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一千块钱买个铁饭碗

作品:《重生1985,我靠万物标签赶海发家

    “什么?买工作名额?”


    赵卫国听到陈凡的话,整个人都愣住了,脸上的表情古怪到了极点。


    他上上下下地打量着陈凡,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外星人。


    “兄弟,你……你没跟我开玩笑吧?”他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你看我像是在开玩笑吗?”陈凡的表情很认真。


    “不是……兄弟,我有点想不通。”


    赵卫国挠了挠自己那颗已经有些发亮的脑袋,一脸的困惑,


    “你现在一天挣的钱,比那些厂里工人一年的工资都多。


    你好端端的,买个工人的名额干什么?”


    “那国营厂的铁饭碗,听着是好听。


    可一个月撑死了也就几十块钱工资,还得天天看人脸色,受人管。


    哪有你现在这么自由自在,大把大把地捞钱来得痛快?”


    赵卫国是真的想不明白。


    他觉得陈凡这脑回路,简直是异于常人。


    放着金山银山不去挖,非要去捧那个早就开始生锈的铁饭碗,这不是脑子有病吗?


    “赵哥,这工作不是给我自己买的。”


    陈凡笑了笑,他早就料到赵卫国会有此一问,也早就想好了说辞。


    “那是给谁?”


    “给我一个……不成器的亲戚。”陈凡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了几分“无奈”的神色,


    “你也知道,我们家里的情况比较复杂。


    我那个亲戚,读了几年书,眼高手低,总觉得自己是文化人,


    不愿意下地干活,也不愿意出海打鱼,天天在家里游手好闲,做着进城当人上人的美梦。”


    “家里人为了他的事,都快愁白了头。这不,就求到我这儿来了。


    想着能不能花点钱,给他买个城里工厂的正式工名额。


    也算是给他找个正经事做,让他安分下来,别再到处惹是生非了。”


    他这番半真半假的说辞,听起来合情合理,无懈可击。


    赵卫国一听,顿时就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他点了点头,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兄弟你也是不容易,自己发达了,还不忘拉扯家里这些不争气的亲戚。”


    他看向陈凡的眼神,又多了几分同情和佩服。


    觉得陈凡这人,不光有本事,有格局,还是个重情重义的好男人。


    “没办法,都是沾亲带故的,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这么废下去。”陈凡装模作样地摇了摇头。


    他心里却在冷笑。


    林文斌,你不是一心想当城里人吗?你不是做梦都想摆脱农村,娶个城里媳妇吗?


    好!我就给你这个机会!


    我给你铺一条通往“天堂”的路,让你风风光光地走进城里,成为人人羡慕的国营厂正式工!


    然后再让你亲眼看着,这个你引以为傲的“铁饭碗”,是怎么一点点生锈,最后碎得满地都是的!


    我要让你从云端,狠狠地摔下来!


    摔得比任何人都惨!


    这才是我陈凡,送给你最好的礼物。


    现在的国营厂工人,在普通老百姓眼里,还是至高无上的“铁饭碗”。


    福利好,待遇高,说出去有面子,找对象都比别人容易。


    但只有他这个重生回来的人才知道,这个所谓的“铁饭碗”,用不了几年,就要迎来它最终的命运——下岗潮。


    尤其是像林文斌这种,没什么真才实学,还因为犯过错在档案里留了污点的人,绝对会是第一批被“优化”掉的。


    到时候,他失去了工作,又没有一技之长。


    他那点可怜的自尊和骄傲,将会被现实碾得粉碎!


    这才是对付这种眼高手低,自命不凡的白眼狼,最狠也最有效的报复!


    “兄弟,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


    赵卫国听了陈凡的“苦衷”,二话不说,就把这事给揽了下来。


    “不就是个工作名额嘛!多大点事!”他拍着胸脯,大包大揽地说道,


    “这年头,政策活了,人心也活了。


    不少国营厂里,都有那种干了一辈子,快要退休的老工人。


    他们家里的孩子,要么是没本事接班,要么是自己考上大学出去了。


    这手里的名额,就空了下来。”


    “他们也想把这名额换成钱,给家里改善改善生活。


    只不过,这事毕竟是钻政策的空子,不能摆在明面上说。


    得有信得过的中间人牵线搭桥才行。”


    “我正好认识几个大厂里管人事的科长,跟他们的关系都还不错。


    我去找他们问问,保证给你找个最好的!”


    赵卫国说得是信心满满。


    他心里清楚,这对于陈凡来说,可能只是解决一个家庭麻烦。


    但对于他自己来说,却是一个跟陈凡拉近关系,加深交情的绝佳机会。


    陈凡现在就是一棵摇钱树,只要能跟他绑在一起,以后还愁没钱赚吗?


    “那就多谢赵哥了。”陈凡点了点头,


    “钱不是问题。只要是县里正经的大厂,像什么纺织厂、机械厂之类的,别是那种半死不活的小厂就行。


    价钱方面,一千块钱以内,我都能接受。”


    “一千块?”赵卫国听得咋舌。


    这手笔可真不小!


    要知道,现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名额,私底下转让,也就七八百块钱。


    陈凡直接把价码提到了一千,这诚意,简直是足得不能再足了。


    “兄弟你放心!有你这句话,我保证给你办得妥妥帖帖的!”赵卫国心里更有底了,


    “我这就去打电话!最多三天,保证给你消息!”


    “好,那我等赵哥的好消息。”


    陈凡的目的已经达到,便起身告辞。


    从迎宾酒楼出来,陈凡看了一眼怀里的信封,心里那块一直悬着的石头,总算是彻底落了地。


    这笔钱,足够他把那栋两层小楼,盖得漂漂亮亮的了。


    剩下的钱还可以用来给母亲和妻子调养身体,给未出世的孩子,准备最好的东西。


    至于购买大渔船,带领全村人致富的计划,也可以正式提上日程了。


    一切都在朝着他预想中,最好的方向发展。


    他走在县城的街道上,看着两旁那些低矮的建筑和略显陈旧的招牌,心里却已经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商业蓝图。


    这个时代,是属于他们这些敢想敢干的人的。


    只要抓住了机遇,他就能乘着改革的东风,一飞冲天!


    回到村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村东头那片工地上,依旧是热火朝天。


    几十个青壮年劳力,光着膀子,喊着号子,干劲十足地挖着地基。


    孙志军也在其中,他虽然人长得不算壮实,但干起活来却是一点都不含糊,


    一个人推着一辆装满了土方的独轮车,跑得飞快。


    村民们看到陈凡回来,都热情地跟他打着招呼。


    “凡子回来了!”


    “凡子哥,你家的地基都快挖好了!”


    陈凡笑着跟他们一一回应,心里感到一阵温暖。


    这就是林长海说的“根”。


    这些人虽然淳朴,甚至有些短视。


    但他们也是最容易满足,最懂得感恩的人。


    只要你真心对他们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就会把你当成自家人,死心塌地地跟着你干。


    陈凡没有在工地多待,他穿过人群,直接朝着村委会的方向走去。


    有些话他必须当着全村人的面,说清楚讲明白。


    他要彻底断了陈大海和白秀莲的念想,也要让所有的村民都看清楚,他陈凡的底线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