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陆府鸡犬升天

作品:《玄学影后救赎Ta,阴阳两界火爆了!

    陆昭宁将陆思贤提前回京的消息告知谢临渊后,谢临渊当即入宫向皇上萧司珩禀告。


    萧司珩听罢龙颜大悦。


    当即传召礼部,命其火速备下仪仗,务必隆重迎接功臣还朝。


    可因时日太过仓促,礼部来不及另行筹划细节,只能暂且依照往日迎接胜仗功臣的旧例准备。


    礼部尚书将这仓促拟好的方案简明扼要地奏明后,萧司珩挥手命他退下,速速督办。


    待礼部尚书的身影消失在殿外,萧司珩心头却莫名泛起一阵憋闷--


    总觉有件要紧事被自己漏了,冥思苦想半天,脑中却一片空白。


    他转头看向身侧躬身侍立的曹公公,语气带着几分困惑:


    “曹一,你说,朕是不是忘了什么事?”


    曹公公眼皮微抬,飞快地觑了眼皇上的神色,随即又深深垂下头,恭敬回话:


    “是了……”经他这么一提,萧司珩恍然拍了下龙椅扶手,眸中的光彩瞬间黯淡了几分。


    京都城里,已有太久不曾这般为胜仗欢庆了。


    上一次这般动用仪仗、全民翘首迎候功臣,还是当年谢临渊的父亲谢国公与兄长谢大公子平定东瀛边患归来。


    可转念想起谢家父子后来的结局,萧司珩唇边的笑意陡然淡去。


    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涌上心头,连带着声音都轻了些:


    “如今朝堂之上,朕真正能用、敢用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了啊……”


    这话太过沉重,牵扯着朝堂旧痛,曹公公只敢垂首躬身,半句不敢接茬,殿内一时陷入死寂。


    片刻后,萧司珩似是甩开了那点怅惘。


    他忽然抬眼,语气重又带上帝王的决断:


    “传朕旨意,陆思贤有功,着即重赏。另外,户部尚书之位空置已久,便将陆泓擢升补任吧。”


    “皇上……”曹公公闻言,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


    他心中清楚,这道旨意实在不妥:


    陆思贤论功行赏本是天经地义,可陆泓素来资质平庸,只在闲职上混了些年头,骤然擢升为掌管天下财赋的户部尚书……


    这般跨越式提拔,难免引朝臣非议,甚至会让人觉得皇上赏罚失度。


    但这话他不敢直说,只能小心翼翼地旁敲侧击。


    “陆大将军战功赫赫,嘉赏自然是天经地义。只是这户部尚书掌管国之财脉,干系太过重大……”


    “陆泓大人虽一向勤勉,可骤登此位,怕是难免让朝臣们心生疑虑,若引发非议,反倒有损圣上天威啊。”


    萧司珩抿紧唇,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椅扶手上的云纹雕饰,神色渐渐沉了下来。


    他沉默片刻,终是抬眼看向曹公公,语气里带着不容置喙的威压:“不必多言,就按朕说的传旨。”


    顿了顿,他加重了语气,似是在强调,又似是在说服自己:


    “朕是天子,赏罚予夺本就操之在朕。“


    “朕想提拔一个人,又有何不可?”


    翌日。


    京都久违热闹。


    天刚蒙蒙亮,陆思贤大将军大胜回京”的消息便像长了翅膀似的,在街巷间飞速传开。


    人们骨子里对英雄的崇敬与热忱被瞬间点燃。


    家家户户门前挂起了彩绸,沿街的酒肆茶坊更是早早挤满了翘首以盼的百姓,连空气里都飘着抑制不住的喜气。


    这份热闹,在陆府门前更是被推到了极致。


    车马盈门,贺客如织,这般门庭若市的景象,在陆家近些年来的日子里,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就连先前因陆依宁的婚事闹得彻底撕破脸的文家,也循着风头赶了来。


    文侍郎领着儿子文初时登门,刚寒暄没两句,便迫不及待地提起了当年与陆依宁的婚约,话里话外都透着想重修旧好的意味。


    不等陆昭宁开口,陆依宁已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跳了出来,柳眉倒竖,指着文初时的鼻子就骂。


    “你算什么东西?也配肖想我们姐妹?”


    “记住了,是我们陆家不要的你!”


    文初时当众被驳得颜面尽失,站在人群里手足无措。


    文夫人看着儿子难堪的模样,心疼得不行,可转念一想,陆思贤这一回来,陆家声望必然水涨船高,绝不是如今的文家能轻易得罪的。


    她连忙拽了拽儿子的胳膊,压低声音劝道:“儿啊,你别急。先前陆依宁对你多上心?”


    “为了你,连不顾名声私奔的傻事都差点做了,可见是喜欢你到骨子里的。


    她现在就是气头上,吃味罢了,你低个头,说两句软话,保管能哄好。”


    文初时咬着唇,眼底闪过一丝动摇。


    在文夫人不停的推搡下,他硬着头皮上前一步,拱手作揖,刚要挤出一句软话,目光却不受控制地落在陆昭宁身上。


    她一身素雅衣裙,站在贺客之中,眉眼沉静,瞬间勾住了他的视线。


    “看什么看!”


    陆依宁眼疾手快地挡在陆昭宁身前,像护崽的小兽般瞪着他,语气里满是阴阳怪气。


    “垃圾就该待在垃圾堆里,别跑到这儿来碍我姐姐的眼。


    再说了,喜欢我二姐姐的人能从街头排到街尾,你算老几?也配让她多看一眼?”


    文初时臊红了脸,只能悻悻离开了。


    陆霏宁今日依旧称病卧床,自然没法去城门处围观陆思贤进城的盛况。


    陆昭宁带着陆依宁赶到城门时,这里早已被乌泱泱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


    “来了来了!”


    不知是谁在人群前端激动地喊了一声,瞬间点燃了全场的情绪。


    此起彼伏的议论声骤然压低,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投向了城外的官道尽头。


    片刻后,远处尘土飞扬,一道轮廓渐渐清晰。


    “放炮!”领头的礼部官员高喝一声。


    早已备好的鞭炮便“噼里啪啦”炸响开来,锣鼓声、唢呐声紧随其后,震得人耳膜发颤。


    在这片喧天的礼乐声中,一辆装饰着鎏金纹的华贵马车,伴着护驾的骑士缓缓驶入了城门。


    骑在战马上的,正是陆思贤。


    他一身玄色嵌银丝的铠甲尚未卸下,甲胄上还沾着未拭去的尘土与暗红血渍。


    裸露在外的小臂线条紧实,皮肤被边关的烈日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却丝毫不见疲惫萎靡,反而透着一股浴血归来的凌厉锋芒。


    他眉眼深邃,面色沉冷,周身萦绕着挥之不去的杀伐之气。


    陆昭宁的视线自始至终追随着他的身影。


    似是察觉到这道专注的目光,陆思贤微微偏过头,目光精准地穿透人群,与她遥遥对上。


    陆依宁起初还愁眉苦脸,可真到陆思贤回来,她也是真心实意地开心,朝着他招手。


    “哥!”


    仪仗队伍缓缓向前挪动,归来的似乎只有陆思贤与贴身亲卫,并无大部队随行。


    前方的马车因路面颠簸,侧边的锦帘被风掀起一角,陆昭宁恰在此时抬眼,清晰瞥见了车内端坐的一道女子身影。


    那位南诏女子。


    陆思贤本想径直带亲卫回府休整,身旁的礼部太监却连忙凑上前,躬身劝道:


    “大将军,皇上特意吩咐了,让您绕城一周,与民同庆。您瞧,满城百姓都在等着看您呢!”


    陆思贤眉头微蹙,显然对这般铺张的阵仗有些不适,但终究没有拂逆圣意,只是淡淡颔首。


    陆依宁被人群推着往前挪了两步,望着渐渐远去的队伍,满脸疑惑地扯了扯陆昭宁的衣袖:


    “二姐姐,怎么只有哥哥一个人回来呀?其他的士兵呢?”


    “还在路上呢。”


    陆昭宁目光掠过陆思贤的背影,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陆昭宁算过了,他是担心归途有变数,特意带着亲卫先一步回京复命。


    先前他送回的军报里也提过,大部队预计两月后才能抵达京都。


    想来这城门处的隆重迎接,陆思贤自己怕是也对这阵仗有些发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