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腊肉香肠

作品:《火红年代,从摆摊卖蛋炒饭开始

    当秦伟光他们到来时,看着得意洋洋的赵中华,还有桌上的糖醋大鲤鱼,不禁啧啧称奇:“狗东西昨晚还真的整了条大鱼回来。”


    “牛批不是吹的,咋样?”赵中华挑眉嘚瑟问道。


    于是,几个战友们全都伸出了大拇指,表示佩服,坐下后,看着两小可爱,于是乐呵呵的给娃娃挑着肉,小老幺却是紧盯着鱼眼睛,希冀的瞅着赵叔叔。


    看着这娃儿那眼巴巴的可爱模样,赵中华瞅着就觉得欢喜,把鱼眼睛挑给她和姚铃。


    于是,俩小家伙兴奋的扯着嗓子喊道:“谢谢赵蜀黍~”


    秦伟光百思不得其解,瞅着俩小家伙使劲儿的咬着鱼眼睛,连肥美的糖醋鱼肉都不屑一顾的样子,有些抠脑壳。


    “咋啦,鱼眼睛有啥好吃的?啃得啃不动。”


    小老幺却是使劲儿的用牙咬着鱼眼睛,里面硬得就像石头,惹得她呲牙咧嘴:“黄爷爷嗦鱼眼睛吃了眼睛好嘞~”


    于是,桌上的众人全都逗得哈哈笑了起来。


    小娃娃嘛,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奇怪怪的可爱,于是给她们挑着鱼肉,舀着糖醋汁,惹得俩小家伙不停的喊够了够了。


    觉得叔叔们可好可好啦。


    去幼鹅园的时候,小老幺可嘚瑟了,跑到老师跟前,小盆友跟前显摆着,她今天吃了老大老大一条糖醋鱼鱼,好吃得不摆咯。


    馋得其他小娃娃们都快哭了,老师们更是哭笑不得。


    而傍晚时分,放学回家吃了卤肉蒸凉面的她们,就守在电视机前,要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让孩子们觉得可有趣了呢。


    整个餐馆里,不少于一百人,热闹非凡。


    陈渊这时候,却是用配置好的酱料抹在猪肉上,还找来竹竿,准备熏制后挂在院子里的屋檐下,香肠五香麻辣味做少些,广味的多做点儿。


    先腌制,明天抽空去砍些松柏枝叶回来。


    任嬢嬢家有灌香肠的机器,一切准备好后,就能开始操作了。


    三天后周末的清晨。


    小老幺和姚铃望着挂在屋檐下的腊肉和香肠,吧嗒着嘴,那些焦糖色的腊肉还有红润的香肠,看起来就很好吃的样子。


    她都没有吃过这些呢。


    “大锅大锅~什摸时候阔以次呀?”小娃儿问话的时候,口水都快包不住了。


    姚铃也吧嗒着小嘴,好香呢。


    陈渊乐呵呵的道:“等一段时间,大哥就给你们做出来尝尝。”


    两只小可爱,用力的点着脑袋,然后去逗着躺在窝里的旺仔,叽叽喳喳的说着话。


    看着她俩身上的衣服,还有内里已经脱了线的毛衣,陈渊觉得,都快过年了,也该给她们弄两身过冬的衣服了。


    陈渊看着吃了早餐后,蹲在俩小家伙身边,逗着猫咪的赵中华,笑着问道:“老哥,有没有路子,我想买几套军大衣。”


    “这里背靠秦岭,早晚冷空气有点凶。”


    “如果有羊皮袄子那就更好了。”


    赵中华点着脑袋:“我待会就去保卫科,他们那里都是统一采购,普通款的一件三四十块钱的样子。”


    “羊皮袄子,那可有点儿贵了,至少两百往上,但是穿个十几二十年没问题。”


    “得进城去大型供销社。”


    听到这话,陈渊有些遗憾:“那就先买六套军大衣,两个小家伙嘛,得去商店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赵中华撸了撸旺仔的脑袋,起身说道:“行,我现在就过去。”


    “钱回来再给。”


    陈渊笑道:“那就多谢赵哥了。”


    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赵中华就用自行车驮着军大衣来到院子里,朝着正在切菜的陈渊吆喝道:“老弟,过来看看这些衣服咋样?”


    陈渊跑出来一看,都装在袋子里还没拆封呢。


    每一件都特别厚重,军绿的颜色看着就生机勃勃,披上一件,不过片刻就暖意融融。


    保暖还是得军大衣!


    现如今羽绒服还未普及,而且款式也极为难看,陈渊完全没考虑。


    招呼着任嬢嬢还有刘念,陈渊把两件大衣交给他们:“单位是有劳保服,咱们冬天也有,穿上它,早晚就不会那么冷了。”


    任灵秀急忙推辞:“屋里头那么热和,用不到。”


    “给你妈老汉。”


    陈渊挑眉:“你看这里这么多,肯定有他们的噻,快拿着。”


    “念哥自己选一件。”


    刘念也不客气:“那就谢谢老板了。”


    选了一件大号的披上,气质一下子就起来了,任灵秀眼睛一亮:“这军大衣还真适合刘念穿,看起来就英挺。”


    瞅了瞅陈渊:“你咋看都像个公子哥儿。”


    听到这话,陈渊乐呵呵的笑了起来:“赵哥在我旁边,哪里有我的份儿。”


    赵中华翻了个白眼,而小老幺却蹦跶着喊道:“大锅大锅~窝喃~窝都木有呀~”


    陈渊逗着她:“你这么小个咪娃儿,这个大衣你根本穿不上。”


    “等下午我带你们去商店,给你们买漂亮的新衣服。”


    小娃娃扑到他怀里,扯着嗓子喊道:“大锅大锅~你咋这么好呀?我阔喜欢大锅你啦~”


    姚铃也喜滋滋的笑着,觉得可幸福了呢。


    陈渊好笑的揉了揉老幺的头发,让她和姚铃还要跑来的小芳一起玩耍,把买衣服的钱给了赵中华,这才继续去后厨忙碌。


    赵中华跟在他身后:“老弟,商量个事儿,我去买些肉回来,你帮我弄成腊肉和香肠咋样?”


    “料钱该多少是多少。”


    陈渊想都没想:“行。”


    赵中华笑道:“就知道老弟爽快,我去给王大姐说一声,喊她给我整两百斤来。”


    “我再去买点大鹅还有鸡鸭。”


    “全都熏制了。”


    “到时带去首都,想吃了就煮一些。”


    转身就朝着菜市场跑去,心情愉快的看着老乡们从山里背来的山珍和野味,野鸡太柴了没啥意思,野猪腥臊味太大,野兔子?嗯,买两条让老弟卤了试试。


    山药,这玩意儿很久没吃了,炖肉安逸。


    当赵公子回到餐馆的时候,身后跟了不少老乡,正在追撵着旺仔玩耍的小盆友们,全都好奇的瞅着。


    旺仔站在墙头上,翘着尾巴,偏着脑袋。


    随后他们便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一个个大爷大妈把自家的东西卸下,称重算钱。


    猕猴桃,核桃,红桔,橙子,黑木耳,野生菌,山药干竹荪和冬笋,还有野兔子。


    小娃娃们看着热闹的场面,觉得可有趣了呢。


    赵中华也非常大方,把水果分给孩子们。


    自己拿了个橙子剥开,清润的香气让他感慨不已,就是微微有点儿酸。


    旺仔瞅着小老幺要给它吃猕猴桃,转身就跑。


    当陈渊看着她和小伙伴们满脸都是水果汁的模样,不禁心累的道:“你们就不能好好的吃么?弄得脏兮兮的。”


    有娃娃把挂着的清鼻子用手背一抹,不会儿就形成干涸的印子,小爪爪不知道抓了什么玩意儿,指缝里都是泥印子。


    然后盖在了手中的桔子上。


    陈渊默默吐槽: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眼看快到饭点儿,小家伙们就往自家的方向跑去,他们都是懂事的孩子,哪怕嘴馋的,也知道在这里吃饭要给钱,必须得家长同意才行。


    小老幺抱着陈渊的大腿儿,昂着脑袋奶声奶气的说道:“大锅大锅~窝想吃红苕稀饭~”


    “甜咪咪嘞~”


    陈渊捏了捏她的鼻子:“中午没煮,咱们晚上再弄。”


    “粉蒸肉里面有红苕,吃不吃?”


    小家伙喜滋滋的点头:“要的呀~”


    炝炒莲花白,加上粉蒸肉,配上大骨汤,当老妈来到馆子里的时候,见到俩小家伙的伙食,啧啧感慨:“你们这生活,比地主老爷还整得好哦。”


    小老幺才不管呢,嗷呜一声,把软糯香甜的红薯块儿塞进嘴里。


    瞅着俩珠圆玉润的娃娃,王琼轻笑着,去帮忙收拾桌碗。


    周末餐馆的生意,可比平日里更加的火爆。


    更别说还有镇上或者县城里专程而来。


    以食小餐馆的卤肉饭,以白水煤矿为中心,宣扬得方圆数十里都是人尽皆知。


    所以炖的卤肉,也比平日里多了两倍。


    看着客人们享用着自己做出的美味,陈渊也觉得成就感十足。


    让老妈先坐下吃午饭,有刘念和任嬢嬢给客人们打饭,陈渊端着空盆去收拾碗筷,见到有老人家到来,又忙着问询需要吃点儿什么。


    还有不少学生,拿着新一期的《收获》杂志,跑来请陈渊签名,顺便尝了尝免费的盖浇饭。


    陈渊良好的口碑便是如此,一传十,十传百。


    忙完后,已经下午两点了,不少人就在餐馆里玩耍聊天,陈渊领着小老幺和姚铃来到矿上最大的商店。


    这里相当于城市里的供销社,应有尽有。


    柜台足足摆了上百米长。


    上个月,陈渊带着她们来此买过零食,小娃娃们看着巧克力棒棒糖挪不动脚,陈渊给她们一人买了个,招呼她们来到卖衣服的柜台前。


    红色带着小花朵的小棉服,显得很是喜庆。


    秋衣秋裤印着可爱的小菊花,两个小娃娃觉得可美了呢。


    让小家伙试了试红色棉衣,哪怕再长点儿身体也不虞会小,再试了试翻皮的雪地靴,软和得让俩小家伙舍不得脱下来,陈渊于是爽快的掏钱,一人买了一套,秋衣秋裤一人两套,加上雪地靴,共花了他七十二块钱。


    看着她俩欢喜的样子,陈渊也是眉眼带笑。


    要知道,杂志社前些天又寄来了稿费,他现在可是有着至少五万块在兜里的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