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倒霉蛋
作品:《姜小姐,你随手挑的司机老公漏富了》 江骅这段时间常驻港城,负责打理孟铮岳在此地新设立的分公司。
作为与孟铮岳白手起家的元老,他能力出众,深得信任。孟铮岳本人因京城事务牵绊,暂时无法分身,港城的业务便全权交由江骅处理。
这天,江骅突然接到一个超出常规的工作指令,暗中保护一位小有名气的珠宝设计师。
“Boss,”江骅语气严肃,带着他特有的耿直,“恕我直言,您这要求听起来更像是……监视。”
电话那头的孟铮岳沉默一瞬,语气危险:“……江骅,你最近胆量见长。”
“我没有不服从的意思,”江骅一板一眼地解释,“只是,动用公司资源,对一位陌生女性进行此类操作,我认为不妥。”
此前,孟铮岳一直是通过私家侦探获取姜梨霏的信息,江骅并未直接经手,也从未接触过姜梨霏本人。
他能力极强,执行力高,但性格过于刚正,甚至有些执拗,此前正是因为无法容忍前公司的灰色操作而被排挤离职。
若非如此,孟铮岳初创时期的小公司,根本招揽不到这样的人才。
孟铮岳揉了揉眉心,无奈道:“她不是我监视的对象,她是我老婆。”
江骅在电话那头明显顿住了,随即语气充满了怀疑:“您什么时候结的婚?此事是否过于仓促?另外,您如何证明这位女士是您的合法配偶?”
“你自己看!”孟铮岳直接被气笑了,干脆利落地将结婚证照片发了过去,随即干脆地挂断了电话。
江骅看着手机屏幕上赫然出现的结婚证照片,上面清晰地印着孟铮岳和那位珠宝设计师——姜梨霏的合影,登记日期赫然在一个月前。他推了推眼镜,脸上闪过一丝罕见的尴尬。
他立刻回拨了电话,语气已然恢复了一贯的严谨,却多了几分郑重:“孟总,情况我已了解。我会确保夫人的安全,并随时向您汇报进展。”
孟铮岳在电话那头轻哼一声:“现在不觉得我是在搞监视了?”
“合法夫妻之间的关心与保护,是丈夫的责任。”
江骅回答得一板一眼,仿佛刚才那个质疑的人不是他,“我会制定详细的安保方案,既保证夫人的安全,也不会干扰她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把握好分寸。”孟铮岳叮嘱道,“她很敏锐,别让她发现。”
“明白。”
姜梨霏在港城有江骅暗中照应,孟铮岳总算能稍稍安心。他自己则必须动身前往沪市。
公司总部即将迁至那里,诸多重要手续和法律文件都需要他这位实际控制人亲自出面处理。
孟铮岳在沪市处理公司事务的间隙,受邀参观一场顶级珠宝拍卖会的预展。
他本无意竞拍,只是出于对珠宝设计的职业性关注前来观摩。
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场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让他停住了脚步。姜望潮正坐在不远处的竞拍区,神情焦灼地盯着展台。
展台上,一枚镶嵌着硕大钻石的戒指在灯光下流转着冷冽的光芒。
那枚戒指……孟铮岳停下脚步,端详大屏。这枚戒指他绝不会认错,他亲眼见黎茗佩戴过。
图录下方的藏品来源清晰地标注着“姜望潮先生委托”。
孟铮岳的眼神骤然转冷。他没想到姜望潮竟会无耻到将前妻的遗物拿出来变现。
“孟先生对这件拍品感兴趣?”一旁的拍卖行经理恭敬地问道。
“我要参与竞拍。”孟铮岳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匿名。"
拍卖会当天,这枚钻戒作为重点拍品被隆重推出。拍卖师介绍其来历:“这枚精美的钻戒来自一位私人藏家,设计经典,品相极佳......”
孟铮岳坐在会场后排的阴影中,冷静地观察着竞价过程。几位珠宝商和私人收藏家相继举牌,价格稳步攀升。
当叫价达到四百万时,举牌速度明显放缓。就在这时,孟铮岳沉稳地举起号牌。
“二十八号先生出价四百五十万。”
场内一阵轻微的骚动。这个价格已经超出市场预期。
"四百五十万第一次......"
就在拍卖师准备落槌时,前排一位贵妇举牌示意。
"五百万!"拍卖师兴奋地喊道。
孟铮岳面不改色,再次举牌。
"二十八号先生出价六百万!"
这个跳跃式的加价让全场哗然。那位贵妇犹豫片刻,最终摇了摇头。
"六百万第三次!成交!"
槌音落定。
办理交接手续时,拍卖行经理忍不住赞叹:"孟先生真是慧眼识珠,这枚戒指确实很有收藏价值。"
孟铮岳轻轻打开首饰盒,钻石在灯光下折射出璀璨的光芒。他合上盒盖,语气淡然:"它不是商品,是回忆。"
……
这项在港城举办的设计大赛以其独特的赛制引人注目。
初赛阶段仅需在线提交设计图稿,门槛较低,吸引了大量参赛者。
复赛则要求选手在统一安排的三天时间内,使用几乎相同的材料现场完成一件珠宝作品。
这种赛制旨在最大程度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考验的是设计师在有限条件下的综合实现能力。
对姜梨霏这样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而言,无论是初赛的图稿筛选,还是复赛的现场制作,都游刃有余。
而真正具有挑战性的是决赛环节:每位选手随机抽取一个品类的珠宝材料,材料的品质也完全随机。
他们必须在短短三个小时内,完成从构思、设计到制作成品的全过程。
这不仅考验设计师的应变能力和创意深度,更是对工艺熟练度的极致挑战。
评分由专业评委团负责,同时开放网友投票。
不过网友投票仅占总评分的十分之一,确保比赛结果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姜梨霏对自己的实力向来信心十足,但不得不说,她今天的运气实在是差到了极点。
决赛环节,选手们依次上前抽取材料。
她眼睁睁看着前面的选手,再不济也抽到了些能够打磨成小挂件或手镯芯的边角料,虽然形状怪异了些,但至少种水尚可,有发挥的空间。
也有运气好的,抽到料子不错的宝石。
然而,当姜梨霏打开自己抽到的材料盒时,整个人都沉默了。
盒子里静静躺着一块厚度堪比啤酒瓶底的、毫无通透感可言的粗糙玉石片,颜色灰暗,质地浑浊,甚至连最基本的“种水”都谈不上。
姜梨霏:“……”
这哪里是挑战设计能力,这分明是考验如何“变废为宝”的极限操作。
不如给她一块大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