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先生智比孔明

作品:《大明:开局救下朱雄英

    马兴挑了挑眉。


    “难道你还想继续效力?”


    再待下去,他们这些武将被牵扯进胡惟庸案中的可能性很大啊!


    “那是自然,吾等誓死效忠陛下,还请先生明言吧!”


    对方如此执拗,马兴也只得继续说道。


    “那我就同你好好说道吧。”


    “你若现在选择荣归,说不定还能够落个好。”


    “但你选择留下来,就只剩下一条路能走了。”


    朱元璋心中一动。


    “什么路?”


    “当个纯臣。”


    “我一直都是纯臣。”


    “这可不一样。”


    “纯臣可不是嘴上说说,看的是你实际上干了什么!”


    “……”


    朱元璋险些被马兴绕晕,气笑道。


    “那你说,纯臣还能干些什么?”


    马兴清了清嗓子。


    “那自然是陛下急什么,你就去解决什么。”


    “若仅仅只是嘴上说着效忠,纯臣的门槛也太低了点吧?”


    朱元璋抬起眼。


    此刻,他觉得眼前青年说的格外有道理。


    身为他的纯臣,可不就要急他所急吗?


    要全部都是嘴上说说,实际行动一个没有。


    那是什么门子的纯臣?


    “你继续说。”


    朱元璋来了兴致。


    “行,你可知陛下现在最头疼什么?”


    这个问题朱元璋就很有发言权了。


    “那当然是国库内的银子。”


    大明刚刚稳定,现在正是缺钱的时候。


    各方面都缺钱的很!


    马兴笑了。


    “钱要怎么弄?搜刮民脂民膏?陛下能乐意吗?”


    朱元璋又不说话了。


    他要是知道怎么去生钱,又哪里还需要去催着户部想法子?


    “其实这事儿简单,你接下来可得听好了。”


    “你要是把这事儿给陛下办好了,以后你就有了一块免死金牌,其他事情都影响不到你!”


    朱元璋有些好奇了。


    到底是什么招数能够让马兴这么激动?


    “你说。”


    马兴不急不缓的吐出两个字。


    “开海!”


    朱元璋面色大骇。


    “怎可开海?”


    马兴抬眼,“怎么就不可了?”


    说罢停顿一下,继续道。


    “如若开海,大明国内的丝绸瓷器便可源源不断外流,到时候带回来的财富,尽可归于国库!”


    朱元璋还觉得不妥。


    “可是……”


    “可是如今大明分不出人马,去开海,是不是?”


    马兴循循善诱。


    “你在武官行列之中,若是身居高位,便可依靠出海,打消陛下猜疑,你若身居地位,也能依靠出海,成就万世功名!”


    到这里,朱元璋心里已经开始摇摆了。


    马兴是站在他的位置上去考虑的。


    可对于他来说。


    不就更好选择了吗?


    大明缺人马吗?


    缺!


    但又不缺!


    为何?


    如今的朝廷之中,用谁不用谁,都不能像初年那边随意裁夺。


    他身为陛下,就得照顾着底下这些人的情况。


    可实际上,他也怕武将功高震主。


    也怕武将后继无人。


    但要是按照马兴指的这条路。


    他大可以将位高的大臣派出去,这是怀柔政策。


    也可以将位低的大臣派出去,这是拉拢政策。


    可进又可退。


    的确是良策。


    朱元璋心中再一次可惜马兴这样的人才居然不入仕。


    结果下一秒马兴说的话就让他愣住了。


    “可那是站在你的视角上去看待的。”


    “若是站在陛下的视角上,开海的好处可比这大多了!”


    朱元璋猛地抬起头。


    还能有什么好处?


    “你可知西洋已经研发出来了火器?”


    这一点朱元璋是知晓的。


    但那跟开海有什么关系?


    马兴嘿嘿一笑。


    “西洋有火器,动可轻易伤千万人。”


    “若是我们能够通过开海,将火器的制造术学回来,再辅以增进,又何惧外敌?”


    朱元璋浑身一震!


    他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果真就跟马兴说的一样。


    要是站在他的角度上。


    光是武器这一点,就足够吸引人了!


    又哪里还想得起来什么用臣之道?


    而马兴还在侃侃而谈。


    “我同你说过,货币政策用的好了,可兵不血刃。”


    “你想想,开海之后,我们的货币政策推行出去,用大明的瓷器丝绸茶叶作刃,不比用将士们的性命去填好多了?”


    “到了那时,万国朝拜,大明便是下一个大唐盛世,甚至远甚于此!”


    朱元璋激动的脸都红了!


    “好哇!”


    “果真是好计谋!”


    马兴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


    “经济贸易这个东西,玩起来可比真刀真枪狠多了。”


    “多学学吧。”


    “战争的方式,可不是只有一种的。”


    朱元璋严重划过几分深思,转而重重的点了点头。


    就像马兴说的那般。


    自己是得好好学!


    “开海不是一日之计,我贸然提出,恐怕不好推行。”


    “先生可有详细说法?”


    朱元璋主动发问,马兴干脆敞开了怀。


    “想开海,那就绕不开水师的培养。”


    “水师乃官运,却可填民营,此乃官民合作。”


    “到时候船只上配上碗口炮,一路横扫出去,便无所惧也。”


    朱元璋在脑子里想了一下,点了点头。


    办法可行!


    “那民营又是什么?”


    “水师为辅,民营货物为主。”


    “而且这民营货物的选择,也能作些文章……”


    此刻马兴说起方案来,眼睛都是发亮的。


    朱元璋吞了一下口水。


    “怎么作文章?”


    “国中瓷器多吗?”


    “多!”


    “丝绸多吗?”


    “……也多。”


    “那茶叶呢?”


    “自然多的很!”


    “这么多数量,你想怎么选?”


    “交给户部去选?”


    “错!”


    “当然要由陛下亲点!”


    “为何?户部不也是代表的陛下?”


    马兴无奈的看了他一眼。


    这人怎么就不开窍呢?


    “户部如何能够代表陛下?这两者之间可是差着天堑!”


    “若是户部选的,那些商户如何能有积极性?”


    “可要是说陛下亲点的,你说他们会不会更加狂热?”


    士农工商。


    到了大明,这个阶级只会更加严苛。


    商户手中空有银钱,缺的是什么?


    是名声!


    一个陛下亲点,便能让商户挺直了腰板。


    届时他们自然会为了这个虚名而争夺的头破血流。


    到了这个阶段,商户手里的钱,不也就先一步落入国库手里了?


    朱元璋明白了。


    “先生智比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