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跑道上的风

作品:《藏云摘星

    九月带着夏末的余温,沂师大的林荫道上,挂满了“欢迎新同学”的红色横幅。络娮拖着半人高的行李箱,站在计算机学院报到处前,看着穿志愿服的学长学姐忙前忙后,忽然有种不真实的恍惚——她真的来到这里了。


    报道手续比想象中简单,领完宿舍钥匙和军训物资,跟着指示牌往宿舍楼走。沿途都是拖着行李的新生,家长的叮嘱声、同学间的招呼声混在一起,像一锅沸腾的热水,咕嘟咕嘟冒着热闹的泡。


    她的宿舍在三楼,312室。推开门时,只有靠门的下铺站着个女生,正踮着脚往衣柜上贴贴纸,听见动静回头:“我叫张琪,计算机的。”


    “络娮,也是计算机的。”络娮放下行李,冲她笑了笑。


    张琪是本地人,性格像夏天的太阳,热烈又直接。剩下两个室友一个住得远,报道当天没到,第二天才来;一个性子安静,不太爱说话。整个军训期间,络娮几乎都和张琪黏在一起。


    军训是开学第一课,也是场为期两周的修行。每天清晨六点的哨声像催命符,把人从床上拽起来;站军姿站到腿发麻,齐步走练到顺拐,晒得黝黑的脸上,只有帽檐遮住的地方还留着一圈白。


    络娮怕晒,一周下来,胳膊被晒得分层,脖子后面起了细密的痱子,晚上涂药膏时疼得龇牙咧嘴。


    “给你这个。”张琪从包里掏出一小瓶芦荟胶,“我妈给我塞的,说是部队里都用这个,晒后修复特管用。”


    她不由分说地往络娮脖子上抹,冰凉的触感混着淡淡的清香,稍微缓解了灼痛感。“明天跟教官说一声,去树荫下歇着,反正咱们俩的正步走早就过关了。”


    络娮摇摇头:“算了,不敢。”


    张琪撇撇嘴,又从口袋里摸出颗糖塞给她:“喏,草莓味的,甜的能止痛。”


    糖纸在指尖沙沙响,草莓的甜香漫开时,络娮想起高中时潘玥也总给她塞糖。不同的阶段,总会有这样带着甜味的陪伴。


    军训结束那天,张琪拉着络娮去校门口的火锅店,点了满满一桌菜。“庆祝咱们活过军训!”她举着可乐杯,泡沫溅在鼻尖上,“以后在计算机系,姐罩你!”


    络娮笑着和她碰杯,看着火锅里翻滚的红油,忽然觉得,大学生活真的和高中不一样了——这里有更自由的空气,有不用刻意维系也能热络起来的朋友,有除了书本之外,更鲜活的色彩。


    开学后的日子像被按下了快进键。专业课很难,高数线代听得人头晕,络娮每天泡在图书馆,把高中那股钻劲儿又拿了出来。


    但她不再是只围着书本转的人了。张琪拉着她加入了学校的编程社,每周三晚上去活动室,和一群同样喜欢代码的人讨论算法,偶尔还会参加线上编程比赛。


    张琪是个“活动达人”,篮球赛、辩论赛、志愿者活动样样不落,总拖着络娮一起去。“大学不能只学习啊,”她振振有词,“得多看看世界。”


    络娮跟着她去看过篮球赛,去图书馆整理过旧书,去社区教过老人用智能手机。她依旧不算外向,但看着张琪在人群里闪闪发光的样子,看着身边形形色色的人,心里那层裹了很久的壳,好像慢慢裂开了条缝。


    她其实很少想起祈盛。不是忘记了,而是大学生活太充实,像块吸满水的海绵,没给多余的思绪留空隙。偶尔在校园里看到体育学院的人,会下意识地多瞥两眼,但很快就被张琪的嗓门打断:“络娮,发什么呆?快点,奶茶要卖完了!”


    她知道他们在同一所学校,知道他在体育学院读研,知道他们或许真的会像那个书店男生说的那样“常碰到”。但她不急,也不刻意——就像高中时想的那样,先走好自己的路,其他的交给时间。


    十月中旬,学校运动会如期而至。校园里挂满了彩旗,广播里循环播放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到处都是穿着院服、举着加油牌的学生。


    计算机学院的摊位在操场东侧,络娮被张琪拉来当“后勤兵”,负责给运动员递水、拿毛巾。张琪报了女子800米,这会儿正缠着体委给她做赛前指导,嗓门大得半个操场都能听见。


    络娮找了个阴凉的角落,把矿泉水和毛巾摆整齐,自己抱着膝盖坐下,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跑道。男子100米决赛刚结束,看台上爆发出一阵欢呼,她踮着脚看了看,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下一场是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请运动员到检录处集合!”广播里传来播报声。


    周围忽然热闹起来,几个体育学院的女生举着“研究生组冲第一”的牌子,兴奋地往前挤。络娮被挤得往后退了两步,下意识地抬头看向检录处。


    然后,她就看到了祈盛。


    他穿着红色的运动服,胸前印着“研究生组”四个字,正和其他三个男生站在一起,做着热身动作。压腿、转腰、活动手腕,每个动作都舒展有力,和高中时那个站在操场边指挥学生垫球的实习老师,判若两人。


    高中时遇见的他,温和里带着点拘谨,指导动作时会特意放慢语速,怕学生听不懂;而此刻的他,眉头微蹙,眼神专注地盯着跑道,肌肉线条随着动作绷紧,浑身透着股蓄势待发的劲儿,像头准备冲刺的猎豹。


    周围的欢呼声好像瞬间消失了,络娮的耳朵里只剩下自己的心跳声,“咚咚”地响,震得耳膜发疼。她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像彼时在操场边看他打球那样,远远地望着。


    他和队友说了句什么,队友拍了拍他的肩,他笑了笑,和记忆里那个给她塞柠檬糖的样子重合在一起,又带着截然不同的力量感。


    “各就各位——预备——”


    发令枪响的瞬间,祈盛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他跑的是第一棒,起跑反应快得惊人,接棒时的动作干净利落,指尖触碰到接力棒的瞬间,几乎没有减速就传给了第二棒。


    看台上的欢呼声浪一波高过一波,体育学院的女生扯着嗓子喊他的名字:“祈盛!加油!祈盛!加油!”


    络娮的手心攥出了汗,眼睛紧紧跟着跑道上那个红色的身影。他跑过弯道时,身体倾斜的角度恰到好处,阳光落在他汗湿的发梢上,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像幅动态的、充满力量的画。


    最后一棒冲刺时,研究生组已经领先了大半截。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祈盛和队友们拥抱在一起,汗水顺着下颌线滑落,砸在红色的背心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络娮看着他被众人围住,她没有上前打招呼的念头,就想这样远远看着——看他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看他从那个略显青涩的实习老师,长成如今这样耀眼的模样。


    过了不知多久。


    “络娮,发什么呆呢?”张琪的声音把她拽回现实。她刚跑完800米,满头大汗,手里拿着块铜牌,“快给我瓶水,累死我了!”


    络娮连忙递过矿泉水,看着她把铜牌挂在脖子上,得意地晃了晃:“第三名!不错吧?哎对了,刚才研究生组的接力赛看了吗?那个第一棒的男生,跑得也太快了吧!跟飞似的!”


    “嗯,看到了。”络娮点点头。


    “听体委说他是体育学院的研究生,还是保研的呢,”张琪喝着水,眼睛亮晶晶的,“跑得快,人长得也帅,简直是运动系男神!”


    络娮的心跳轻轻跳了一下,低下头,假装整理手里的毛巾:“是吗,没太注意。”


    “哎,你看,他过来了!”张琪用胳膊肘碰了碰她。


    络娮的身体僵住,想躲,却被张琪拉住了。祈盛正和队友往这边走,手里拿着矿泉水,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


    他好像察觉到了什么,往这边看了一眼,目光在络娮脸上停留了一瞬,显然是认出来了。他愣了一下,随即朝她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眼神平静,带着点礼貌的疏离。


    络娮也连忙点头回应,心脏跳得像要蹦出来,脸上却努力维持着平静。


    等他的身影走远了,张琪才凑过来,一脸八卦:“欸,他跟你点头了,你们认识啊?”


    “嗯,”络娮含糊地应着,“高中时他来我们学校实习过,是体育助教。”


    “这么巧!”张琪眼睛更亮了,“那他当老师的时候是不是也这么帅?不对,现在更帅。”


    络娮笑着听她絮叨,没说话。她抬头望向跑道,祈盛已经和队友走远了,只留下一个红色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人群里。


    她忽然觉得,这样也很好。


    在同一个校园里,各自忙碌,偶尔遇见,像两条平行线,却又在某个瞬间,因为一次偶然的抬头,看到对方世界里的光。


    张琪还在叽叽喳喳地说笑着,拉着她往食堂走:“走,庆祝我拿铜牌,我请你吃顿好的!”


    络娮被她拽着往前走,脚步轻快。风从操场那边吹过来,带着跑道上的尘土气息,也带着属于这个秋天的、崭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