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都市迷途
作品:《雨巷茶香》 上海虹桥站的人潮比沈墨想象的还要汹涌。他紧跟着宋临川,生怕在这片人海中走散。行李箱的轮子在光滑的地面上发出急促的声响,仿佛也在表达不安。
"车在地库。"宋临川回头说,声音在嘈杂的大厅中几乎被淹没。他自然地伸手想牵沈墨,却在注意到周围目光后改为接过行李箱,"跟着我。"
这个细微的动作变化让沈墨心头一刺。在古镇,他们已经可以坦然牵手;而在这里,宋临川似乎又变回了那个需要在意他人眼光的商业精英。
地下车库的空气闷热浑浊,混合着汽油和橡胶的气味。黑色奔驰轿车安静地停在那里,司机见到他们立刻上前接过行李。沈墨钻进后座,皮革座椅冰凉光滑,与古镇茶室那张磨出包浆的老木椅截然不同。
"回家大概四十分钟,堵车的话可能要更久。"宋临川系好安全带,语气轻松得像在谈论天气,而非他们人生的重要转折。
车窗外的景色飞速变化,高楼大厦如同钢铁森林般压迫而来。沈墨贴着玻璃,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这座陌生而庞大的城市。霓虹闪烁,车流如织,行人步履匆匆——一切都以倍速播放,让他头晕目眩。
"还好吗?"宋临川轻声问,手指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
沈墨勉强笑了笑:"只是...有点不一样。"
岂止是有点。当车子驶入一处高档住宅区,经过层层安保,停在一栋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前时,沈墨的胃部拧成了一团。这里的一切都光洁如新,冷冰冰地反射着阳光,没有一丝古镇青石板上的岁月痕迹。
电梯直达顶层,宋临川的公寓宽敞得令人窒息。整面落地窗外是上海壮观的天际线,黄浦江如一条银带蜿蜒其间。沈墨站在窗前,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太高了,离地面太远了。
"喜欢吗?"宋临川从背后环抱住他,"这里视野很好,晴天时能看到整个外滩。"
沈墨点点头,却说不出"喜欢"二字。这个豪华公寓精致得像杂志上的样板间,没有茶室里那股淡淡的茶香和木头气息,没有爷爷收音机里传来的咿呀戏曲,没有...家的感觉。
"我明天就得去公司。"宋临川松开他,走向开放式厨房,"董事会给了最后通牒。你可以在家休息,或者我让司机带你逛逛上海。"
家。这个字眼在沈墨耳中显得如此陌生。他望着宋临川熟练地操作着复杂的咖啡机,突然意识到,在这个男人的世界里,他完全是个外人。
"不用麻烦司机。"沈墨轻声说,"我自己能行。"
宋临川回头看他,眉头微蹙:"上海很大,容易迷路。"
"我又不是小孩子。"沈墨勉强笑了笑,却感到一阵鼻酸。他不想成为负担,不想让宋临川在应对公司危机的同时还要分心照顾自己。
当晚,宋临川接了几个紧急电话后,开始整理明天董事会需要的材料。沈墨想帮忙,却发现那些财务报表和商业术语如同天书。他只能默默泡了杯安神茶放在书桌上,然后退到卧室。
主卧大得离谱,床品是高级的灰白色系,冷冰冰的不带一丝褶皱。沈墨蜷缩在床角,抱着从古镇带来的一个小枕头——那是爷爷偷偷塞进他行李的,上面还带着茶室的气息。
窗外,上海的灯火彻夜不眠,车流声隐约可闻。沈墨盯着天花板,第一次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在这里,他什么都不是,没有茶室,没有爷爷,连宋临川都变成了一个忙碌的陌生人。
第二天一早,宋临川已经穿戴整齐准备出门。他吻了吻还在床上的沈墨的额头:"我尽量早点回来。冰箱里有食物,家政阿姨下午会来打扫..."
沈墨抓住他的手腕:"我能去你公司看看吗?"
宋临川明显愣了一下:"今天董事会可能会...很激烈。你不必..."
"我想了解你的世界。"沈墨坚持道,声音比他预想的还要坚定。
一小时后,沈墨坐在宋氏集团总部大楼的休息区,手指不安地摩挲着茶杯边缘。这里的一切都光可鉴人,员工们西装革履,步履匆匆,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紧张的气息。
"沈先生,宋总让我带您去会议室旁听。"一位年轻女助理礼貌地说。
会议室的门一打开,沈墨就被里面的气氛震住了。长桌两旁坐了十几位面色严肃的董事,而宋临川站在投影屏前,西装笔挺,神情冷峻,与昨晚那个温柔恋人判若两人。
"...文化项目的长远价值毋庸置疑。"宋临川的声音冷静而有力,"周志强的所谓''高效开发''只会毁了公司的声誉和未来。"
一位秃顶董事拍桌而起:"财报不会说谎!你那套文化保护主义已经让我们损失了..."
"短期损失换来的是长期品牌价值。"宋临川分毫不让,"如果董事会坚持要撤资,我个人会买下这些项目的股份。"
会议室一片哗然。沈墨站在角落,看着宋临川舌战群儒,既骄傲又心疼。男人眼下的青黑显示他许久未曾安睡,但站姿依然挺拔如松。
争论持续了三小时,最终以宋临川的暂时胜利告终——文化项目得以保留,但他必须在季度内实现盈利增长。散会后,董事们鱼贯而出,不少人向沈墨投来好奇或轻蔑的目光。
"那是谁?"秃顶董事大声问助理,眼睛却盯着沈墨。
"宋总的...朋友,从古镇来的。"
"哦~"拖长的语调里满是意味深长,"难怪这么执着于那个破镇子。"
沈墨的手紧握成拳,却见宋临川大步走来,直接揽住他的肩:"各位,这是沈墨,我的伴侣,也是古镇文化项目的顾问。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我。"
直白的宣告让会议室瞬间安静。秃顶董事讪笑两声走开了,其他人也纷纷移开视线。沈墨的心跳如鼓,既为宋临川的公开承认感动,又为成为焦点而惶恐。
"抱歉让你看到这些。"回到办公室,宋临川松了松领带,疲惫地倒在沙发上,"商场如战场。"
沈墨跪坐在他身旁,轻轻按摩他的太阳穴:"你很棒。"简单的三个字,却让宋临川闭上眼睛,长舒一口气。
接下来的日子,沈墨尝试适应上海的生活。白天宋临川忙于工作,他则独自探索这座城市。地铁的拥挤让他窒息,商场的喧嚣令他头痛,就连简单的点餐都因听不懂服务生的普通话而变得困难。
一次,宋临川带他参加商业酒会。沈墨穿着特意购置的西装,浑身不自在。当一位客户递来红酒时,他不小心拿错了杯子位置,引来几声轻笑。
"古镇来的小朋友?"客户意味深长地看了宋临川一眼,"很...纯朴。"
宋临川立刻冷了脸:"沈墨是专业茶艺师,他的品鉴能力比在座任何人都强。"
回程的车上,沈墨一直沉默。他知道宋临川在维护自己,但那些眼神和轻笑已经像针一样扎进心里。在这里,他不是"听雨轩"的少东家,不是受人尊敬的茶艺师,只是"宋总的小情人",一个格格不入的外来者。
凌晨两点,宋临川加班归来,发现客厅灯还亮着。沈墨蜷缩在沙发一角,怀里抱着那个从古镇带来的小枕头,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
"墨墨?怎么还没睡?"宋临川急忙上前。
"这里太安静了。"沈墨的声音有些哑,"没有风声,没有河水声...我睡不着。"
宋临川在他身边跪下,这才注意到茶几上摆着已经凉了的晚餐和一张字条:「等你回来吃」。愧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伸手想抱沈墨,却被轻轻推开。
"你不需要这样的。"沈墨突然说,"不需要为了我分心。公司的事已经够你忙了..."
"什么?"
"我可以回古镇。"沈墨抬起头,眼中闪着泪光,"我们这样...太勉强了。你在你的世界如鱼得水,而我在那里..."他指了指窗外璀璨的城市夜景,"什么都不是。"
宋临川的脸色瞬间变了:"你要回去?"
"不是分手,只是..."沈墨绞着手指,"给你空间处理工作。等一切稳定了..."
"然后呢?"宋临川突然提高了声音,"我每隔几周飞回古镇看你?我们永远活在两个世界?"
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争吵。疲惫和压力让宋临川失去了往日的温柔克制,而沈墨的委屈也终于爆发。
"那你想怎样?"沈墨站起来,声音发抖,"我试过了,宋临川!我试过适应这里,但我做不到!每次出门都像在迷宫,每个人看我都像看怪物!我..."
他的话被一个突如其来的拥抱打断。宋临川紧紧抱着他,身体微微发抖:"对不起...我不该吼你。我只是...害怕失去你。"
沈墨的眼泪终于决堤。他们相拥而泣,像两个迷路的孩子,在偌大的城市里只有彼此可以依靠。
那晚之后,某种微妙的平衡建立了。宋临川尽量早归,沈墨则继续探索上海,但不再强迫自己融入那些高档场所。他发现了小区附近的菜市场,那里的人情味让他想起古镇;他找到了几家安静的茶馆,虽然比不上"听雨轩",但至少能喝到像样的龙井。
一个雨天的午后,沈墨迷路时偶然拐进一条老巷弄。在摩天大楼的夹缝中,竟藏着一家传统茶室,木质门楣上写着"清心居"。推门进去,里面的布置让他瞬间红了眼眶——几乎与"听雨轩"一模一样的老式茶柜,斑驳的方桌,甚至角落里同样摆着一台老式收音机。
"小伙子,喝茶吗?"一位白发老人从里间走出,慈祥地问道。
沈墨点点头,喉头发紧:"有...碧螺春吗?"
"当然,明前的,我自己从苏州带来的。"老人熟练地准备茶具,"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
"嗯,我从江南古镇来。"
老人的眼睛亮了起来:"''听雨轩''的沈家?"
沈墨惊讶地瞪大眼睛:"您怎么知道?"
"这双手,"老人指了指沈墨端茶的手势,"一看就是沈家茶艺的传人。二十年前我去过古镇,喝过你爷爷泡的茶,终生难忘啊。"
一种久违的归属感涌上心头。在这个陌生城市的角落,沈墨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不是作为宋临川的附属品,而是"听雨轩"的传人,一个值得尊敬的茶艺师。
那天晚上,当宋临川疲惫地回到家时,迎接他的是一杯完美泡制的碧螺春和沈墨平静的微笑。
"今天过得怎么样?"宋临川接过茶杯,惊讶于沈墨突然的转变。
"我找到了一家茶室。"沈墨轻声说,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彩,"老板认识爷爷...临川,我想通了。我不必变成上海人,我只需要做自己——一个懂茶的古镇人。"
宋临川望着他,突然明白了什么。他放下茶杯,将沈墨拉入怀中:"我爱的正是这样的你。"
窗外,上海的灯火依旧璀璨,但此刻,两颗心找到了彼此,也找到了在这座城市中生存的方式——不是改变自己迎合世界,而是带着自己的根,勇敢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