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真凭实据

作品:《你一个说书人,怎么金榜题名了?

    当看到齐砚称刘夫子为师长时,蔡之白难以置信地当面向刘夫子询问道:“夫子,您真的认识这个狂徒吗?”


    “他竟然敢擅作主张喊您为师长,这实在太放肆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想拜别人为师,可不是那么随意的事,古人对师生关系尤为重视。


    所以,蔡之白觉得齐砚是在故意套近乎,像他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够资格成为刘夫子的弟子呢?


    刘夫子抿嘴笑道:“你说齐砚啊,他的的确确是老夫的弟子,这不会有错。”


    “啊?这......”


    刘夫子轻描淡写地回答,直接让蔡之白等人大惑不解。


    他们认为齐砚这种不识好歹,乱嚼舌根的人,简直就是小人行径,而刘夫子师德崇高,怎么可能收这种人为弟子?


    这实在是让他们感到十分费解。


    紧接着,齐砚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说给刘夫子听,后者捋着长须,一边听一边默默点头。


    “噢?”


    “你是说,在我那书房内收藏的古籍中,夹杂着一份东汉大家蔡中郎的亲笔手书?”


    “是的,弟子就是这个意思,只要将蔡中郎的手书拿出来给他们看,关于隔壁私塾石碑上的字是真迹还是仿造,就一目了然了。”


    齐砚说得十分肯定,看他煞有介事的样子,让蔡之白不禁首次产生了怀疑。


    难道这个齐砚真有如此把握,他真能拿得出所谓蔡中郎的真迹吗?


    实话说,连自称蔡郎中后人的蔡之白家里,都没有这位书法大家的亲笔真迹,怎么这里偏偏会有?


    刘夫子也很诧异,因为这收藏的古书典籍多如牛毛,几时书中夹有蔡中郎的真迹,他自己竟然都不知道。


    有人就嘲讽齐砚说,“你少在我们面前装模作样的演戏,如果真有这种东西,那为什么刘夫子他本人不知情?”


    齐砚解释说,“这很好解释,因为刘夫子毕生的藏书没有十余万册,至少也有数万册之多,并非每一本他都一页页翻看过。”


    “但我曾有幸经得夫子允许,可以借阅那些藏书翻看,恰恰是在那个时候被我无意中发现了蔡中郎的真迹,所以我才干断定私塾那块石碑上的碑文并不是蔡中郎真迹。”


    “那好啊,多数无疑,快拿出来看看!”


    “就是,拿出来看看。”


    在蔡之白等人的催促下,齐砚向刘夫子请示道:“学生齐砚,斗胆向夫子借那本古籍一用,等证明弟子所言非虚后,即刻归还!”


    刘夫子慈祥地笑着说,“无妨,无妨,你自己去把它找出来就是了。”


    “若是真有的话,我也想要一睹蔡中郎的传世隶书!”


    这样一来,有关蔡中郎的亲笔手书,直接吊足了众人胃口。


    齐砚深受刘夫子的喜爱和信任,对书房中那些古籍的排列清楚得很,没一会儿就把一份泛黄陈旧的书信拿了过来。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摊开书信,蔡之白迫不及待地阅读上面的内容。


    仔细一看他才知道,这原来是一份家书,是蔡中郎当时也给家中亲属的,最后的落款和印章都已经清清楚楚地表明了这份家书的主人。


    “果然是蔡中郎啊,看看这字迹,美妙绝伦,时人无出其右啊!”


    “没想到这辈子真有幸能亲眼看到蔡中郎真迹,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这份书信一出,就自动验证了齐砚所说的都是事实,蔡之白的心里非常不爽,因为这将意味着自己的眼光还不如这个被他所瞧不起的小人物。


    最后经过刘夫子的亲自验证,石碑亭的碑文虽然跟蔡中郎的字迹很像,但还是和真迹存在着很多细节上的差异。


    事实摆在眼前,齐砚知道像蔡之白这种人最是死要面子,于是也不愿咄咄逼人,打算就让这件事那么过去。


    蔡之白却嘴硬地说道:“要不是你事先看过这份书信,也不可能看出碑文有问题,这并不是你的本事,只不过是侥幸而已,别太得意!”


    其余几人也是同样的看法,因为他们都是从京师来的举人,而蔡之白更是出身名门,他们又怎么会承认自己的眼光不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齐砚呢?


    面子是必须要保住的,为此就算说些违心的话也没关系。


    齐砚对这些人的心思见怪不怪,当即也没有多说什么,将虎子带去私塾门口后,送上马车送回乡下。


    送走虎子后,齐砚也正要准备走,谁知蔡之白等人又从私塾追了出来,对齐砚当面挑衅起来。


    “刚才我问刘夫子,梅州城里谁的诗才最好,没想到他竟然回答说是你?”


    齐砚淡淡答道:“承蒙夫子厚爱,他说的确实没错。”


    “你说什么?别人夸你几句客套话也就算了,我从来没有见过你这种厚颜无耻之人?”


    蔡之白气得就差当面口吐芬芳了。


    其他人也同样对齐砚的傲慢忍无可忍,在儒家文化大行其道的背景下,自谦是一个人应有的品格。


    越是学问大,地位高的人就越是要谦虚,而像齐砚这样身份低微又没什么真本事的人,竟然还敢口出狂言,这真是该死啊!


    至少蔡之白他们认为,齐砚就是这种该死的泼皮无赖,完全是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


    这时,有人对蔡之白说,“蔡公子,这个不识好歹的小子,既然觉得自己诗才很好,那就等今晚诗会开始后,让他见识见识你的真才实学!”


    “光会耍嘴皮子有什么用,真以为我们怕他不成!”


    “对,没错,诗会上见真章,我们个个都出自京师最顶级的书院,他一个穷小子能有多大本事,就算他真是梅州城诗才第一那又如何?梅州才多大点地方!”


    哈哈哈哈......


    这帮人说着就大肆嘲笑起来,完全就没有把齐砚放在眼里。


    齐砚对此只觉得有趣,先是那个心高气傲的李谦,现在又是眼前这些自诩为京师来的名门子弟,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看来今天晚上的诗会,还真是格外“热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