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我们工人有力量!

作品:《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

    “啥?这玩意也是拖拉机?那东方红不是跟个小坦克一样吗?”


    “废话那么多,你就说造不造吧!”


    “呃,要不要打个申请?这步子拉得好像有点大?”


    “申请?有了啊?”


    看着李长福拿出的打井机审批表,杨祐宁眼角有点突突。


    “李老,这打井机和拖拉机完全两码事吧?”


    李长福指着打井机图纸上的那块黑坨坨,“这个叫啥名字?”


    “一种自研动力装置。”


    李长福又指了指“拖拉机”图纸,“那这个叫啥!”


    “一种基于自研动力装置下…………”


    李长福理直气壮:“研发打井机过程中,我们发现自研动力装置性能强劲,以此改装成自走动力机械,没毛病吧!”


    杨祐宁擦了把冷汗,“行行行,都按您方案来。”


    “哼,你小子别不乐意。再过几天就国庆了,到时候咱们用拖拉机装着压水井和打井机这么一晃悠~~”


    杨祐宁听着这话,眯着眼想象了一下。


    “干了!”


    任重远和李长福对看一眼,搞定!


    趁着大师傅们还没走,李长福又把图纸拆分交给了他们。


    听自家总工说,这玩意组装起来,又将是华国第一台手扶拖拉机。


    大师傅们又激动了。


    话不多说,干就是了!


    区区一台手扶拖拉机,这么多大师傅在,那还不手到擒来,个屁啊!


    发动机就不说了,现成的,现在还在车间里突突那。


    可这个变速箱就不一样了啊。


    那天晚上,江夏也就是随手一画,变速箱这块是真正的黑坨坨,没有图纸的!


    任重远他们搬来了农机部留下的存货,发现根本就装不上去。


    无他,太大了。一个变速箱都比那台单缸柴油机大。


    杨祐宁看着只差一个变速箱就能总装的拖拉机,唉声叹气。


    “要不要再去村里把江夏这小子接回来?”


    李长福重新审视着图纸,摇了摇头:“这么晚了,折腾孩子干嘛。”


    “再说了,我们这一群大师傅,还比不上一个孩子了?”


    “那小子也说过,机械设计是可以做减法的!”


    任重远也皱着眉头看着图纸,“老李,你是说?”


    “对!就是这!3+1我们做不了,就干脆做1+0!”


    “双缸的上不了,单缸的呐!”李长福指着单缸发动机旁边那个硕大的飞轮。


    3+1和1+0指的就是拖拉机的档位,3+1就意味着有3个前进挡加一个倒挡,+号就代表着空档。


    而李长福提出的1+0,也好理解。


    就一个前进挡呗。


    就像自行车一样,蹬着踏板往前出溜就行。要什么倒挡,你不会转弯嘛?


    弯转不过来?要掉头?


    呵,那是你技术不行,绝对不是我们机器的原因!


    有了简化方法,那解题还不是一蹴而就?


    两根新鲜出炉的螺纹钢被当成了手扶架,操纵机构就直接装在了这个架子上。


    反正也就一个油门,一个刹车。


    这个刹车也是简化版的,不是类似于汽车的鼓刹,任重远做了个脱离结构,一拉钢绳,发动机的传动轴就会和下面的轴承脱离。


    也就是说,这刹车不是立刻的,而是有个缓慢过程。


    对此杨祐宁提出异议,任重远不耐烦问道:“你自行车刹车好使不?”


    “额~~不大行,胶皮子磨了,忘了换。”


    “那你咋急刹的?”


    “脚底板啊?”


    “那这不一样嘛!”


    “啊!”


    解决了操控机构,车头最前面的发动机飞轮套了个皮带,皮带牵出一头直接套在了后轮的传动轴上。


    最终这个“一种基于自研动力装置下自走式动力机械可行性研究”的成果就是:


    前面两个小吉普车的车轮,后面两个解放卡的车轮。


    还散着热气的操作杆一边一个钢丝绳。


    一通忙乎,天已经亮了。


    赶回厂里取柴油的江夏看着眼前的“小蚱蜢”惊讶不已。


    “师父,你们可真厉害啊!”


    李长福呷了口浓茶:“你小子画图也不画完,变速箱弄个黑坨坨。我们就自己寻摸着弄了下。”


    “你回来正好,帮忙看看还有哪不到位!”


    江夏调出分析仪,从头到尾扫描了遍。


    在一片红光中,最终结果居然是个绿色?


    “模拟完成,自走机械可运行。”


    没别的话了,这台散发着拼凑光辉的“小蚱蜢”,扫描仪都懒得评价了。


    “师父,都装完了,干脆开起来试试!”


    江夏俯下身子,调整了几个红光发的严重的地方,再把拖回来的板车挂在小蚱蜢的身后。


    嗯!有车斗才叫拖拉机嘛,看着都顺眼许多。


    “突突突~~”江夏启动发动机,放下刹车绳,传动轴和齿轮相连,发出刺耳摩擦声。


    “哒哒哒~~”传动齿轮和传动轴咬合到位,机头猛的一窜,整个“小蚱蜢”拖着板车,晃晃悠悠的就向前跑了起来。


    就是后面挂着的板车,由于重心的问题,在那一上一下的摇晃着。


    杨祐宁见状,干脆跳上板车,帮江夏把板车稳住。


    “你说你小子挂这么个东西干啥?”


    江夏轻拉油门钢索,“嘿嘿,当然是让你开开眼咯。”


    “腿脚灵便的都上来,看看这小蚱蜢能拉多少斤!”


    王奎听着江夏这么说,第一个跳了上来,接着就是秦师傅,林师傅……


    不一会,板车上就站满了人。


    “都站稳了!”


    江夏拉动油门,发动机喷出一阵浓烟,发出的声音也紧促了很多。


    “哒哒哒哒~~~”


    小蚱蜢不快,但仍然往前跑着。


    “跑起来了!跑起来了!”站在板车上的人们欢呼着。


    “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万岁!”马卫红扶着李长福,紧紧的跟在小蚱蜢身后。


    任重远看着远行的“小蚱蜢”,高兴的流出眼泪,成了!华国人自己的拖拉机!


    欢呼声引来了其他轧钢工人的围观,听了杨祐宁语无伦次的简介后,也都举起双手。


    “万岁!万岁!”


    “我们轧钢厂造出拖拉机了!”


    江夏控制着车头,稳稳前行。一群人在后面跟着车小跑。


    临近国庆,工厂的道路两旁也是插上了红旗。


    不知道谁取出一面,放进杨祐宁手里。


    杨祐宁立马挥舞了起来。


    王奎看得眼热,跳下板车,也取了一面在手里挥舞着。板车上的其余人,也有样学样,没一会,整个板车上就是红旗招展了。


    江夏也是兴奋了,眼看开到了厂门口,一个大转弯,冲着门口就开了出去。


    保卫处的同志们看着自家处长也在车上,早早的就把门口的道闸打开了。


    “我们工人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