的优秀毕业生,更倾向于去更大的平台。”


    会议室安静了一瞬。沈自济端起水杯,指尖感受到水温,语气平静如常,给出的回答关于产业环境、发展潜力,无懈可击。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在那一瞬间,他脑海里闪过的是予安在阳光下拉长的身影,是周末清晨共用的早餐桌,是触手可及的陪伴。那些琐碎的日常,构成了他选择留在这座城市的、最坚实的基石。


    【四】规划:未来的每一页都有你


    收到录用邮件的那个下午,阳光很好。沈自济没有立刻欢呼,他平静地关掉邮件,打开了一个新的电子地图。他开始以新公司的地址为圆心,细致地标注:


    通勤路线:筛选出最快的地铁换乘方案,并用备注记下:“C出口有雨棚,雨天方便。”


    生活圈:标记了予安喜欢的那家面包店,备注:“周三红豆包新鲜出炉。” 找到了最近的超市,特别标注了予安常喝的牛奶品牌所在的货架区域。


    共享空间:在公司附近发现了一个环境不错的共享书房,他截图保存,心想:“以后加班,可以叫予安来旁边画画陪我。”


    这些密密麻麻的标签,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他与予安的未来生活,紧密地编织在一起。这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他深思熟虑后,为两人共同生活绘制的第一张务实蓝图。


    【五】归家:灯火下的心安


    晚上,他像往常一样回到他们的公寓。予安正在画一幅新的作品,看到他,笑着问:“今天顺利吗?”


    沈自济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抱住他,下巴抵在予安柔软的发顶,闻到了熟悉的松节油和淡淡樱花香。他低声说:“嗯,实习定下来了,在本市的人工智能中心。”


    予安放下画笔,转过身,眼睛亮亮地看着他。沈自济吻了吻他的额头,语气平淡却笃定:“这样,我每天都能准时回家陪你吃饭了。”


    窗外的城市华灯初上,窗内画架上的颜料散发着温暖的气息。沈自济看着眼前的人,觉得所谓未来,不过就是这盏灯下,彼此相守的每一个寻常日子。他选择的不是一份实习,而是一种生活——一种有予安参与其中的,具体而微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