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割个屁
作品:《我靠透视捕鱼养娃,不小心成了神豪》 东西用麻袋装着,他一个人扛回了村里。
从那天起,陈默就把自家的院子变成了工坊。他关上院门,一头扎了进去。白天,合作社的船队由李大山带着去近海,他则在院子里叮叮当当,锉、钻、敲、打。
村民们好奇,时常有人趴在墙头往里看,只看到陈默满身油污,对着一堆破铜烂铁鼓捣。
“陈默这是魔怔了吧?好好的鱼不打,在家当起铁匠了?”
“谁知道呢,别是发财了,脑子不清醒了。”
苏晚晴把这些闲言碎语都挡在门外。她每天照常把饭菜送到院子里,看着丈夫专注的侧脸和布满新伤口的手,什么也不问,只是默默地帮他擦掉脸上的汗。
整整五天,陈默几乎没睡过一个整觉。图纸的每个细节都在他脑子里,他凭着一股劲,硬是把一个个冰冷的零件,慢慢组合了起来。
第六天傍晚,当最后一个齿轮被严丝合缝地安装到位,陈默终于直起了酸痛的腰。
在他面前,一个一米多长,半米多宽的木架子上,一套由金属构件组成的复杂机械静静地卧着。它看起来怪模怪样,充满了工业时代才有的冷硬感,与这个淳朴的渔村格格不入。
他推开院门,对外面探头探脑的李大山喊了一句:“大山,过来搭把手。”
李大山和几个社员立刻涌了进来。当他们看到院子中央那个“怪物”时,全都愣住了。
“我的娘咧……”李大山绕着那东西走了一圈,想伸手摸又不敢,“陈默,你这……你这弄出来的是个啥玩意儿?”
陈默抹了把脸上的油污,指着那个铁疙瘩:“这是绞盘,省力气的。以后咱们下深海,就靠它把网和鱼拉上来。”
“绞盘?”
李大山没听懂,但感觉很厉害。
他绕着机器又走了一圈,上面的齿轮和钢索让他心里发怵。
“这玩意儿……能拉多大的鱼?别把咱们的船给拽翻了。”
一个社员小声嘀咕,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
这两千块钱造出来的东西,看着就沉,万一中途出点岔子,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翻不了。”
陈默回答得干脆利落。
“我算过船的配重和浮力,这套东西的拉力极限在安全范围之内。走,搭把手,把它装到船上去。”
他拍了拍绞盘的木头底座。
“现在就装?”
李大山有点意外。
“对,现在就装。明天天一亮,我们就出海,去试试它的威力。”
陈默的决定不容置喙。
李大山不再多问,吼了一嗓子:“都愣着干嘛?过来帮忙!一、二、三,起!”
四五个壮劳力一起发力,那台绞盘却纹丝不动。
“我的乖乖,这么沉!”
一个社员累得脸都红了。
陈默走过去,找到一个受力点,沉腰发力:“再来一次,听我口令,一起使劲!”
这一次,绞盘终于被抬离了地面。
几个人哼哧哼哧的,好不容易才把这个大家伙抬到码头,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固定在了合作社最大那条渔船的船尾。
整个过程,陈默都在旁边指挥,调整位置,检查固定的螺栓,确保万无一失。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陈默和李大山就带着五个信得过的老社员出海了。
船驶出近海,陈默拿出罗盘,指了一个方向。
“往东南边开,大概三十海里。”
李大山掌着舵,听到这话手都抖了一下。
“三十海里?陈默,那都快到公海了!那片海域邪乎得很,水深,浪也大,咱们的船去那儿太危险了。”
“没事,今天风平浪静,去得了。”
陈默看着远方的海平线。
“最值钱的鱼,都在那种地方。”
船上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几个社员面面相觑,都不说话了。
他们是相信沉默,可对未知的深海,人总是有天然的恐惧。
船又开了一个多小时,周围的海水颜色都变成了深蓝色,看着就让人心慌。
“就是这里了。”
陈默让李大山停船。
他指挥着社员,把特制的、带着沉重铅坠的延绳放了下去。
和以前不同,这次的鱼线要粗得多,鱼钩也大了一圈,挂的饵料是整条的秋刀鱼。
一切准备就绪,船就在海面上静静地漂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除了风声和海浪声,什么动静都没有。
最初的紧张和期待,慢慢被消磨掉了。
张猴子忍不住开口:“陈默哥,这地方……真的有鱼吗?”
“等。”
陈默只说了一个字。
就在张猴子还想再问点什么的时候,船尾的绞盘突然发出了尖锐的声响。
缠在卷轴上的粗大鱼线,正以一个恐怖的速度被往外拉扯。
“上钩了!”
一个社员激动地大喊。
“开机器!”
陈默吼道。
李大山反应最快,他扑过去,按照陈默教的方法,启动了绞盘旁边的柴油发动机。
“突突突……”
发动机发出轰鸣,绞盘的齿轮开始转动,和水下那股巨大的力量展开了拉锯战。
船身被一股巨力拉扯着,猛地一沉,所有人都站立不稳。
“抓稳了!”
李大山死死抱着船舷大喊。
绞盘上的钢索被绷得笔直,发出令人牙酸的“咯咯”声,好像随时都会断裂。
卷轴时而转动收线,时而又被猛地拉出去一大截。
“不行啊陈默!这东西力气太大了!再拉下去,船要被它拖走了!”
张猴子脸色惨白。
“要不……把线割了吧?”
另一个社员颤抖着建议。
“割个屁!”
陈默眼睛充血,死死盯着绞盘。
他冲过去,一把推开李大山,亲自操作起了控制杆。
这台机器是他造的,每一个零件的承受极限,他都清楚。
他没有强行收线,而是利用控制杆,不停地调整着绞盘的卸力。
水下的东西猛冲,他就顺势放线,消耗它的体力。
那东西力气一弱,他立刻加大功率收线。
一来一回,完全是在跟水下的巨物斗智斗勇。
渔船就像一片叶子,被拖拽着在海面上划出不规则的航线。
船上的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这场搏斗持续了快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