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争!为何不争?

作品:《夺权

    “小姐,您当真要用周以绥吗?”马车里,秋落不解问。


    周家跟三皇子还不知是何结局,就这样把这件事交待出去,拉拢了周家二公子,怎么听都很怪吧。


    赵令望笑着看她不说话,大家怎么都不信任周以绥。


    是不信周家还是不信她?虽然将重任交给一个只见过几面的少年身上听起来确实很让人惊讶就是了。


    “殿下,那人说的话不一定就是真的,周以绥虽是人才,但我们是否要再从长计议?”


    “秋落。”赵令望打断她的话,静静看着她。


    秋落自知失言,懊恼地垂下头,随后朝赵令望恭敬告错:“殿下息怒,秋落失言了。”


    “我知道我要做的事很危险,对接下来要做什么也很清楚,只是我能用的人很少,恰好周以绥满足我的要求,所以我招揽他。”赵令望轻声道。


    一位跟东宫绑定的公主,想进朝堂,想握权柄在手,想争皇位。这些话听起来怎么都有些让人不可置信。


    但赵令望要做的就是这件事,她跟皇兄自幼一起由父皇教导,耳濡目染,皇兄能做的她也能做。她待在父兄身边看过万人敬仰的场面,被权力滋养长大,她想去坐那个位置不是应该的吗?


    争!为何不争?


    而且,被赠予的权力和自己手握的权力可不一样,自己争来的权别人可拿不走。


    不管再怎么受宠,别人提起长宁公主就会想到太子殿下,想到天子,若是父兄都不在了呢?那她是否要攀附别人的权力而活?她不愿。


    再者,父皇不肯惩治害死母后的凶手,甚至父皇就是凶手的话,她拿着由父皇给予的权力又能撼动几分皇权呢?她要争啊,她的对手是皇权啊。


    “我用你,是因为你是我的心腹,你要忠心的不是陛下也不是太子。”赵令望眸光下垂,看不出什么情绪。


    秋落当即俯身跪下,道:“殿下恕罪。”


    赵令望看着她的背影,叹了口气,倾身扶上她肩膀,语气真切:“我没有生气,也不罚你,秋落,我的身边只有你们。”


    她身边可用的人可以不多,但一定要信她。


    “周以绥对孙家及林贵妃表现出来的态度是不屑,想必他对林家也有不满,否则不会当众下什么孙浩的脸。”


    “而且孙浩异想天开,最近正得罪了周家,近期周家是不会跟林贵妃站在一起的。”


    “所以周以绥的存在是个机会。”


    作为江州都城,江陵富饶且水陆交通都便利,是上郦除了京城外最繁华的两座都城之一。


    一座是江州江陵,另一座是越州越都。


    江州内有郦江经过,少经战乱,邻近京城,接壤阳州、靖洲、东洲、禹州。


    阳州虽有矿脉但与禹州一样地域不大,东洲与靖洲又地处偏远,四州都城无法与位置优越、得天独厚的江陵比,因此江陵在南边一家独大。


    反观越都,越州内有更邻近京城的乐潼城,外有燕州临燕城傍北河而建,燕州是一处必争之地,虽长年受蛮族入侵之扰,但迫于各种情况临燕仍然是北郦较有名且繁华的都城。


    况且,越燕两州各方势力交错,京城不曾懈怠对两州的管理,江州却不同,周边唯有阳州可有一争之力且天高皇帝远,京城甚少关注,而且此处更有慕家所在方便她下手。


    而在江陵,周家在此盘踞多年,是江陵各族之最,所以周家很重要。


    赵令望将周家利害关系简单告诉秋落,秋落不傻,换了思维再想事很快就想明白了。她耳根一红,对上赵令望温和的眼神更是羞愧


    她理解了为什么殿下将她带在身边,而春影和杜衡却能放权在外。


    “殿下……”秋落欲言又止。


    赵令望笑着扶她坐起,道:“好了,快些起来吧,我也很欣慰你能对靠近我的人时刻保持警惕,我也免不了会一时身在局中被蒙蔽,你这样也很好。”


    两人默契地转开话题,不一会儿,慕家就到了。


    也是真巧,刚回到蘅芜居,赵令望就接到了京城来的信。


    她坐在书桌前,手里捏着信纸,一张一张认真地看,看完脸上浮现淡淡的笑。


    皇兄很开心呢,真好。


    想着,心头又浮现城东的事情,赵令望笑容淡下来,抿唇不语。


    秋落看赵令望看完信坐着不说话,只盯着信纸看,问道:“小姐要给京城写回信吗?”


    回信,暂时还是算了吧。


    赵令望摇了摇头,放下信纸,起身离开了。


    殿下连京城的信都提不起兴趣回了,看来事情还是很大了。


    秋落皱着眉,将桌上散落的信纸整理好放回信封,收拾好放在赵令望想看的时候随手能碰到的地方。


    等殿下心情好些了再说吧。


    几天时间一眨眼就过了,赵令望也抽空将回信写了,这次的信少了许多,信里只提了些许好玩的事情,城东那些事她埋在了心里并未提及。


    那件事,等她回京查清了再提吧。


    而在这之后,孙家的宴会就要到了。


    宴会前一天老夫人特意喊了赵令望去静禅院,询问她的意见同时也是开导她,说要是不想去就不去。


    自孙家起势以来就跟慕家一直不对付,只维系着面子功夫,尤其如今林贵妃母族势大,作为沾亲带故的孙家也是一心向着林贵妃一派。


    “不用担心,去了也没什么。”赵令望反过来温言安慰她,坐在老夫人下手依偎着她柔声道,“舅舅也去呢,而且江陵哪里有人能欺负得了我?”


    那倒也是,江陵还没有人敢欺负赵令望。


    安抚好老夫人,赵令望回到蘅芜居,悠然自得翻着书看,一点不担心也不在意孙家的宴会。


    还是秋落整理要穿的衣服才让赵令望不得不想到明日宴会说不定会跟林至见面,想到林至,赵令望目光沉下来。


    林至来江陵这么些日子,一直安安静静,不作妖也不知在做什么。


    不过,不管他要做什么,她都不会轻易放过他。明日,就先让她看看孙家和林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夜深,江陵城安静了下来,为第二日的热闹蓄着力。


    一大早,江陵就热闹起来,街道上不停有马车驶过,最后汇集到孙家所在。


    巳时,慕家众人也一起乘着马车去往孙家赴宴。


    除了宋珩然和赵令望,慕家三房每房都有人一同前去,几个女孩子也是一个没落。


    赵令望依旧独自一辆马车,跟在宋珩然的马车后面。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马车停下了,孙家到了。


    几人还未下马车,窗外的嘈杂声就透过门窗渗进来,听起来很是热闹。


    真不知道孙家是邀请了多少人,宾客络绎不绝啊。


    赵令望下了马车环顾周围,目光在孙家门口多停了一瞬,随后走到前方等她的宋珩然身旁。


    “有事让坞岐及时通知我,今日人鱼混杂,注意安全。”宋珩然叮嘱道,目光抬起又落在坞岐和秋落身上,“保护好小姐。”


    两人迎上宋珩然的严肃的眼神,站在赵令望身后躬身应是。


    “我知道的。”赵令望也乖乖点头。


    慕宣走了过来,微笑道:“安娘不要客气,你对江陵对孙家都不熟,有事可以请教你舅母和言姐儿她们,不必担忧,在江陵他孙家还闹不过我慕家。”


    赵令望同样笑着点头应是,承了这份情。


    慕家一行人一起进了门,刚进门,就有一位明显不简单的中年男人走上前,先是对慕宣寒暄几句,随后看向宋珩然:“宋大人,久仰大名!”


    于是慕宣介绍道:“珩弟,这是孙家孙峰。”


    宋珩然笑着点头,应付着他。


    寒暄完,宋珩然和慕宣被引去男客那边了,而赵令望等人被引到女眷处先去拜见孙老夫人。


    慕乔乐跟在赵令望身旁,悄悄道:“孙家的几个同龄小姐都不怎么出来交际,我们都跟她们不熟,来孙家也很少。”


    这样啊,说来静园的时候好像也没有孙家的小姐。


    赵令望点点头,继续听慕乔乐给她介绍孙家的基本情况。


    很快,几人被引到屋内,看到主位坐了一位神色和蔼的老夫人,下手一名衣荣华贵的妇人在旁伺候。


    赵令望的眼神在那名妇人身上多停留了一瞬,看着与林贵妃有几分相似,这就是林贵妃的亲姐姐啊。


    慕大夫人领着几人见了礼,退至一旁,几个人都不想多出风头,只想安安稳稳渡过这一天。


    无奈,近几日众人最好奇的就是慕家以及那位表小姐了。


    孙老夫人笑着点头,恰到好处露出几分好奇,将目光落在安静站着的女孩子身上,问:“这位是贵府表小姐吧?果真聪明伶俐。”


    随着她的话,屋内众人也将悄然的眼神转而坦荡地落在那位表小姐身上。


    “这是我们家安娘。”慕大夫人揽着赵令望,柔和地看了她一眼,对询问的孙老夫人介绍道。


    赵令望面带微笑,对上孙老夫人眼神,上前落落大方行了一礼。


    “好孩子,我一看这孩子心里就开心,我这屋子今日真是蓬荜生辉。”孙老夫人笑着说。


    “我觉得安娘与我甚有缘分我,这身上唯有这玉镯能与你相配,还望不要嫌弃。”孙老夫人褪下手腕上戴着的玉镯,拉着赵令望的手将玉镯戴上。


    那玉镯一看就十分贵重,成色顶尖,就这样送给见第一面的女孩子,别说别人,就连一旁的孙夫人看到也十分惊讶。


    她可是识得这玉镯是费了大功夫得来的,就是在京城贵人眼里那也是顶好的玉镯,平日里哪里见她舍得带。


    老夫人是真下了血本讨好这个女孩子了。


    赵令望看着玉镯也有些惊讶,孙老夫人还真是大方。


    两人推脱几次,赵令望才收下贵重的礼物,道了谢说些漂亮话退下站在慕大夫人身旁。


    收了人家那么贵重的礼物,赵令望实在想不通孙家到底是个什么想法了。


    来的人也拜见得差不多了,赵令望还看到崔云思和周以姝跟在各自母亲身后,安安静静不多言多行。


    来拜见孙老夫人的人能留在屋子里的都留下了,不一会儿屋子里就站了许多人。孙老夫人轻咳一声,看了眼一旁服侍的儿媳。


    孙夫人会意,笑着道:“屋子里多闷,外面景色正好,大家去花园里看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争!为何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