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诗会?不去也罢

作品:《你一个说书人,怎么金榜题名了?

    鸿福楼进不去,齐砚也没辙。


    既然这样的话,倒不如就不进去了。


    此时在诗会现场,正在鲁雄身边作陪的知府孙大人,正急得焦头烂额。


    他原本的打算是安排齐砚在这场诗会上大展拳脚,来彰显他治下的梅州城人杰地灵,文坛才子更是出类拔萃。


    可临诗会开场前,鲁雄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忽然立下一个规矩,只有举人以上的人才有资格参加诗会。


    这样一来,目前还只是秀才的齐砚,就被死死挡在了门槛之外。


    孙仪悄悄派人去门外找齐砚,看看这种情况还有没有转圜馀地,他可是非常希望齐砚给自己争得脸面的。


    州府之下有十几个郡县,来自其他不同地方的才子们在这里以诗会友,唯独他梅州城的才子不能参加,这可是巨大的损失。


    当孙仪派出的人找到齐砚后,便问道:“我家大人问事到如今,是否还有其他办法?鲁大人亲自定下的规矩,大人现在也已经是束手无策了。”


    齐砚回答道:“我倒是无所谓,参加与不参加都没什么关系。”


    “别啊,齐公子,大人说了,今天为梅州争面子的重任就落在公子肩上了,要是让其他郡县的才子专美于前,那我们梅州岂不成了搭台给别人唱戏的了?”


    “倒是这么个道理。”


    齐砚略微思索,然后做出了一个决定。


    “今天的诗会我是特定进不去了,但要说抢风头,倒也并不是非得进去不可。”


    “啊?公子的意思是......”


    齐砚计上心头,然后在这人耳边叮嘱了几句。


    后者听完之后一脸不解,但还是赶紧照齐砚的吩咐行动了起来。


    诗会现场,曲水流觞这种颇具古韵的玩法受到宾客们的欢迎,才子佳人围坐一圈,饮酒作乐,即兴赋诗,现场气氛不断高涨。


    鲁雄十分得意地告诉其他官场同僚们,“这曲水流觞的想法,也是我提点他们的,要不然他们怎么会想到如此绝妙的主意?”


    这话一说出口,顿时就获得了其他人的一致吹捧。


    而只有孙仪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只是设计出曲水流觞的齐砚,今晚竟然无法出席这场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盛会。


    这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随着盛会的不断进行,各路才子佳人纷纷展露诗才,你来我往,难分高下。


    但品读过齐砚作过的那些诗句后,孙仪对这些所谓天之骄子们的诗作完全提不起兴趣,他心说要是齐砚在场,你们这些人根本吓得都不敢再班门弄斧。


    与此同时,在鸿福楼外的街面上,一场让人意想不到的表演正在上演。


    就在鸿福楼对面的空地上,不知什么时候支起了一个摊子。


    这个摊子十分简单,一张长条桌子,两把木凳,还有一面写着“说书”两个字的招子。


    临时凑齐这些东西后,齐砚就站在两把木凳拼起来的所谓台子上,开始了他今天的说书。


    本次他要说的本子,是之前他从未说过的内容,名为《九子夺嫡》。


    今晚鸿福楼前原本就聚集着不少打算看热闹的人,但可惜诗会现场不对外开放,他们想要一睹曲水流觞的风雅场景根本就不可能。


    可人们并没有失望多久,因为他们注意到了齐砚,并很快被他所说的这段书给吸引了过去。


    齐砚看着越围越多的人群,心里暗暗高兴,今晚这么高的人流量不好好利用,岂不是可惜了。


    当齐砚讲到书中的太子跟皇帝妃子郑春华有私情时,现场爆发出了吃惊的嘈杂声,而接下来的剧情,皇帝即将发现这段私情,并直接导致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发生恶化。


    剧情竟然如此跌宕曲折,其中的人物关系、皇室秘辛、围绕皇位的争夺等等,都闻所未闻,让大家随着剧情的发展情绪也跟着起伏不断。


    齐砚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让这些人听得如痴如醉,久久不愿离去,哪怕站得两腿酸麻,也一定要强忍着不适继续听后续剧情。


    他们仿佛像是找了魔一样,如果不马上知道后面的剧情发展和人物命运,就会浑身爬满虫子,格外的难受。


    说道精彩处,齐砚一拍醒目道:“太子胤礽哀叹,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


    话音落下,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鼓掌声跟喝彩声,这段书说得令人心弦紧扣,如临其境。


    齐砚这边以说书的方式聚集了数百号人,掌声、呼喊声此起彼伏,这么一来倒是让在鸿福楼里面正在举办的诗会,显得愈发冷清乏味。


    蔡之白听到外面再次传来吵闹声,便不耐烦地向鲁雄说道,“鲁大人,这梅州城里怎么如此吵闹,还是派人出去看看吧,要是有刁民胆敢闹事,打扰了大家的雅兴,尽快轰走才是。”


    鲁雄点点头,转而看向了知府孙仪,“孙大人,这里是你的地头,还是你来处理比较好,鲁某不宜越俎代庖。”


    此时早就得到消息的孙仪,故意回答说,“鲁大人,这个......下官也无能为力,因此方才传来的动静,是城中百姓在听一位先生说书,故事精彩至极,因此才会引来这么多喝彩声。”


    “说书?”


    “到底说的是哪一段,竟然如此令人吹捧?”


    鲁雄不禁好奇地问道。


    谁知孙仪却回答,“说的这段是《九子夺嫡》中的内容。”


    这又是什么故事,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呢?


    孙仪见缝插针,告诉鲁雄说,“鲁大人,说这本书的人其实大人也认识,他就是帮忙设计这次诗会现场的书生齐砚,他同时也是个很有才华的说书人。”


    “原来是他啊,可他今天怎么不来参加诗会?”


    鲁雄有些明知故问。


    孙仪只好如实相告,“因为齐砚他今年才刚刚考中秀才,并未有资格参加诗会。”


    “那真是可惜了,听说他的诗才在梅州数一数二,我原本还想亲自试一试他的才华,究竟是不是有真才实学。”


    话音刚落,只听高墙之外传来了齐砚吟诵诗句的声音,“......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