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春节

作品:《火红年代,从摆摊卖蛋炒饭开始

    酒足饭饱后,大家在大堂里看着电视聊着天,任茯苓就准备回家里,陈渊取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大包过节福利,递给了她。


    “里面有腊肉和香肠,中午还剩了些凉拌鸡还有卤菜,你也带回去。”


    “过年嘛,肯定要热热闹闹,对联和鞭炮啥的也备齐了。”


    “有啥哭的嘛,现在的困难时暂时的。”


    “以后万一成了任老板呢?”


    任嬢嬢开口道:“我都还没去过茯苓家,等会我们一路,顺便消消食。”


    小老幺嚷了起来:“任嬢嬢~窝也想去呀~”


    王琼冷笑一声:“你走到半路不想走了,肯定要耍人来疯。”


    小家伙气咻咻的:“麻麻~窝才不得嘞~”


    王琼不信:“那走不动了,不准闹人。”


    小家伙拍着胸口:“不会哒。”


    王琼撇了撇嘴:“老大你跟着去看到她,要是耍赖就拿黄荆条子铲她!”


    陈渊点了点脑袋:“行。”


    于是,锦绣和李家姐妹也跟着要去,李金刚还把自行车推了出来,让陈渊把东西放在车上,这样也轻松一些。


    他知道,这是专门给两个小家伙准备的。


    来回至少四小时的路程。


    俩小家伙开开心心的跟着茯苓姐姐,往任家湾的方向走去。


    一路都是上坡,偶尔有着平路,渐渐的,灰白色水泥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黑黢黢的煤渣路,路边的屋顶都是黑黑的一层煤灰。


    小娃娃开始还兴趣十足,到后面连说话都兴致都没有了。


    “茯苓姐姐~还有多久到呀?”


    “这才走了三分之一呢,你知道三分之一是什么意思吗?”


    “晓得噻~还有啷个远啊?”


    “对啊,在山上呢。”


    小家伙欲哭无泪,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


    然后掏出一颗大兔兔奶糖奖励自己,又嘿咻嘿咻的跟上。


    落叶乔木光秃秃的,倒是那些松柏颇多,不时能听到路旁河沟里水流的轰鸣。


    被货车压出来的车辙印很深,渐渐的,路边的积雪越来越多,哪怕有着阳光照耀,也让人觉得寒气逼人。


    最后连煤渣路都消失了,成为了纯粹的土路。


    李香仪不禁咋舌道:“茯苓你以前上学,每天都这样走啊?”


    任茯苓点了点头:“都已经习惯了。”


    “除了觉得耗费点时间,也都还好。”


    其实她很感激父母,至少让她能够初中毕业,那些年省吃俭用,还供她读书。


    锦绣都有些沉默起来,如果不是老爸从老家出来,给他们创造了条件,她上学的道路恐怕也非常的坎坷。


    无论寒冬酷暑,茯苓那么小的孩子,能坚持九个年头,不知经历了多少的委屈。


    其实任家湾距离矿上直线距离也就几公里而已,但是道路难行,几乎每年都有拉煤的货车在山里出事。


    来到任家湾,都下午三点半了。


    茯苓家是那种老式的黄土黑瓦的屋子,有个小院,四周有着柿子树和一些核桃树,吃水是从山里的河沟用那种小塑料管子引过来。


    有打着布丁的衣服裤子被晾晒着,两口子脸色微微有些蜡黄,坐在屋檐下烤着火,茯苓的母亲不时咳嗽两声。


    见到自己女儿回来,两口子忙不迭的迎接,热情邀请陈渊一行烤火。


    还不住的感谢着陈渊,让自家女儿可以在餐馆里工作。


    麻烦大家对自家孩子的照顾。


    两个小娃娃,捶着自己的腿儿,走得已经蔫哒哒的没了力气。


    茯苓就忙着把热水壶提出来,拿着碗给大家倒水。


    众人歇息了一会儿,这才告辞离开。


    然后,小老幺和姚铃俩,就坐在了自行车上,根本不想动弹。


    下山的时候,陈渊开口道:“两个小盆友,你们还觉得上幼鹅园辛不辛苦?”


    “看茯苓姐姐,读书每天要走个来回,每天中午就吃点剩饭,除了洋芋就是红苕,如果不是家庭原因,她那么努力的姑娘,也和你们姐姐一样,去读中专或者高中了。”


    俩小家伙使劲儿摇头,读幼儿园才不辛苦呢。


    茯苓姐姐才是真正的辛苦。


    李香仪和李令仪,也有所触动,她们和茯苓就好似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读书时根本没有操心过家里的任何事情。


    也没有吃不饱穿不暖,想到自己父亲那有些干瘦的样子,心中便涌出酸涩的滋味。


    她们的生活,和茯苓相比,犹如在天堂一般。


    回到餐馆的时候,已经六点过了。


    老爸老妈他们把饭菜都热好,一行人吃得是狼吞虎咽,都饿坏了。


    洗漱完之后,锦绣和俩小家伙,躺到床上就酣睡过去。


    随着鞭炮声响起,除夕到来。


    陈渊裹着军大衣,走进餐馆中,过年了,更是要弄些好吃的才行。


    旺仔从他怀里溜了下来,很自觉的跑到暖气管道上,舒服的伸着懒腰,然后选了个风骚的姿势躺下舔着爪爪。


    赵中华打着嚯嗨,提着一壶开水,泡着枸杞红枣茶。


    不一会儿,锦绣带着小老幺和姚铃到来。


    一觉醒来后,元气满满。


    看着小笼包还有花生稀饭,欢喜极了。


    吃饱喝足,就帮着大锅准备过年的大餐,有红烧肉,青椒土豆炖大鹅,东坡肘子,黄豆蹄花,粉蒸牛肉,红烧狮子头,糖醋排骨,水煮鱼,酸菜老鸭汤,白切鸡,还有夹沙肉。


    干锅花菜,凉拌糖藕,豇豆茄子,手撕莲白,麻婆豆腐,糖霜花生,回锅肉,小炒肉,蒜台腊肉。


    卤菜和香肠更是不缺。


    看着那么多菜,小家伙觉得两只爪爪都数不过来呢。


    在陈渊的吆喝下,忙不迭的跑去把任嬢嬢一家,还有老爸老妈喊了过来。


    然后,开始放着鞭炮。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李令仪穿着红色的毛衣,这娇媚的姑娘看到桌上的美味,惊呼一声:“这也太丰盛了吧?”


    小老幺骄傲的说道:“大锅嗦~要吃两顿哒~”


    “今晚继续吃~”


    赵中华感慨道:“还说不会做席,我看你就是嫌麻烦,咋自己吃就能做出来?”


    把红枣银耳汤放在旁边的小桌子上,陈渊笑道:“过年嘛,肯定要犒劳犒劳自己,鞭炮已经放了,咱们开吃。”


    任嬢嬢开口道:“这么多菜,一样挑一筷子就能吃饱。”


    糖醋排骨消灭得最快,紧接着就是粉蒸牛肉和东坡肘子,小娃娃们三两下就吃饱了,然后去逗着窝在陈渊腿上的旺仔。


    而陈渊不时挑着菜,喂给两个小盆友。


    赵中华这老饕,吃得极为尽兴,却如任大姐所说,每一样挑点儿,肚子就有些撑了。


    但是,那种幸福和满足感,无以言喻。


    好吃得想要磕两个。


    饭后来碗银耳汤,更是无比舒坦。


    可惜今天太阳被阴云遮盖,还有些小雪纷纷扬扬,即便如此,却影响不到大家的好心情。


    不少人吃了午饭后,就跑到餐馆里来摆龙门阵,看电视。


    六点半之后,矿上有自己的春节晚会在灯光球场演出,还有烟花秀。


    大人小孩儿都极为期待。


    于是,晚饭后,灯光球场人头攒动,各种表演惹得大家欢呼声和掌声不断。


    舞龙和舞狮,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随后在夜空中绽放的烟花,璀璨夺目,惹得小家伙们惊呼个不停。


    而好多人都没有回去,跑到有电视的地方,要看春节联欢晚会。


    小餐馆里,更是人满为患,不时有着仙女棒燃烧,院子里冲天炮和擦炮的声音不绝于耳。


    大人们都带着自己的零食,瓜子花生或者各种水果。


    还有着将自家做的卤肉带上。


    电视里的晚会热闹,小餐馆里也很是喧嚣。


    陈渊觉得这样的场景,再过上几年,恐怕就看不到了。


    他看着电视里的表演,想着上辈子自己蜷缩在桥底下,吃着冷硬的馒头,心中有种说不出的酸楚。


    但是,此刻妹妹们那发自内心的欢喜,还有父母脸上的笑容,却让他有了那么些慰藉。


    压抑住想要放声大哭的冲动,吃着小老幺塞给他的虾片,低头宠溺的笑着。


    姚铃被李香仪抱在怀里,指着电视里的孙悟空,脆生生的喊着齐天大圣。


    春节晚会结束的时候,已经过了午夜。


    小老幺和姚铃在姐姐们怀里睡得喷香,脸蛋红扑扑的,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零食,旺仔趴在陈渊的肩膀上,眯着眼睛。


    夜色已深,但矿上的路灯依然明亮。


    远处的居民楼里,还有人家亮着灯,隐约能听到欢声笑语,雪已经停了,屋檐上结着晶莹的冰溜子,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光。


    第二天清晨,大年初一。


    陈渊刚刚起床,就听到对门任嬢嬢的声音:“大娃,等会你们过来吃汤圆。”


    “都已经煮好了。”


    正准备回应,小老幺已经扯着嗓子喊了起来:“窝要次汤圆~”


    姚铃这时候被两个仪姐姐打扮得可漂亮了,她欢喜的跑到妹妹的床边,脆生生的说着:“妹妹快点起来啦~”


    小老幺在被子里就像猪儿虫,一拱一拱的,就把脑袋露在外面,娇憨的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