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邓通没有辞职的第九天

作品:《邓通今天辞职了吗

    押注的凭签不见了,邓通也不敢声张。自己偷偷摸摸一连找了三天,把自己平时可能经过的地方里里外外仔仔细细找了个遍,愣是没找到。


    这东西对不认识的人来讲,不过是破竹片一张,弯腰去捡恐怕都嫌费劲。如今找不见,邓通觉得多半是被识货的人捡了去——十有八九跟他一样是个赌狗。


    邓通在心里对大汉某些宫廷人员的素质表示强烈谴责的同时,不得不接受自己痛失五金,以及未来可预见的一百金也不翼而飞的事实。


    黄头郎一年的基本工资大概在一万钱左右,加上三不五时收获的一些贵人的打赏,一年下来大概会有七八万钱,也就是接近七八金的收入。


    邓通穿越过来已经一年有余,因为平时吃住在上林苑,收入基本都攒了下来。他这次花五金押注汉文帝,那真是下了血本了。现在血本无归,邓通怀疑是穿越之神在警告他别想着走捷径发财。


    好在这损失倒也不是不能承受,只是这辞职创业的进度就不得不往后延一延了。


    长安居大不易。长安普通的单人客舍租住一天就得五十钱,只管一顿饭,一个月就要一千五百钱,随行车马还要另外收草料费。自己租房子要便宜些,一个月可能只需八百钱。只是如果打算养牲畜,租个带院子和马棚的房子,就要更贵一些,一个月可能也需要一千二百文左右。


    这些还不包括吃饭的钱。所以如果邓通打算以后在长安城做豆腐生意,这租房加吃饭一年可能就需要二万钱左右。然后再加上第一年买牲畜、买豆子以及其他制豆腐工具的成本,一年可能需要五六万钱。他还得预备这个豆腐生意并不成功,需要有一些兜底的资金,不然到时候豆腐卖不出去可能真的只能在长安大街喝西北风。


    所以这黄头郎的工作还是得继续干一段时间,多攒点启动资金才好辞职出去创业。


    唯一的麻烦就是汉文帝已经来了长安,还进宫当上了皇帝,不过邓通想了想感觉问题也不大。


    一是两人现在虽然同处长安,但他平时主要的活动范围在上林苑,汉文帝则在未央宫,两人会面的概率虽然较从前汉文帝在代地有所增加,但是真正能碰面且被汉文帝注意到的机会还是很少的。


    譬如之前两次,两人虽然在城门口和上林苑中有过短暂的时空交汇,但是他只是个路人甲,完全不会被汉文帝注意到。所以即便他就是历史上的邓通,这命运的齿轮也不是想转就能转动得起来的。


    二来汉文帝现在是新官上任,还是空降领导,肯定忙着整顿职场,应该是没有心情也没有精力来理会他这种小虾米的。鉴于目前大汉职场的复杂程度,邓通乐观估计自己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安全期,应该足够他攒够创业基金了。


    邓通想得倒也不算错,刘恒的确在整顿职场,不过他并没有很忙。


    刘恒并不是第一次空降当领导,早在他八岁那年,他就带着他妈去代地就藩了。藩地实际的一把手——相国,还有不少官员都是朝廷安插设置的,他还有一个大权在握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嫡母。


    刘邦庶出的儿子们大多数都面临这个副本,但是看一下这个副本的通过率。


    刘恒的大哥,齐王刘肥,被吕后下毒,割地保命,但是最后还是惊惧而死。


    三哥赵王刘如意,刘邦觉得最像自己的儿子,曾经心心念念想让他当太子,十来岁时被吕后毒死了。他的母亲戚夫人也受彘刑而死。


    五弟梁王刘恢,吕后迫娶他娶吕氏的女子做王后,结果宠妃被吕氏所杀,就自杀殉情了。吕后觉得他丢人,把他除国了。


    六弟淮阳王刘友,也是被吕后逼迫娶吕氏女子做王后,但是因为宠爱其他姬妾,就被诬告谋反,被吕后幽禁在长安饿死。


    八弟燕王刘建打猎坠马,唯一的儿子被吕后派人杀害,因为绝嗣封国也没了。


    只有一个淮南王,因为母亲早死,吕后一手将他带大,得以幸免于难。


    副本通关率几乎为零。但是刘恒不仅带着他妈平安无恙地活过了十五年,还掌握了代地的军政大权。


    现在的情形和过去也差不多,都是空降,都是面对一堆大权在握的老臣子,现在这个副本甚至因为少了吕后这个大boss而刘恒自己也成年了而显得难度还低了一些。所以刘恒真的是适应良好。


    而且除了业务能力,刘恒的心性也在上一个副本里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他从小就知道韬光养晦,从不和他的老父亲刘邦传任何“我跟爸爸很像”的传闻,立志在宫廷里当一个透明人(他做到了,八岁之前没有任何史料)。刚出生的时候他妈还传了一些苍龙盘踞在腹部的言论,等他长大一点,这传言就默默地销声匿迹了。


    吕后让他娶吕氏女子为代王后,他的哥哥弟弟们都在寻死觅活,但是他就毫不含糊地娶,五六年间实打实跟人生了四个儿子,一副以后要把代国传给吕氏儿子的架势。小小年纪就对自己这么狠,他不成功谁成功(而且年轻人身体就是好)。


    吕后自然满意呀,不过也没完全放心。代地地处边境,也不富裕,吕后就提出要改封刘恒为赵王,赵国封地可就大了,也更富庶,换一般人不管是恐惧还是贪婪,可能都会答应,但是刘恒就给拒绝了,说他的才能只能治理代地,治理不了太大的疆土。


    吕后那就只有更高兴的,因为刘恒能拒绝一是说明他真的没野心,二也是说明刘恒是真心爱重吕氏女子,不是为了谋求好处。


    而且刘恒和他的名字一样,真的很有耐心,做这些功夫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十几年如一日。精明如吕后都相信了刘恒确实是个老实人,琅琊王刘泽被蒙蔽自然也不冤枉。长安城里这些不了解刘恒的朝臣对他的认知也还停留在过去那个老实人的印象当中。这无疑也减轻了刘恒目前的工作难度。


    刘恒正式入职以后,他也没有急着做什么,而是先给功臣们论功行赏。这件事没有任何人反对,因为谁不喜欢发奖金的领导呢。


    刘恒首先奖励的是太尉周勃,他是这次诛吕的头号功臣,算是帮刘氏重新夺回了江山。但是太尉已经是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了,官职上已经没有进步的空间了。周勃身上也有绛侯的爵位,再封只能封王了。


    好在刘邦留下了非刘氏不可封王的遗训。刘恒可以避免给周勃封王,给他更大的实权。周勃本人即便想被封,面上也不能说什么。


    所以刘恒先给周勃加封了食邑一万户,这个食邑的意思就是说这一万户以后的赋税都归周勃了,这个还可以世袭,相当于给了周勃一笔源源不断的钱。然后再额外赏赐周勃五千金现金,也就是五千万钱。按照这个时候的购买力,刘恒相当于直接给周勃发了几个亿。虽然周勃钱已经很多了,但是谁也不会讨厌这么一笔巨款。


    然后刘恒就趁着周勃高兴的时候,提出来把还在周勃手上调动长安城南军和北军的虎符交给他在代地的侍卫队队长宋昌。这个军队是长安的安保力量,理论上就是皇帝来掌握,以前是吕家人掌握,周勃诛杀吕氏以后就暂时归到周勃手里了,刘恒做了皇帝要收回来也无可厚非。


    周勃因为暂时也不打算造反,又刚收了皇帝的一笔巨款,就还是把虎符交了出来。但是心里到底是不大情愿的,原本准备联合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62476|18631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老兄弟们在政务上给刘恒使点绊子。结果刘恒又放出风声,要再立一个丞相。


    汉朝设立了左右两位丞相,其中以右为尊。但是实际上经常只有一位丞相在职,比如刘邦当皇帝的时候设立了两个丞相,但是一般只有右丞相萧何,韩信曾经做过左丞相,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最后人没了,这个左丞相的位置一般是空着。


    现在也是只有右丞相陈平一个人。丞相和太尉虽然都属于三公,官职都到顶了,但是大汉朝的丞相才是总揽政务的一把手。太尉说是掌管全国兵马,但是没有虎符,什么兵马都调动不了。所以要是能当丞相,肯定比当太尉强。


    周勃原本以为自己能当个左丞相就不错了,结果刘恒没有立即下旨,而是把他和陈平两个人都找去,和两个人一起回忆了一下自己的皇帝父亲。然后夸两人这次为保卫刘氏江山立下的汗马功劳。陈平是个聪明人,就主动说他身体不太好,前段时间就病了,承担不了太繁重的政务,而且这一次诛吕周勃功劳比他大多了,他愿意举荐周勃当右丞相。


    刘恒原本就是这个打算,于是就封周勃当右丞相,让陈平当左丞相。同时为了酬谢陈平这次的功劳和知情识趣,他也给陈平封赏了食邑二千户,黄金三千金。


    周勃于是满意了,也不觉得南北军的虎符被拿走了老大不开心了。陈平也没啥不满意,他是个聪明人,知道新领导上台,肯定避免不了和他们这些老臣子们组成的小团伙交锋。周勃愿意当这个出头鸟,他自然也没意见。而且不管是谁任命的,周勃想当丞相,想分他的权是事实。所以陈平也不提醒周勃,只一脸真诚地表示有人帮他分担沉重的政务了。


    刘恒于是轻轻松松通过封赏就拿到了长安军队的控制权。还让功臣集团两个大佬产生了不大不小的龃龉。


    奖励完老臣们中的两个代表。刘恒又开始着手奖励刘氏宗亲们。他们这次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反吕还是出了力的。


    刘恒先奖励了刘泽,这人虽然怀揣着一点小心思,但是也算是他当皇帝的举荐人,还是要表彰一下。因为刘泽之前当琅琊王的封地也没了,刘恒就改封他为燕王。封地也是现成的,就是之前吕通的地盘。


    然后就是齐王三兄弟。


    首先是齐王,反吕他肯定算是有功劳。但是齐王刘襄起兵反吕可不是为了让他刘恒当皇帝,后面没直接来长安就职也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灌婴带了大军把他军队拦住了,不让他进关中,他才不得不回封地齐国去了。所以刘恒就把吕后时期占去的原齐国领土琅琊郡,城阳郡,济南郡还给了齐王,算是奖励。


    然后是齐王的两个弟弟刘章和刘兴居,他们也是出了大力的。不过他们那么卖力也是因为想当皇帝的兄弟,而不是想当皇帝的侄子。而且两兄弟一个想当赵王,一个想当梁王,如果他们的兄弟齐王真当上皇帝了,他们的梦想和努力也算是配得上。只可惜是他们的四叔当上皇帝了。


    刘恒给刘章加封二千户食邑,封了城阳王,刘兴居也加封二千户食邑,封济北侯。两个地名是不是很眼熟,没错,封地从刚刚还给他们哥哥齐王的封地里出。


    刘恒只出了一些赋税,原本偌大的一个齐国,却被一分为三,还成功让齐王大兄弟没有一个不膈应的。而且因为不再是利益共同体,三个人以后只会互相防备,互相牵制,再也不会真的拧成一股绳。


    刘恒因为深谙领导的艺术,就职以后称得上是游刃有余,所以他不光早睡早起,平时还很闲(目前主要的政事都是丞相来处理),所以在奖励完这些老臣和宗亲们以后,他决定奖励自己去上林苑游玩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