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朱标慌了
作品:《大明:开局邀请朱元璋造反》 “去你的!咱宁愿当个断头皇帝,也不要当一个缩头乌龟。”
朱元璋的一声怒吼,仿佛传到了千里之外的南京,而南京城中锦衣卫,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锦衣卫收到消息后,立刻把消息呈报朝廷,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这公文便已成到了朱标的书案上。
监国的朱标不敢怠慢,立刻来到朝堂之上,与众朝臣商议此事。
“诸位大臣,朝廷刚刚接到线报,洮州十八番族进犯,一路上屠戮百姓,此事该如何处置?”
朱标心里慌到了极点,要知道,他的父皇和母后都在远文县中。
那距离洮州十八番族,简直就是咫尺之遥,一旦城破搞不好,皇帝都要被俘虏。
大明朝刚刚开国,开国皇帝便被俘虏了,这丢脸恐怕翻遍史书,也找不出一例来。
这才是朱标慌的根本原因。
众朝臣对此倒是不以为意 ,毕竟大明朝刚刚开国,像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南边的北边的甚至海上的到处都是。
要慌肯定慌不出什么章程来,反正打到内地来,还需要时日,所以他们都没放在心上。
兵部的老臣率先到:“太子殿下,我以为不足为虑,先派人去招抚,招抚不成直接派兵攻去。”
“如此一来,天下可安。”
“说的没错,臣复议。”
武将对此兴致缺缺,又不是打草原人,打下来也没什么可称道的 。
况且,一路上到处都是艰难险阻,这一看就不是一个好差事。
看着敷衍的众朝臣,朱标内心有怒,但是却发不出来。
只能叹气一声道:“蓝玉!你随我前往后殿,其余的朝臣完成你们的本职工作,便可下值!”
蓝玉不明所以的,随着朱标一路前往后殿。
而此时,城门前李善长正步履匆匆的朝着大殿走去。
好巧不巧?李善长外出公干,所以才错失这个机会,不然他会第一时间主动请缨。
虽然他是个文臣,但是只要能打赢这一仗,便能在朱元璋面前刷刷脸。
可惜的是,他丧失了这个好机会,等他得到消息时,朝会已经散了。
“李相国,您怎么来了?”
李善长看着同僚,急迫地问道:“洮州十八番族进犯,太子殿下派谁去平乱了吗?”
众朝臣十分疑惑,旋即把朝廷上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相国大人,太子殿下叫蓝玉去后殿了,应该是商议此事。”
一听到是蓝玉,李善长悔的肠子都青了。
晚了一步,就只晚了一步啊!
但终究是一步错,步步错!
既然失了先机,接下来就顺其自然吧。
后殿上,蓝玉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看着太子一脸恭敬道。
“殿下,您叫咱是干什么?不就打一个小小的蛮族吗?给我五千兵马,我一定踏平了他们。”
看着蓝玉,朱标的脸上透出了无奈的神情:“五千兵马不够,我给你两万人,两万人都是骑兵,你要以最快的速度,奔赴远文县。”
“你要以最快的速度消灭叛乱,记住了,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一路上,万不可有一分拖延。”
蓝玉看着朱标,眼眸里透出了几分疑惑。
按理来说,他们是自家人。
之所以说是自家人,是因为朱标娶了蓝玉的外甥女儿,所以两人也算是舅甥关系。
“太子殿下到底出什么事情了?”
朱标知道这件事情瞒不了了。
所以立刻直言道:“你可知道我父皇去了何处?”
蓝玉摇了摇头。
“你可知道我母后去了何处?”
蓝玉又摇了摇头道:“是不是和宁国公主在一块?”
这次蓝玉总算是聪明了,学会举一反三了。
看着聪明的蓝玉,朱标重重的点了点头。
“父皇和母后,与宁国公主一同就在远文县中,我会给你两万精锐将士,你要带领你的义子,快速杀奔远文县护驾。”
功劳之大,莫过于救驾。
这让蓝玉瞬间兴奋,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功劳啊!
“太子殿下,我明白了!还是您够意思,你放心,我这就启程星夜出发,一定在十日之内赶赴远文县。“
这个时间可以压缩到了极致了,骑兵作战不比个人,即便是一人两马,也要日夜启程。
而朱元璋回南京就更豪横了,一路上都是有驿站,供应最好的马匹。
一路上的骑手更是五十里一换,其速度可是比军队快上不少,更重要的是日夜兼程,而成群结队的士兵,显然做不到这一点。
也没有这么多的驿站,供他们休息。
听着这个时间,朱标的脸上露出了不悦的深情,他摇头道:“我给你一人三马,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往远文县。”
“记住了,不能让我父皇出现任何危险,倘若出现任何危险……。”
蓝玉拍了拍胸脯,粗声粗气道:“放心吧,太子殿下,我以人头担保,甘愿立军令状。”
说完,便兴奋的看向太子道。
“等一下,快给我准备人马,我现在即刻出发。”
蓝玉说着,便磨刀霍霍,脸上尽是兴奋。
蓝玉最不怕的就是打仗,如今,虽然没有了胡相,但还有李相国,淮西勋贵依旧是朝堂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朱标的调度之下,整个南京城瞬间忙碌了起来。
精锐的士兵被调集,大量的马匹被抽掉,一路上的粮食供应,以八百里里加急的方式,不断通知沿途州县提供。
蓝玉回到家中,立刻叫上了蓝春和一众义子道:“儿郎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这一次我带你们杀向洮州。”
……
“将士们不要怕!这些蛮子绝不是我们的对手。”
看着城墙下的洮州十八番族,林羽的脸上毫无惧色。
此时!就连他这个县令,也换上了一身板甲,准备随时与之血战。
紧接着,便是朱元璋。
朱元璋不知何时也弄了一身板甲,此刻正耀武扬威的站在城头之上。
洮州十八番族,并没有在城下扎营。
反倒是在城池十五里的地方,在树林中扎营。
而城墙下的这些蛮族,则是一支千人队。
这支千人骑兵在城墙下耀武扬威的策马高喊道。
“中原汉人,现在投降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