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辱上者,杀无赦!

作品:《你们练武我修仙,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北境烽火,燃尽天穹。


    一个月后,妖清王朝的九大通灵王爷,终于撕下了所有伪装。


    “杀!”


    一声令下,战鼓如雷,旌旗蔽日。


    仿佛是约定好了一般,依附于妖清的圣唐、北越、西楚等十数个大小王朝,竟在同一时刻起兵。号称千万雄师,兵分三路,如三道漆黑的钢铁洪流,裹挟着滔天杀气,直逼大明北境命脉——黄河天险!


    山雨欲来风满楼。


    黄河岸边,余乾一身儒衫早已被鲜血与泥浆浸透。他双目赤红,亲自擂响了身前的巨型战鼓。


    咚!咚!咚!


    鼓声如心跳,沉重而坚定,传遍了两百万大明将士的耳膜。


    “大明!大明!!”


    “死战!不退!!”


    喊杀声震天动地。河对岸,密密麻麻的敌军如同蚁群,驾驭着战船悍不畏死地扑来。每一次冲锋,都被岸边早已严阵以待的箭雨与投石撕成碎片。


    黄河之水,几近赤色。


    浮尸蔽河,断肢残骸随着浑浊的河水翻涌,刺鼻的血腥味弥漫了整个战场。


    而在另一处更为惨烈的战圈,江湖人的厮杀,则更显纯粹与血腥。


    “邪剑三老!纳命来!”


    武林盟主谢真须发皆张,手中剑刃隐现红芒,一招一式都快得只见残影。他以一敌三,硬撼妖清邪剑门三位成名已久的老怪物。


    剑气纵横,罡风激荡!


    整整两日夜的鏖战,谢真身上添了十几道深可见骨的伤口,却终是将那三名长老的人头,一一斩落!


    当他提着三颗滴血的头颅,踉跄着走回阵前时,所有看到这一幕的江湖豪侠,无不热血沸腾!


    “盟主威武!”


    “杀!杀光这群妖清杂碎!”


    龙鳞山庄的盛安、盗圣白玉堂、啸云三兄弟……这些平日里快意恩仇的江湖客,此刻都化作了保家卫国的利刃,与妖清的强者捉对厮杀,浴血拼杀。


    双方都杀红了眼,底牌尽出,只为将对方的顶尖战力彻底扼杀在这黄河之畔。


    妖清联军虽号称千万,却被这道天险死死扼住咽喉。每一次强渡,都是一次惨烈的消耗战。数日下来,非但没能踏足大明寸土,反而折损了近百万兵马,一时间竟吃了大亏。


    僵持之际,天,变了。


    毫无征兆的,以黄河为界,南北两岸的天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诡异景象。


    大明阵地上空,乌云翻滚,黑压压地仿佛要将大地吞噬。豆大的雨点疯狂砸落。电蛇狂舞,雷声滚滚。


    而河对岸的妖清联军营地,乌云却奇迹般地散去,甚至有温暖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向大地,驱散了连日厮杀带来的阴寒。


    一河之隔,一边是风雨雷电,一边是风和日丽。


    如此诡异的天象,让无数正在厮杀的士卒都为之一滞。


    “天……天罚……”一名大明士卒丢掉了手中的长枪,跪倒在泥泞里,面如死灰。


    “老天爷不帮我们……老天爷要亡我大明么?”


    恐慌如同瘟疫,迅速蔓延。


    尽管余乾拼尽全力,连斩了十几个动摇军心者,可那种天命不在我的绝望感,却如跗骨之蛆,深深烙印在了每个人的心底。


    军心,已在崩溃的边缘。


    皇都,金銮殿。


    消息传回,满朝文武,一片死寂。


    “天降异象,此乃大凶之兆啊!陛下!”


    户部侍郎第一个哭嚎着跪倒在地,老泪纵横,“妖清势大,更有天命加身!我大明万万不可逆天而行!臣恳请陛下,退兵求和,以保全社稷啊!”


    “臣附议!天意难违,天意难违啊!”


    一时间,殿内哭声一片,主和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真正让赵庭龙颜震怒的,是镇北大将军年尧连夜呈上的三道折子。


    折子上,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刀锋。


    “出兵北伐,有违天道!臣恳请陛下即刻退兵,于太庙祭天,向列祖列宗与苍天赎罪,或可换得一线生机……”


    “混账!”


    赵庭猛地将折子砸在地上,胸口剧烈起伏,脸庞因愤怒而涨得通红。


    年尧!手握五十万镇北军,将那圣唐王朝死死挡在关外的封疆大吏!他竟也敢如此逼宫?


    退朝后,赵庭将折子递给了斜倚在软榻上的东方不败。


    这位日月神教教主只是随意瞥了一眼,便轻笑出声,那笑容勾魂夺魄,却又带着刺骨的寒意。


    “陛下何须烦恼。”她伸出纤纤玉指,轻轻弹了弹折子,“一个不知死活的老东西罢了。要不要姐姐亲自出手,明早让他的人头送到你的案前?”


    她的语气轻描淡写,仿佛干掉一个镇北大将军如同切菜杀鸡一样简单。


    赵庭心中一凛,旋即苦涩地摇了摇头。


    “不行。年尧一死,镇北军必乱。届时边关失守,圣唐大军长驱直入,关塞危矣!”


    这才是最棘手的地方。杀不得,劝不听。


    “走。”赵庭深吸一口气,“去皇庄,此事需请教怀玉。”


    皇庄,暖棚。


    两人抵达时,正见李怀玉站在一片已经枯黄的藤蔓前。


    “红薯,熟了。”


    他淡淡开口,随即,伸出修长的右手,对着整片大地,虚虚一握。


    轰隆隆!


    大地仿佛活了过来,泥土翻涌,如同波浪。无数个头硕大、表皮紫红的红薯,竟自己从土里钻了出来,自动抖落身上的泥土,轻飘飘地飞向空中,在李怀玉身前汇聚、堆积。


    不过片刻功夫,一座由红薯堆成的小山,便出现在赵庭与东方不败面前。


    每一个都大如冬瓜,饱满圆润。粗略估计,这不过数亩的试验田,产量至少在六千斤以上!


    “不错。”李怀玉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在这没有化肥、没有现代技术的时代,能有如此亩产,堪称神迹。


    赵庭看着眼前这座红薯堆成的小山,心中因战事而起的焦虑,竟被抚平了许多。她知道有了此物,大明王朝的根基,便再也不会因饥荒而动摇。


    压下心头的激动,她将年尧之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暖棚内,再次陷入寂静。


    李怀玉静静地听完,妖异的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缓缓转过头,看向赵庭。


    他的声音,比北境的寒风还要冷冽。


    “辱上者,”


    他顿了顿,吐出最后三个字,为年尧的命运,盖棺定论。


    “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