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终章】

作品:《直男怎么冲喜?

    第232章


    还有半个月就过年了,这几天一日比一日冷。


    司农司已经休沐了,过完年二月份开始上值,户部还有两天才休息。


    趁着这几天有空,王瑛赶紧把该送的年礼都送出去,等陈青岩休沐后他们就回冀州老家去,过完年元宝也该参加府试了。


    上午四婶带着白氏过来了,两人还拿了不少东西,“听说你们要回冀州,正好把这些东西一道拿回去,有给你娘和三姐买的几匹布料,还有大人和孩子们吃的用的。”


    “怎么拿了这么多?”


    “好几年没回去了,今年雁箐怀上了也回不去,正好顺路帮四婶捎回去。”


    白雁箐扶着肚子笑的一脸腼腆,这是他和青淮的第三个孩子,第二个孩子是前年生的,可惜没养住,一岁多的时候发高热没了。


    当时这件事给四叔一家打击很大,白氏更是很久都走不出来,差点跟着一起去了。


    后来青淮日日开导她,四婶也时常安慰她,慢慢的白氏才走出来,性格倒是比之前随和了不少。


    如今这个孩子来之不易,一家人重视得紧,只盼着平平安安的生下来。


    王瑛道:“成,等回来再给你们捎点冀州的吃食。”


    方菱笑道:“那感情好,我最爱吃咱们冀州的枣儿糕,若是得空就给四婶捎些。”


    待了一会儿白氏有些疲乏,孕期都是这样,坐久了就腰酸背痛,寒暄了几句方菱就带着儿媳回了家。


    下午林穗带着晴儿也来了,几年时间晴儿已经出落成了大姑娘的模样,去年跟国公府的世子定下了婚事,年后就该成亲了。


    “晴儿来了,快进屋好久都没见着你了。”


    “见过舅父。”


    林穗脱了晴儿和自己身上的披风递给下人,假装嗔怪道:“嫂子是大忙人,哪敢过来叨扰。”


    王瑛笑着拍了他一巴掌,“净会拿你嫂子开涮。”


    “不过嫂子现在确实有名气,听说坊间都把你培育的那个土豆改名为瑛豆了。”


    提起这件事王瑛有些哭笑不得,还得从之前印书说起,当年土豆分发到各地后,由各地府衙负责教当地百姓种植,温大人让王瑛写一个关于种植土豆的手册,印刷后同土豆一起送去了各地。


    结果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刻印的时候直接把王瑛的名字署在了土豆前面——王瑛土豆。各地府衙为了省事,直接简化成了瑛豆,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


    王瑛培育土豆的事迹也全国流传开来,跟有人传他是天上的神农转世,大家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还有人专门写书记录下来。


    估计自己上辈子看的那些神话故事书,也是这么传出来的。


    “对了,侯爷昨日碰见表哥,听说你们今年回冀州过年?”


    “后天走,这不是收拾东西呢,上午四婶刚过来拿来一堆东西叫我带回去。”


    “正好咱们一起回去,我跟穆哥也商量好了今年回去过年。”


    “那感情好,有侯爷保驾护航这一路肯定顺畅。”


    “怎么不见元宝?”


    “他跟着粱老去四叔那边了,估计晚上才能回来。”


    “是不是该参加府试了?”


    “是,过完年十五了也该下场试试了,不过青岩的意思是打算让元宝考完院试就开始游学,不着急考乡试。”


    “这是为何?”


    “元宝年纪现在还小,考中了就得准备去入仕了,太年轻接触官场并非好事,去外面多历练几年也不迟。”


    林穗点点头,“确实,这官场上什么样的人都有,其中也不乏鸡鸣狗盗的缺德之辈,万一被带偏就坏了。”


    王瑛听他这话里有话,便开口把晴儿支开,“元宝新抓了几只猫官,晴儿去瞧瞧有没有喜欢的,待会儿带回去一只。”


    晴儿一听瞪大眼睛,她一直想养猫来着,可惜爹爹不让养,转头询问林穗,“阿父,我能带一只吗?”


    “去吧,小心别被抓伤了。”


    “才一个多月,伤不到人,去吧。”


    晴儿一走林穗才说出来,“前阵子冯国公过六十寿辰,侯爷也去了,结果宴会结束后那冯国公说跟他一见如故,非给他塞了两个侍妾。”


    “冯国公……莫不是国舅爷?”


    “除了他还有谁?”


    “那俩人侯爷收下了?”


    “怎敢不收啊?得罪了他就是得罪了皇后,穆哥虽有个侯爷身份但跟这些皇亲国戚也没办抗衡。何况听说那冯国公是个小肚鸡肠的人,真要是背后穿小鞋更麻烦,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侯爷就将那俩人收下了。”


    王瑛想起之前在青岩上司家参加茶话会,就听说过这冯国公好送人侍妾,没想到竟然送到表弟头上来了。


    “那俩侍妾怎么办了?”


    “侯爷直接交给我随意处置,别安排进府里就行。”


    王瑛松了口气,李穆这人该说不说人品还算可以,最起码不会在女色上犯错。


    “我也是不知如何安置这俩人好,身份特殊又不能直接发卖了,只能在外面找了个院子先养着,以后再想办法把人放良了吧。”提起这件事林穗就脑瓜仁疼。


    王瑛道:“你也不用发愁,左右不过是给口饭吃,只要侯爷跟你同心,旁的事都不重要。”


    “我省得。”


    待了一会儿晴儿抱着一只小白猫出来,“舅父,我想要这只行吗?”


    “行,抱回去吧,等元宝回来我同他说一声。”


    两人约定好出发的日子,林穗得回去提前收拾东西,王瑛没留他们自己也得赶紧收拾东西。


    三年多没回去了,要拿的东西还真不少。


    这几年他和青岩全都任职,轻易不能离京,要不是借着元宝科举,恐怕还得往后拖。


    这次回去王瑛打算把李氏接进京长住,作为长子长婿本就有供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加上京都的医术也比冀州府强许多,老人家年纪大人,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看病也方便。


    *


    腊月十三,两家人一起朝冀州赶路。


    刚出城天空就飘起雪花,洋洋洒洒很快就把路铺成白色,今年下雪晚这还是正儿八经的第一场雪。


    马车行至宁安县附近时,雪太大没法继续赶路,干脆进城休息一日。


    李穆之前行军在宁安县城驻扎过,所以对这边还算了解,带着大伙去了一家驿站住下。


    大概这几日雪太大,拦住了不少行商的商贾,驿站里人不少。马上就要过年了,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看得出这一年生意不错。


    李穆这人性格比较外向,出了军营身上没什么架子,很快就跟其他商贾打成一片,连带着陈青岩和陈泽都被他拉着跟那些商人们坐在一起谈天说地。


    王瑛道:“你们家侯爷交朋友这一块真没的说,不像你表哥,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


    林穗忍不住笑出声,“表哥那是内秀,腹有诗书气自华。”


    “拉倒。”搁在现代陈青岩这性子就是铁血i人,如果能待在家中读书,一步都不会出去的。


    那边聊天的声量大,王瑛支起耳朵听了几句。


    “今年北方瑛豆大丰收,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莱州还有人用瑛豆做出了一种面条,叫瑛豆条如今卖的可火了!”


    有人追问,“这瑛豆条是何物?”


    “可以拿来炖菜炖肉,口感十足的好,正好我从那边回来捎了几包,准备给家里尝尝鲜。你们要是想要就成本钱卖你们一点。”其中一个商贾叫伙计去车上取东西,不多时拿来几个麻布袋子来,里面是成捆的瑛豆条。


    王瑛一瞅就愣住了,这不是粉条吗!


    虽然粗细不太均匀,颜色也不怎么好看,但绝对是拿土豆淀粉做出来的。


    果然这世界从不缺能人,自己才把土豆引进来三年,就有人研究出了粉条!


    高低得买些回去尝尝,这东西拿来炖猪肉味道可太好了!


    王瑛让陈驹去打听了一下价格,一捆卖八十文钱,大概半斤左右,不算贵也不便宜,直接买了半口袋装上马车。


    商贾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看得出李穆和陈青岩不似普通人,话语间透着小心和尊敬。


    “听二位口音是冀州人士?”


    李穆笑道:“是,老家住在冀州府,在京都做点皮草生意。”


    “能在京都站稳脚跟可了不得,一看就是大商贾,不过这几年咱们北方生意确实好做多了,不少南地的商贾也往这边跑呢。”


    陈青岩道:“兄台为何说北方生意好做了。”


    “以前南地富是因为水路畅通交通便利,经商成本低,北方全是陆路,还容易遇上劫匪,跑一趟商虽然也赚钱但要搭着命呢。”


    商人吹了吹茶叶沫喝了口茶继续道:“如今北方多了瑛豆,家家户户种上一亩地一冬天都不挨饿,上山落草的人也少了,能吃饱饭谁还去干打家劫舍的勾当,自然是跑商也容易了许多!”


    “怪不得,看来这瑛豆还真起了大作用。”陈青岩笑着撇了眼旁边的夫郎。


    王瑛红着耳根指了指他,陈青岩赶紧埋头喝茶。


    另一位商贾道:“要我说这瑛郎君真乃神农降世,莱州那边有人给他建了生祠,供了神像叫瑛王庙,香火还挺旺的。”


    “噗……”王瑛没忍住喷了一口茶,坐在旁边的林穗笑的直打跌。


    *


    翌日大雪停了,一行人继续赶路。


    进了冀州境内就离着家里不远了,雪停后天气放了晴,王瑛透过车窗向外张望,白茫茫的大雪,滋养着这片千百年都未曾改变的土地上。


    人们又何尝不是这土地上的一粒粟,沧海桑田,轮回交替,亘古不变……


    腊月二十九终于抵达冀州城,进了城门直奔家里,敲开大门,年迈的陈伯迎了出来。


    “老太太接到信,一早就盼着您们了,家里什么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们回来过年。”


    陈泽脚步匆匆的往院里跑,“祖母!”


    王瑛和陈青岩也跟着喊了声:“娘!”


    屋里传来老太太清亮的回应,“哎,都回来了?”


    这一刻疲惫的心终于找到了归宿,娘在家,他们到家了!


    —终———


    作者有话说:正文完结啦。


    再往下写肯定少不了悲欢离别,所以就结束再阖家团圆的时刻吧。


    感谢一路陪伴走来的小伙伴们,谢谢你们的评论、地雷和营养液,支撑着我把这一本书写完整,给阿瑛和青岩一个完整的人生。


    可能他们身上并不完美,但人无完人,就算是遗憾也是一种特殊的经历。


    再次感谢订阅的正版读者,谢谢你们的支持!


    后面还有番外篇,目前计划的有元宝科举,王瑛和陈青岩的致仕生活,以及IF线另一个王瑛(古代的王英穿到现代了)魔.蝎`小`说 M`o`x`i`e`x`s.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