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精盐到,皇帝要卖盐

作品:《大明:开局邀请朱元璋造反

    朱标同样一脸欣喜的,看着朱元璋道:“父皇当务之急,应该是疏通航道,我以为可派出大军。”


    “这样一来,既可以稳定江南,也可以最快的速度,疏通航道。”


    看着太子朱标,朱元璋咬牙切齿道:“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江南王家,锦衣卫已人查明,这次的事件,就是江南王家从中做梗。”


    “想当年,朕给了他们富贵,想不他们不知足,竟然要与朝廷作对,真是该死。”


    说到王家,朱元璋真是待他们不薄,即便他们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


    朱元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本以为能让王家消停,却没想到竟然让他们更加嚣张了。


    这次竟然公然地与朝廷作对,甚至不惜危害国本。


    “竟然是王家,父皇您打算怎么做?”


    朱元璋并没有说话,但是眼眸中的杀意已然是掩不住的。


    “想当年,张士诚都不是我的对手,这区区王家竟然也敢蹦跶,真是不知死活。”


    “既然如此,自当杀之,震慑天下。”


    江南之地,距离南京不远,而苏州距离南京更是咫尺之近。


    第二日朝堂上!


    朱元璋冷眸看向众臣道:“此次之事,朕已查明,是江南王家所为。”


    此话一出,朝廷震动。


    但是此事终究有天灾遮羞,若强行扣帽子,恐怕不妥。


    李善长也是顾忌,这一点才没有动王家。


    “陛下,臣以为不可,此事天下人都知道是天灾,若是贸然处理了王家,恐怕会引起江南恐慌。”


    “微臣以为,可以轻拿轻放,只需敲打王家,便能起到奇效。”


    李善长除了忌惮王家之外,更忌惮的还有淮西勋贵,他们这些人可都收钱了,一旦处理王家,那就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搞不好整个朝廷都要震动。


    而淮西勋贵中,武将为首者,当首推蓝玉,而蓝玉和太子的关系,更是人尽皆知。


    其实别说蓝玉了,其实牵连甚广,搞不好连汤和都要牵涉其中,而作为淮西勋贵,文臣之首的李善长,更是难逃其咎。


    前面已经出了一个胡惟庸了!


    李善长是真不想,让淮西集团再受动荡。


    看着李善长,朱元璋很快回过味来,旋即眼里露出了浓浓的杀意。


    他的目光放在了淮西勋贵上,看着这些武将,他立刻明白了,这些人有所牵连。


    想到此处,他立刻把目光看向毛骧,毛骧此刻委屈地低下头。


    他也不想这样,可此事实在牵连甚广,他也只能装傻装糊涂。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看着太子,看着一种淮西勋贵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虽然如此,那自然要轻拿轻放。”


    说完,便把手中的玉如玉,愤然地砸向龙阶之上。


    朱标很快意识到,其中的深意。


    为了化解误会,朱标前往后殿与朱元璋商议此事。


    “父皇,儿臣以为此事都是王家的计谋,王家绝对不可放过。”


    朱元璋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更知道此事处理不好,怕是要出大事。


    江南那些淮西勋贵,一个个都是骄兵悍将,若是不好好处置,恐怕搞不好会闹出兵变。


    若真是闹出兵变,最受损伤的,便是太子。


    搞不好连蓝玉和李善长,都要牵连其中,到那时!太子手中便载无可用之人。


    总之一句话难啊!


    朱元璋和朱标,都露出了无奈的神情。


    此时!二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人。


    这个人便是远在远文县的林羽,若是有他在,一定有办法解决此事。


    “阿嚏!”


    林羽打了个喷嚏,旋即揉了揉鼻子道:“怎么回事?”


    马皇后露出了疑惑的神情道:“林羽,你这是怎么了?莫不是着凉了吧?”


    “没事没事,可能是这几天太忙了。”


    这几日,林羽确实是忙,不过他在忙着扩军,自从得知了盐荒后。


    林羽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个机会,若是历史真的改动了,那便顺势揭竿而起。


    所以开始扩充军备,训练士卒。


    同时,还要平息盐价。


    由远文县地处偏远,那些盐商们优先选择了富庶的地方,根本没人来这个鸟不拉屎。


    所以为了让市场不动乱,林羽只能拿出未提炼的粗盐,来平抑市场。


    “这几日多亏了有你,才让百姓安居乐业,我为远文县的百姓,谢你!”


    看着客气的马皇后,林羽立刻道:“岳母大人客气了!我本就是一县县令,必然要为百姓做实事。”


    看着客气的两人,朱婉儿露出了笑意,旋即岔开话题道:“也不知道朱棣哥哥,和爹爹有没有把盐运到南京。”


    林羽看着朱婉儿掐掐手指,算道:“应该也是在这几日,相信用不了多久,岳父大人就会带着黄金满载而归。”


    马皇后点了点头道:“差不多也是这个日子。”


    其实也就是这个日子。


    朱棣风尘仆仆地率领着商队,前往南京城。


    足足比朱标和朱元璋,慢了三日的时间。


    “殿下,总算到了。”


    负责护送的锦衣卫,一个个激动得是热泪盈眶,这几日着急赶路,真可谓是风餐露宿。


    总算到了南京城了,总算可以好好吃上一顿了。


    朱棣没有耽搁,立刻驾车前往皇城,同时把车上的盐袋通通打开,露出白花花的食盐。


    这一幕!引得整个南京城动。


    许多百姓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如此清亮的食盐,所以这一幕引得南京城万人空巷。


    其实不只是百姓,就连不少官员都忍不住看热闹。


    “天呐,怎么会有这么漂亮的盐?这不会是贡品吧?”


    “我看也是,可是贡品也太多吧!”


    “这竟然是盐,盐竟然是白色的。”


    ……


    随着商队进入皇城。


    朱元璋立刻颁布法令,那就是从偏远商人手中,购得了万斤精盐。


    这样一来,既能合法售卖,也不至于让林羽起疑心。


    “弟弟,你总算回来了。”


    得知消息的朱标立刻赶了过来,兄弟二人兄友弟恭。


    “大哥,弟弟幸不辱命!快让父皇过来看看。”


    朱元璋也早已赶到,他带着群臣,来到了这商队之前道:“朕,打算把这食盐卖出去,不知诸位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