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验收合格,马上生产!

作品:《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

    本想着碰瓷个领导,好让江家村这边有个压力,从而让出一台压水井,没想到碰了这么大一个坑。


    这个坑足以把全家都搭上了。


    魏老头看着人群里的大儿子,一个劲的使眼色,让他不准出来。


    可没想到,这个领导没给自己戴帽子借题发挥,反而对着他们弯腰道歉?


    魏老头觉得有些心安,就算自己被毙了,秦家村也能混到个压水井了吧。


    杨部长自降身价的道歉换取了群众的好感。


    特别是在他保证,压水井在验收合格后,农业部会和一机部联合行动。将以最快的速度将压水井发放至各公社的时候,人群忍不住欢呼了起来。


    压水井合格吗?


    当然合格了,在看着江家村麦田的那一霎那,杨部长就明白这个东西可不是吹的。


    两位大佬分别上阵,在江家村两口压水井前狠是劳作一番,灌了半亩地才意犹未尽的收手。


    王奎也是拿着相机,很是给压水井来了几张特写。


    对压水井的好感,在听到江六叔说,他们昨晚就开始使用,已经连续工作快12小时了都没出故障时达到顶峰。


    压水井的简单易用,也在两位大佬心里留下深刻印象。


    在“工农联合,战天斗地”的口号声中,杨部长兴奋的大声宣布,“红星压水井”正式立项,成为国家农业部推广项目,将向全国广大农村进行推广。


    而且,整个红旗公社将在两天后,迎来第一批次的压水井。形成第一批压水井示范工社。


    同时,也宣布了对魏大爷的处罚:“由于照成的实际危害比较轻微,罚魏大爷在夏收的时候,自带干粮帮江家村全村收粮食。”


    在重大利好面前,这个处罚显得微不足道,但足够让一些人警醒。


    毕竟有了魏大爷这个一,你再犯就是二了。


    到时候,专政的铁拳会让你尝尝滋味。


    杨祐宁听着这个结果,乐的见牙不见嘴。仿佛看见全国的订单雪花一样的飞到轧钢厂。


    可江夏的一番分析,又让杨祐宁觉得心沉到谷底。


    “以现在轧钢厂的产能,一天最多出来个20套。这还是维修车间的师傅,在保证成品精度达到100%得出的结论。”


    “啥玩意?咋这么少?”杨祐宁一脸的不可置信,老子堂堂万人轧钢厂,一机部的亲儿子,产量这么低的嘛?


    江夏只好对这乐晕的厂长又解释一番,其实也不用多费劲,几个字就够了。


    “厂长,我们是轧钢厂!”


    “我们的主业是轧钢啊!又不是机加工厂,零件都是师傅们手搓的!”


    淦!


    老子还真忘了,我们玩的是钢板啊!


    看着杨祐宁一脸恍然大悟的神情,江夏第一次升起了换个厂待待的想法。


    “哈,不怕!上次那个机械厂马上就合并完了。我还特意为这个压水井准备了个生产车间,不够咱再加!”


    江夏也不知道该咋说,难道说机械加工和轧钢的工作流程完全不同?不是加个生产车间就能把产量提起来?


    江夏不是傻子,这时候说丧气话,估计会被杨厂长吊起来打。


    况且江夏自己对生产管理也没太深的涉猎,还是别添乱了吧。


    今天是高兴的日子,高兴就该喝酒。


    在两位大佬摆弄压水井的时候,江奶奶带着一帮娘子军已经做好了午饭。


    没啥特别的东西,一大锅二合面面条,外带自己腌制的萝卜条。


    就是一顿普通的午饭,可众人都看得出来,两位大佬吃的极其满意。夏部长甚至嚷嚷着“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直接从地里拔了两颗大蒜,随手擦了擦土,把皮一扒扔进嘴里吃得甚是香甜。


    再加上脸皮厚的杨祐宁,抱着那一箱二锅头给每人都分了一大杯。


    杨部长拿起酒杯,给江奶奶老实的敬了杯。他是真佩服这位大姐,要不然,自己今天指定犯错误。


    江奶奶平素也是喝惯了酒,直接来了个杯中净,惹来一片叫好声。


    王奎见江奶奶这么豪爽,蹭到江奶奶身边,小心的问起了老人家的过往。


    当得知老太太当年是女兵队长,凭着一杆红缨枪,弄死过两个小日子队长。


    还被nie 帅接见过,腰间的驳壳枪也是那位亲自赠与的。


    当即崇拜的无以复加,他本身年纪也不大,长江夏6、7岁的样子。也是听着爷爷辈奋起抗争的故事长大的。


    当同龄人在北边暴揍白头鹰的时候,他正在南海摇舢板。想着北边去不了,南边的事总要上阵一把。


    可没想到太出色也是麻烦事,还没等他在海滩上奋勇争先,一纸条令把他弄到了四九城。


    当起了轧钢厂的保卫干事,同时兼任一些不可说的职务。


    所以,一直对拼命在阵地上的同志抱着崇拜的心理。


    当他想依据队伍传统,给老太太连敬三杯的时候,被老太太一巴掌呼到脑门。


    “执行任务还敢喝酒!”


    随后,老太太又像哄孩子似的摸摸王奎脑袋:“下次,没任务了来,老太婆备好酒等你!”


    嘿,要不说有人就是剑皮子,被骂了的王奎居然一脸振奋。


    信誓旦旦的给老太太表示,以后江夏就是我兄弟,轧钢厂以后他横躺着走!


    这话一出倒是惹得杨祐宁连连侧目,心想这小老弟酒量不行啊,这还没喝酒醉了?


    一顿饭吃完,两位大佬没有多留,留下一叠票据,就往回赶。工作很多,容不得他们多留。


    杨祐宁也被拉走了,杨部长说3天后交不出压水井,就让他提头来见。


    倒是江夏,说想在村里多观察下压水井的使用情况。


    其实就是想多陪会奶奶。


    杨祐宁无所谓摆摆手,反正图纸已经出了,工艺流程技术科众人也做了。


    甚至还根据被合并机械厂的现有设备,进行了工艺改进。


    有了这些东西,一个压水井还做不出来。


    轧钢厂也没存在必要了。


    倒是五根柱子也被留了下来,杨部长不是保证2天后要在红旗公社安装压水井嘛?


    杨祐宁干脆让他们就呆在这,等着安装这几口压水井,还省的厂里再派人了。


    同时,江夏几人这几天按出差办理,享受补贴。


    王铁柱就没这么好运了,正是忙的时候。跟着杨厂长他们一起回了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