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风里雨里,京城等你
作品:《家父田舍郎,六元及第震朝堂》 “要我说,就是咱们庆之太懂礼数了。”马彼德猛地站起身,“我现在就把他绑来,让他给您老敬弟子茶。”
“老夫早就致仕了,也没有任何收徒的想法,你们就不要白费力气了。”苏渊明摆摆手,“走吧,都走吧,去吃你们的庆功宴去吧。”
“老爷,沈公子无论是学识还是品德,都符合您的收徒标准,您不一直想收一位关门弟子吗?我看沈公子正好合适。”袁青实在看不下去了,苏渊明表面上说得云淡风轻,实则心都在滴血。
“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苏渊明狠狠一瞪眼,然后依旧是很为难地看着四大才子,“老夫……唉……难得你们四个如此心诚,老夫就破一次例,收下沈庆之了。”
“谢苏先生!”四大才子恨不得都跪在地上给苏渊明磕头拜谢了。
此时,庆功宴也已经开始。
灵山镇杀猪宰羊,大摆三天流水席。
在四大才子的簇拥下,苏渊明也来到了苏家小院,坐在了首位。
府试、院试还没开始,最终的榜单还没出来,书院的先生教授、县太爷是不方便到场庆贺的。
故而,来的宾朋也无外乎宋掌柜、陆掌柜、李千重、钱半城、马统、陈万金、吴道荣等人,且来的人都备足了重礼。
能和两朝帝师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也足够钱半城、李千重他们吹上一辈子了。
宴席刚开始,四大才子相互对望,马彼德率先出手,在沈庆之一脸蒙蔽中给苏渊明敬了茶。
沈庆之不知道怎么回事,可四大才子知道啊,从现在开始沈庆之就是苏渊明的关门弟子、宗门圣男了。
……………………
京城,户部尚书府。
户部尚书姜致尚刚刚沐浴结束。
穿着一件常服,坐在书房里给自己的老师写信。
最近,他越看摊丁入亩这个制度越觉得骇人,此制度足以解决现有的经济危机。
税始终收不上来,国库越来越穷,再耗下去武朝恐怕会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申请破产的国家了。
摊丁入亩仅仅在保定府试行,但武朝还有无数的州府不交税,他们用“投献”“诡寄”等下三烂的招数,把自家的田地挂到官府名下,借此逃避缴税。
姜致尚想询问老恩师,寻找一个破解的小妙招。
可信写了一半,姜致尚突然就放弃了。
他拿起老恩师苏渊明给他写的一封信,里面言之凿凿地说,自己收了一个关门弟子,还把这名弟子狠狠一顿夸,还特别说摊丁入亩这个策略就是关门弟子献给秦王殿下的。
想到这,姜致尚重新写信,开始对老恩师嘘寒问暖。
紧跟着,写了第二封信,这封信是写给沈庆之的。
信的内容很家常,就像是宗门师兄思念小师弟了一样,先是把沈庆之一顿夸,然后不着边际地就把画风引到了关于税收上面。
还强调,就是做师兄的和你发发牢骚,你别往心里去。
大人的事情,你没必要参与,很容易把自己扔进是非里面。
当然了,你要是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可以写信和师兄说道说道。
你就安心地待在安宿县做里正,你的理想抱负做师兄的都晓得,把里正做好了做到极致,再来京城。
因为当你的位置越高,接触到的人性就越是薄凉,在巨大的利益共同体面前,随时遭人背刺。
好好享受人生,好好享受成长的过程,风里雨里,师兄在京城等你。
………………
与此同时,苏渊明似乎喝大了。
他可以对天发誓,这是他有生以来,喝得最多的一次。
在沈庆之敬完茶,接连称呼几句先生之后,苏渊明就彻底飘了。
也不知道四大才子是怎么给沈庆之洗脑的,最后愣是把先生叫成了恩师。
这让苏渊明更飘了,抛开名儒的偶像包袱,彻底放飞自我。
“韩十八,你个老东西!”
“收个歪瓜裂枣,也敢在老夫面前炫耀。”
“现如今,老夫也有关门弟子了,就问你服不服?”
苏渊明很亢奋,立刻就让四大才子给他准备文房四宝,他要给韩退之写信。
韩退之?
四大才子手里的酒杯险些掉在地上,人的名树的影,这尼玛是武朝的文坛巨擘啊。
“袁大哥,啥情况?”沈庆之用胳膊碰了一下袁青。
“你的师叔,江南第一鸿儒,和老爷并称为北五柳南十八。”袁青突然像是想起来什么,“老家伙都快八十了,上个月竟然还娶了一房十八岁的小妾。”
“有点意思啊。”沈庆之抿了一口酒。
“好徒儿,过来。”苏渊明晃晃悠悠走到书案前,“这封信的第一首诗你来写。”
“我?”沈庆之急忙摆手,“恩师,学生写诗都有批判性的,这不好吧?”
“戏谑诗,自古有之。但有思想多情趣、诙而庄诙而谐,保留艺术风度的却很少,为师相信你。”苏渊明把笔递给了沈庆之。
“那学生就试试。”沈庆之略微沉思,开始下笔,“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渊明看这首诗先是一怔,很快就畅快大笑起来,“对对对,就是这个味儿。”
沈庆之眉毛一挑,必须是这个味儿啊,苏大文豪出品必精!
这首诗戏谑调笑,意味十足。
自述新娘十八岁,新郎八十岁,年龄差距极大,也描绘出白发老者与年轻红妆女子相对的画面。
鸳鸯被是新婚所用之物,这里点明两人成为夫妻后的同宿场景,梨花常被用来形容白发,海棠多形容娇艳的女子,用压字更是形象地描绘出老夫少妻的情景,画面感极强充满趣味却不低俗。
在别人的眼里,苏渊明的墨宝那是无价之宝,可此时此刻就显得有些不值钱了。
给韩退之的信写完,一手提着酒,一手提笔开始写信,足足写了八十多封信。
大概意思就是,老子多牛逼,地球人都知道。现在正式通知你们,老子收了一个更牛逼的徒弟。马上就是龙釜山诗会了,要么你们到,要么我徒弟的贺礼到!
“先生,先生!”沈道正一把拉住苏渊明的手,“先生,庆之年纪还小,这样是不是过于低调了?”
“先生,如此这般,会让庆之树敌无数的。”陈长青也凑上前,紧跟着是马彼德和吴超群。
他们都担心树大招风,引来各种不服,因为只要打败沈庆之就能扬名整个文坛。
“做我苏五柳的关门弟子,还想低调?”苏渊明狠狠灌了一口酒,“老夫就是让我的徒儿在这武朝文坛露脸,让那些潜在的敌人全都滚过来……他们若不来,日后我便带着徒儿登门踢馆……低调?低调是不肯能的,绝对不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