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 6 章

作品:《我靠位面超市暴富了

    仔细端详画作片刻,凌睿不由得赞道:“好画!画风古朴厚重,笔墨间的意境更是难得。”说到这儿,他忽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对了,伯爷的生日不是快到了吗?他老人家最偏爱这些古色古香的物件,把这幅画送给他当生日礼物,他肯定高兴。”


    凌华心里猛地一动——可不是嘛!伯爷的生日就在下个月初。


    当年亲爷爷建国前牺牲,是伯爷一手照看着他们家,虽说后来因为母亲苏晔的身份,家里没涉足政界,但和伯爷的感情向来亲厚。


    他一拍大腿,懊恼又兴奋地说:“哥,你说得太对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爷爷要是收到这份礼物,保准合不拢嘴!”


    凌睿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话锋微微一转,多了几分郑重:“不过你也别大意。现在市面上的古画赝品太多,稍不留意就容易看走眼。回头你找菁菁帮着鉴定下,确认是真品再送过去,别到时候闹了笑话。”


    “哥,我知道了,放心吧!”凌华认真点头。


    两人又闲聊几句家常,凌华便麻利地锁了超市门,哥俩一起回了家。


    刚进家门,凌睿便从保温箱里拎出几个沉甸甸的保鲜袋,掀开一看,里面全是新鲜食材:鲜活的波士顿龙虾还在微微张着钳,肥瘦相间的黑猪肉泛着新鲜的粉光,翠绿的芦笋沾着水珠,连炖汤用的散养土鸡都处理得干干净净。


    “哥,你又带好东西来了~”凌华一脸欣喜。


    凌睿笑道:“这些不算什么,你想吃,哥就买。”


    “嘿,哥你也太懂我了!”凌华嘿嘿一笑,立马系上围裙冲进厨房,手脚麻利地开始处理食材。


    虾须虾线,剪刀“咔嚓”几声剪去,动作熟练得很——他虽偶尔有点小懒散,却也是个会做饭的利落人。


    凌睿也跟着挽起袖子,往砂锅里添了鸡块、红枣、枸杞和姜片,小火慢炖起来,动作有条不紊,连火候都把控得恰到好处。


    不多时,醇厚的鸡汤香便漫满了厨房,与煎龙虾的滋滋声交织在一起,格外热闹。


    没一会儿,一桌丰盛的大餐便摆上了桌:蒜蓉粉丝蒸龙虾色泽红亮,红烧肉炖得软糯脱骨,清炒芦笋脆嫩爽口,土鸡汤汤色乳白。


    凌华夹了一块五花肉塞进嘴里,满足地眯起眼:“哥,你这红烧肉的火候还是比我拿捏得准,香透了!”


    凌睿笑着给弟弟碗里舀了勺鸡汤:“喜欢就多吃点,看你最近好像瘦了点,多补补。”


    汤勺碰撞碗沿的轻响、哥俩轻声谈笑,混着饭菜的香气,填满了小小的餐厅。


    凌华凌睿哥俩其乐融融。


    徐文渊那边,也进展顺利。


    “你试试这工具,看看好不好用。”徐文渊将带回来的工兵铲交给手下的李三郎。


    李三郎疑惑地接过工兵铲,入手的重量让他微微一怔——比木锹沉些,却比石斧轻便。他仔细打量着,只见铲头呈流线型,边缘锋利如刀,手柄处包裹着黑色的“异物”(橡胶),握在手里格外防滑。


    “大人,这是……铁铲?”


    “不错,”徐文渊点头,指着不远处一块半人高的石头,“你用它试试能不能劈开这块石头。”


    李三郎将信将疑地走到石头旁,双手紧握工兵铲,对着石头狠狠劈下。


    只听“咔嚓”一声脆响,坚硬的石头竟被劈成了两半!


    众工兵见状,纷纷惊呼起来,围了过来,眼睛瞪得溜圆,满脸不敢置信。


    “这……这也太厉害了吧!”李三郎拿着工兵铲,激动得手都在发抖,“比咱们的石斧好用十倍不止!用它开凿河道,肯定快多了!”


    徐文渊笑着点点头,“你们各自带领弟兄,用这‘多功能工兵铲’施工。记住,这铲既能挖土、劈石,还能砍树,大家仔细摸索用法,务必加快进度!”


    众工兵接过工兵铲,迫不及待地试了起来。


    有的用它挖土,一铲下去就能挖起一大块泥土,比木锹效率高了三倍不止;有的用它砍树,几铲下去,碗口粗的树干就轰然倒地;还有的用它劈石,之前需要几人合力才能搬动的石头,如今用工兵铲轻松就能劈开。施工现场顿时热闹起来,工兵们的欢呼声、工具碰撞的声响交织在一起,连之前压抑的氛围都变得欢快起来。


    徐文渊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接下来的几天,河道疏浚工程进度飞速推进。


    原本预计还需一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只用了十天就已完成大半。


    监工再次来巡查时,看到施工现场的景象,惊得下巴都快掉了——往日里效率低下的工兵,如今个个干劲十足,手里的“铁铲”更是神乎其神,不管是泥土、石头还是树木,都能轻松应对。


    “徐大人,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怎么突然效率这么高了?”监工拉着徐文渊,满脸好奇地问道。


    徐文渊笑着解释:“这是我偶然得到的‘神铲’,能提高施工效率。有了它,咱们定能如期完成疏浚任务,不辜负朝廷的期望。”他没有提及时空超市的事——这种超出常理的秘密,还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监工将信将疑,但看到实实在在的工程进度,也不再多问,只是连连夸赞徐文渊能干,还表示要向朝廷禀报他的功绩。


    又过了五天,黄河河道疏浚工程顺利完成。


    徐文渊立刻写了一份详细的奏折,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禀报工程完成的喜讯,同时还在奏折中提及了“神铲”的功劳,只是隐去了其来源。


    京城很快传来消息——朝廷不仅撤销了对徐文渊的弹劾,还特意下旨嘉奖他。


    庆功宴上,个个喜笑颜开。


    宴罢,徐文渊回到营帐,拿出那枚碧绿色的龙纹玉佩,轻轻摩挲着。他想起凌华的话——玉佩还能再度打开通往咸鱼超市的通道,就是不知道何时才可以了。


    “凌公子,多谢你的相助。若有机会,我定当再次拜访,好好报答你。”他在心里默念着,将玉佩小心翼翼地收进贴身的锦袋里。


    现代,六月二十八日清晨。


    盛夏的燥热尚未浓酽,风从半开的窗棂溜进来时,还携着巷口老槐树清浅的香气。那风轻轻掀动凌华房间的素色窗帘,伴着几声清脆的鸟鸣,将他从浅眠中唤醒。


    窗帘缝隙里漏进的晨光,已把房间染成了温柔的浅金色。


    凌华抬手抚上胸口,往日总悬着的闷痛感消失无踪,连呼吸都比从前畅快了许多——这大抵是他两年来,身体最舒坦的一个早晨。


    翻身下床,简单洗漱后,凌华从衣柜里挑了件浅灰色短袖衬衫,搭配一条深色休闲裤。穿戴整齐后站在镜前,他望着镜中人,眼底不禁掠过一丝讶异:脸色比之前红润了不少,眼底的倦意也消散大半,再不是从前那副病恹恹的模样,反倒透出几分年轻人该有的鲜活精神气。


    “这也是金手指带来的正面影响么?”他轻声自语。


    系统声音适时响起:“正是。当前仅为初步改善宿主身体素质,后续随着时间锚点增加,宿主的身体状态还将持续优化。”


    凌华嘴角弯起一抹浅笑,低声感慨:“这倒真是件好事。”


    毕竟人活一世,有啥都不如有个好身体,健康才是一切的根本啊。


    凌华走出卧室,屋内已没了凌睿的身影——想来是按往常的时间去上班了。


    目光落向餐厅,桌上静静摆着提前备好的早餐:一碗熬得绵密的海鲜粥,两枚边缘微焦的煎蛋,旁边还放着一笼热气尚存的小笼包。


    他认得这包子,是附近那家口碑极好的铺子买的,最难得的是食材新鲜干净,味道也格外地道。


    凌华三两口便填满了肚子,随手将桌上的手机拿过来,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敲了敲,心里盘算着:“该联系菁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