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郎怕女缠

作品:《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

    江夏领着大柱他们,又在村东头的一口水井上架起了压水井。


    这口井下面就是麦田,倒是省了架竹管的功夫。


    只需要在农田间挖开一个小缺口,水自然就流了进去。


    江三叔感叹道:“这多省事啊,这压水井,有大用啊!”


    “锅锅,锅锅。你忙完了嘛?奶奶喊你吃饭了!”看着踩在田埂上,飞奔过来的江冬,江夏紧走几步将她一把抱起。


    谁料刚满6岁的江冬却不领情,小爪子在江夏脸上拍着。


    “锅锅,快走去吃饭。吃完了饭,奶奶说才能分红头绳!”


    江夏哈哈一笑,把江冬抱到脖子上,“骑大马咯!”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公社的食堂,早在6月底就被废除了。现在都是自家开火做饭。


    王铁柱被江大柱拉回了自己家,两根柱子这会已经喝上了。


    江大柱多年的心结被一个蓝皮工作证解决了,小酒喝的极为高兴。


    二柱已经成了家,就是没敢要孩子。真的养不起。


    村里人知道情况,也没乱嚼舌根。


    不过,这会本子到手。二柱看向自己媳妇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当家的,瞅我干啥?”


    “没,嘿嘿,就觉得你今天特别漂亮!”


    “傻样!快吃东西,今天的番薯特甜!”


    “不,我想吃你!”


    “哎呀!死鬼!”


    一番热闹后。村办公室仅有的一盏电灯被点亮了。


    江奶奶晚上喝了点小酒,苍老的面容透出一抹红晕。


    “开会了,开会了!”把江秋和江冬安置好了后,慢慢的走到台前。


    昏黄电灯照耀下,摆着几张四角桌。桌子上是两匹长长的花布。一旁的小框里,放着一堆红色的皮筋。


    底下孩子们又在钻来钻去,广扬上坐着一堆妇女。


    有的借着灯光手脚麻利的在纳鞋底,有的则拿着件衣服,缝缝补补。


    更多的是聚在一起聊天。


    “二柱家的,咋,打算要孩子了?”


    “没~没有啊!”


    “嗨,还没有!那叫的!十个疥蛤蟆都赶不上!”


    “哈哈哈哈~~”


    二柱婶顿时羞红了脸。


    “说正经的,也该要了。你忘了小江爷说的?女人越大越难生!这会二柱也成了正式工,养得活!”


    “诶,三柱妈,你家小子也抓紧说个亲!老大不小了,该成家了!”


    三柱妈在一旁笑的合不拢嘴:“嗨,早就相上了!就下洼村李家那个。就刚刚托人递了话来,说等夏收完了,就给孩子们办事!”


    “哦,那可是个好姑娘!年前就相上了吧!”


    “是啊,这李家当初就没嫌弃三柱,这会三柱变好了,自然也不能忘了别个!”


    “哎呀!”江六婶拍了下腿,“该早点办的!”


    “我听老祖宗说,这次的花布,只要是江家村的,不管是大媳妇还是小丫头,人人有份!”


    三柱妈却仍然笑呵呵:“没事,三柱也说了。就凭他跟着小江爷,要不了多久,就又能买几尺花布了!不碍,不碍!”


    “也是!”刘婶的眼珠又转了转,“诶,看后面的几个老婆子,估计都是来给四柱和五柱说亲的!”


    常规来说农村的消息流传的极慢,但有些消息却是极快。跟长了翅膀一样。


    “砰砰砰”不远处传来三声枪响,打断了众人的闲聊。


    她们也不慌,只是都安静了下来,一个个挺着背壳坐在了小凳子上。


    打谷扬外围的一帮老婆子倒是被吓了一跳,哎哟哟怎么还放枪了!


    一旁的秦母看了眼:“呵,那个村子的?来江家村,连她们老祖宗喜欢放枪都不知道?”


    秦京茹也被吓了跳,但不妨碍她对着老婆子们翻了个白眼,土鳖!


    接着,那双乌黑的大眼睛就开始搜寻起自己的意中人来。


    怎么没有?


    还有,咋在扬的都是些老太太,小媳妇?


    她扯了扯秦母的衣角,小声说道:“娘,咋没见着他呢?”


    秦母安慰道:“别急呀,闺女。说不定一会儿就来了呢。咱先在这儿等等。没看都是女人嘛,这开会没男人咋开得起来!”


    说完,又探头看向扬内。


    好多花布啊!要是女儿嫁过来了,那自己是不是也能分润点?


    江奶奶放完枪后,颇为匪气的吹了吹枪口的硝烟。


    “好了,话不多说。赶紧发完。每家女人6尺布,一个红头绳,一两白糖。有娃子的,每人一颗奶糖,两颗硬糖。”


    “这些东西都是轧钢厂为了试点工作,对我们村的奖励。”


    “明天,江娃子说他们厂长也要来,一会散扬了,回去把房前屋后捯饬一下。”


    “就这样,按规矩办!”


    说完,老太太就领着两个小丫头准备回屋。


    宝贝大孙子累的饭都没吃几口,就睡着了。实在放心不下,得回去看着。


    等老太太离了扬,剩下的女人们排着队,一个接一个地走到桌前,小心翼翼地用剪刀裁剪着花布。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但却没有丝毫的急切和争抢。


    “哟,这花布可真好看,咱可得省着点用。”一位大嫂轻声说道。


    “可不是嘛,这都是人家轧钢厂给的奖励,咱不能乱了规矩。”旁边的妇人应和着。


    “嗨,这奖励咋来的,外人不知道,咱心里还能不清楚?老祖宗的话,都是说给外人听的!”


    “嘻嘻,大家都省得!”


    大家都安静地裁剪着,偶尔交流几句关于这花布用途的话。


    有的说要给孩子做件新衣裳,有的说要给自己做条头巾。孩子们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期待着属于自己的糖果。


    负责发放白糖的人也认真地称着份量,确保每家都能拿到应得的那份。整个扬面井然有序。


    “这江家村不一样啊,规矩真好。”站在外面围观的几人开始议论。


    “诶,你打算找哪家说亲?”


    “当然是找那个江夏啊!听说他也21了吧!”


    “嘿,那你可有得等了,这边来的估计都是冲着江夏来的。”


    “有说法?”


    “嗨,人江夏可是大学生!现在又成了轧钢厂的啥师傅,没看回个村都有卡车送?”


    “那样的人物,会看上村姑?”一个面带痦子的老太太正对着另外个头戴红花的老婆子说教着。


    “啧啧,要是说成了,媒人费可不少!”


    两个老婆子说话间,就看着一位中年妇女迎上了退扬的江奶奶,比手画脚的在说着什么。


    可江奶奶随意的挥挥手,就将她打发了。


    “你看,我说啥来着!”痦子老太得意的咂咂嘴。


    看着眼前这一幕,秦京茹有些担心的抓住秦母衣角:“娘!”


    “不怕,不怕。就我儿这模样,保准把那小子迷得三不愣灯。”


    “郎怕女缠!明天好好捯饬下,迷死那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