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残垣星图溯前因

作品:《青霄烬

    高坡的风带着万山祖源特有的苍莽气息,吹拂在脸上,干燥而冷冽。站在这里,才能真正感受到那片连绵山峦的庞大与压迫。山体呈现出一种暗沉的铁灰色,植被稀疏,怪石嶙峋,许多山峰的形状都异常奇特,像是被巨力扭曲过,透着一股死寂和不安。天际有秃鹫盘旋,发出刺耳的鸣叫,更添荒凉。


    谢微尘望着那片禁地,下意识地握紧了怀中的古灯。星图所指的坐标,就在这片山脉的深处。仅仅是外围,就已让人心生敬畏。


    凌雪辞的神色同样凝重,他仔细眺望了片刻,又蹲下身,抓起一把地上的泥土捻了捻,甚至凑近鼻尖闻了闻。“地气紊乱,灵力稀薄且驳杂,果然与记载相符。”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尘土,“接下来的路,要格外小心。这里的环境本身,就是最大的危险之一。”


    他看向谢微尘,目光落在他依旧没什么血色的脸上:“还能坚持吗?”


    谢微尘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神魂的创伤在古灯持续的滋养下已好了七八成,只是精神上的疲惫感一时难以消除。“可以。”


    “好。”凌雪辞不再多言,选定了一个方向,开始下山坡,正式踏入万山祖源的外围地带。


    这里的地貌与之前经过的丘陵和谷地截然不同。地面坚硬,布满了尖锐的碎石和风化的岩壳。空气异常干燥,风吹过,卷起细细的沙尘,打在脸上微微刺痛。植被几乎绝迹,偶尔能看到一两株扭曲低矮、颜色暗沉的怪草,散发着若有若无的腥气。


    凌雪辞的步伐更加谨慎,他不再仅仅依靠眼睛和耳朵,更多时候是凭借一种对危险的本能直觉来改变路线。他时常会突然停下,示意谢微尘隐蔽,然后凝神感知许久,才继续前进。有时,他们会绕开一片看似平静的沙地,有时则会避开一些颜色格外深暗的岩石区域。


    谢微尘默默跟着,努力学着凌雪辞的样子去感知。他发现,在这里,他识海中的古灯似乎变得比平时更“活跃”一些,虽然光芒并未增强,但总会传递出一种微妙的悸动,仿佛在回应着这片土地深处某种沉睡的力量。当他尝试将心神沉入古灯时,甚至能隐约“看到”周围环境中一些流动的、色彩斑驳而混乱的能量丝线,这些丝线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覆盖着整个区域。凌雪辞选择的路径,往往是这些能量丝线相对稀疏、稳定的地方。


    “你能‘看’到?”在一次短暂的休憩时,凌雪辞注意到谢微尘凝视虚空的眼神有些异样,开口问道。


    谢微尘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他指的是什么。“嗯,很模糊,像是一些……混乱的光线。”他描述着自己的感受。


    凌雪辞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是古灯赋予你的灵视。这片地域空间不稳,灵力乱流遍布,肉眼难辨。你能感知到,是好事,可以提前规避许多危险。”他顿了顿,补充道,“但也莫要过度依赖,灵视亦会消耗神魂,此地气息诡异,久视恐受侵蚀。”


    谢微尘郑重地点了点头。他能感觉到,当集中精神去“看”那些能量流时,神魂确实会传来细微的刺痛感。


    两人继续前行。越往深处走,环境越发恶劣。有时会遇到突然刮起的黑色旋风,卷起砂石如同利刃;有时脚下的地面会毫无征兆地塌陷,露出深不见底的裂缝;甚至有一次,他们亲眼看到不远处一块巨大的岩石,在无声无息中化为了齑粉,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瞬间抹除。


    每一次险情,都依靠凌雪辞丰富的经验和谢微尘那不算熟练却至关重要的灵视预警,得以险之又险地避开。在这个过程中,两人的配合愈发默契。往往凌雪辞一个眼神,谢微尘便能心领神会地指出能量异常波动的方向;而谢微尘稍有迟疑,凌雪辞便能立刻察觉,做出相应的规避动作。


    生死边缘的行走,将两颗心无形中拉得更近。谢微尘对凌雪辞的依赖与信任与日俱增,而凌雪辞冰冷的外壳下,那份不经意的维护也越发明显。他会将水囊中最后一口清水自然递给谢微尘,会在歇息时默不作声地将相对背风的位置让给他,会在谢微尘因灵视消耗而脸色发白时,递过一颗散发着清冽药香的丹丸。


    “凝神丹,能缓解神魂疲劳。”他的解释总是言简意赅。


    谢微尘接过丹药服下,一股清凉之意流入识海,确实舒服了许多。他低声道:“谢谢。”


    凌雪辞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目光依旧警惕地巡视着四周。


    日落时分,他们在一处相对完整的巨大岩石背阴面找到了歇脚处。这岩石像是一块陨石,通体漆黑,表面光滑,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今晚就在这里。”凌雪辞探查过后,确认暂时安全。他照例布下简单的预警禁制,然后取出干粮分食。


    经过一整天的跋涉和警惕,两人都疲惫不堪。沉默地吃完干粮,便靠坐在岩石下休息。夜幕降临,万山祖源的夜晚没有月光,星辰也显得格外黯淡稀疏,仿佛被一层无形的薄纱遮挡,天地间陷入一种近乎绝对的黑暗和死寂。只有风声呜咽,如同亡魂的哭泣。


    在这种环境下,篝火成了奢望,任何光亮的都可能引来未知的危险。


    谢微尘蜷缩着身体,抵御着深入骨髓的寒意。黑暗中,他能清晰地听到身旁凌雪辞平稳的呼吸声,这成了这片死寂天地里唯一的生机。他不由自主地,悄悄往那个方向挪近了一点点,汲取着那一点点微弱的体温。


    忽然,凌雪辞动了一下。他并没有看向谢微尘,而是低声开口,声音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清晰:“根据零星古籍记载,上古时期,曾有‘巡天使’执‘星炬’巡弋天地,维系秩序。他们所依仗的,便是一座座遍布各处的‘巡天仙碑’构成的网络。仙碑不仅是坐标,更是力量的源泉和信息的节点。”


    谢微尘屏住呼吸,静静聆听。这是凌雪辞第一次主动、系统地提及这些上古秘辛。


    “后来,发生了一场浩劫。仙碑崩碎,星路断绝,巡天使销声匿迹。古籍中语焉不详,只提及‘黑暗侵蚀’、‘归途已断’。”凌雪辞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但谢微尘却能感受到那平静之下暗藏的波澜。


    “你手中的古灯,很可能就是‘星炬’的残骸。而那些黑色碎片,应是崩碎的仙碑的一部分。星图指向此地,意味着万山祖源深处,或许存在着与那个时代相关的重要遗迹,甚至是……某块尚未完全毁灭的大型碑体,或者,是当年浩劫的源头之一。”


    谢微尘抚摸着古灯,冰凉的温度此刻却仿佛带着历史的沉重。“那……‘永烬烙印’呢?还有凌轩……他们和这些又有什么关系?”


    黑暗中,凌雪辞沉默了片刻,才缓缓道:“南荒圣教崇拜‘永烬’,追求某种极端的‘毁灭与重生’。他们的教义,与古籍中提及的‘黑暗侵蚀’或有相似之处。至于凌轩……”


    他的声音里染上一丝冷意:“他投靠的国师府,以及那个神秘的‘墨先生’,似乎也在追寻与仙碑、归墟相关的力量。他们的目的不明,但绝非善意。青霄山之事,恐怕只是他们庞大计划中的一环。”


    谢微尘心中凛然。原来自己早已被卷入了如此深邃而危险的漩涡中心。师尊的陨落,宗门的变故,个人的冤屈,在这上古浩劫的余波面前,似乎都显得渺小起来。但同时,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也悄然在他心中滋生。如果古灯选择了他,如果他真的是所谓的“持灯者”,那么查明真相,阻止更大的灾难,便成了他无法推卸的责任。


    “我会帮你。”凌雪辞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查明青霄山的真相,也弄清这背后的阴谋。”


    这一次,谢微尘听出了他语气中的不同。不再是出于宗门责任或是对真相的执着,而是带着一种……并肩而战的承诺。


    “嗯。”谢微尘轻轻应了一声,声音虽轻,却异常坚定。


    黑暗中,两人不再说话。但一种无声的交流却在静默中流淌。信任、依赖、乃至一丝超越同盟的情感,在这绝境之夜的黑暗中,如同藤蔓般悄然生长,缠绕住两颗曾经疏离的心。


    后半夜,谢微尘在浅眠中,被一阵奇异的共鸣感惊醒。不是来自古灯,而是来自他怀中那几块一直沉寂的黑色碎片!碎片微微发烫,传递出一种微弱的、却清晰指向某个方向的牵引力!


    他猛地坐起身,看向牵引力所指的黑暗深处。


    几乎同时,凌雪辞也睁开了眼睛,目光锐利如刀。“有动静?”


    谢微尘将碎片异状告知。凌雪辞凝神感知片刻,脸色微变:“那个方向……灵力波动异常混乱,但碎片产生共鸣,绝非偶然。天亮后,我们去看看。”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万山祖源死寂得可怕。但两人都知道,这片沉睡的禁地之下,隐藏着惊天的秘密,而他们,已经踏上了揭开秘密的征途。彼此的存在,是这征途上唯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