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乔迁之喜!
作品:《赶山七零:开局带弟妹净身出户》 那辆毫不起眼的灰色伏尔加,在村口扬起一阵尘土。
小河村的村民们,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的,蹲在墙根下闲聊的,都齐刷刷地停下了手里的活计,伸长了脖子往这边看。
这年头,村里能开进来一辆拖拉机都算稀罕事,更别说这种只有城里大官才能坐的小轿车了。
车门打开,先下来的是一个穿着黑西装,面容冷峻的壮汉。村民们认得他,是上次跟着张老板一起来的保镖,看着就不好惹。
可接下来的一幕,让所有人的眼珠子都差点掉出来。
那个叫阿彪的壮汉,快步绕到另一边,恭恭敬敬地拉开了后座车门。
他微微躬着身,那姿态,不像是在迎接一个老板,倒像是在伺候一位祖宗。
车里下来的,是李默。
他还是穿着那身普通的旧衣服,只是人看着比前些日子更挺拔了些,眼神也更加深沉,像山里的古潭,一眼望不到底。
“默哥,您慢点。”阿彪的声音不大,但在这安静的村口,却清晰地传进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默哥?
村民们面面相觑,一个个都跟被雷劈了似的,脑子嗡嗡作响。阿彪看着怎么也得有三十岁了,李默才多大?一个毛头小子,竟然被这种城里来的狠人叫“哥”?
这世界,是疯了吗?
李默没理会周围那些惊诧的目光,只是点了点头,从车上提下来一个个鼓鼓囊囊的网兜,里面装着些县城里才有的糕点和糖果。
“默哥,我帮您拿吧。”阿彪连忙伸手。
“不用。”李默摆了摆手,“你回去跟张老哥说一声,我到家了。让他放心。”
“好嘞!”阿彪答应得干脆利落,又从副驾驶上搬下来几个大纸箱,里面装满了米面粮油和各种布料,“默哥,这是老板的一点心意,让我务必给您送到。”
放下东西,阿彪才上了车,伏尔加轿车调转车头,又在一众呆若木鸡的目光中,绝尘而去。
村口安静了片刻,随即像是炸了锅。
“天爷啊!我没看错吧?那是李家那小子?”
“可不是咋的!坐着小轿车回来的!还有专人送东西!”
“乖乖,这小子是进山挖到龙王爷的宝藏了?”
议论声中,夹杂着掩饰不住的羡慕。
但没人敢上前多问一句,刚才那个叫阿彪的壮汉身上那股子生人勿近的煞气,还让他们心有余悸。
而且谁都看得出来,现在的李默,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可以随便议论的穷小子了。
李默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他拎着东西,脚步沉稳地走向那座在村里显得格外扎眼的新房子。
还没到门口,三道小小的身影就从院子里冲了出来。
“大哥!”
是囡囡,她像只小乳燕,迈着小短腿,一头扎进了李默的怀里。
李默的心,在这一瞬间,像是被温热的泉水浸泡过,所有的疲惫和杀伐之气,都消散得无影无踪。他弯下腰,一把将小妹抱了起来,在她那肉嘟嘟的小脸上亲了一口。
“囡囡,想大哥了没有?”
“想!”小丫头搂着他的脖子,奶声奶气地回答,声音里带着哭腔。
李雪和李青书也跑了过来,一左一右地拉着他的胳膊,眼圈都是红的。
“哥,你可算回来了!”李雪的声音有些哽咽。这些天,张家虽然派人来说过大哥平安,还送来了不少东西,可看不见人,心总是悬着的。
“哥!你没事吧?那个张老板没为难你吧?”李青书仰着小脸,紧张地问。
“傻小子,你哥我能有什么事。”李默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
最后走出来的是李铁,他还是那副闷葫芦的样子,不说话,只是默默地从李默手里接过那个网兜,又上前把地上的几个大纸箱子一一抱了起来,那几个沉重的箱子,在他手里像是没分量似的。但他那双亮得吓人的眼睛,却一直没离开过李默的脸,里面有激动,有安心,还有毫不掩饰的崇拜。
“都进去吧,外面风大。”李默抱着囡囡,领着弟弟妹妹们进了家门。
新盖的砖瓦房宽敞明亮,窗明几净,地上铺着平整的青砖,屋里摆着崭新的木制家具,虽然简单,却透着一股子家的温馨。这和以前那个四面漏风的破茅草屋,简直是天壤之别。
李雪已经烧好了热水,给李默倒了一大搪瓷缸。
李默喝着水,看着围在身边叽叽喳喳的弟弟妹妹,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在外面算计再多,厮杀再狠,为的,不就是眼前这一幕吗?
他把网兜里的糕点和糖果拿出来,分给几个孩子。囡囡拿到一块奶糖,小心翼翼地剥开糖纸,却没往自己嘴里放,而是踮起脚尖,举到李默嘴边。
“大哥吃。”
李默笑着张嘴含住,那股甜味,一直从舌尖,甜到了心底。
他没有告诉弟妹们自己这次到底赚了多少钱,那两万五千块的巨款,足以把这些孩子吓坏。他只说帮了张老板一个大忙,得了些赏钱。家里的钱,加上之前卖药材剩下的,零零总总也有个大几千,足够让一家人过上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了,没必要再给他们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
饭桌上,李雪的手艺见长,一顿简单的家常饭,也做得有滋有味。
“哥,咱们的新房子啥时候搬啊?”李青书一边扒拉着米饭,一边兴奋地问。新房子早就盖好了,就等着大哥回来拿主意。
“不急。”李默夹了一筷子菜到他碗里,“搬家是大事,得选个好日子,热热闹闹地搬。我寻思着,就三天后吧。”
他心里已经有了盘算。搬家,不仅是搬家,更是一次宣告。他要让全村人都知道,他李家,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任人欺负的破落户了。
“到时候,咱们请客!”李默看着弟妹们亮晶晶的眼睛,笑着说道,“把老陈头,王一刀还有春花一家他们都请来,好好喝一顿!再买些炮仗,从村头放到村尾!还有喜糖,让村里的小娃子们,都跟着沾沾喜气!”
“好耶!”李青书和囡囡立刻欢呼起来。
李铁和李雪虽然没说话,但脸上那掩饰不住的笑容,已经说明了一切。
曾经他们连饭都吃不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家过年。
现在,他们自己家,也要办一场比过年还热闹的喜事了。
这日子,真像是做梦一样。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的好大哥,李默。
夜里,李默躺在自己的新房间里,听着窗外的虫鸣,却没有丝毫睡意。他想起了在城里经历的种种,想起了张卫国的狠辣,罗老虎的疯狂,也想起了陈市长那沉重的一拜。
他知道,小河村,只是他人生棋局的起点。
外面那片更广阔的天地,才是他真正要去征服的战场。
不过不是在这一两年时间,对于好不容易可以过上的悠闲生活。
李默还是十分珍惜的,毕竟钱是死的,前世他到了人生后面赚了那么多钱。
弟妹们都没有了,有再多钱没处花,也是白费。
再者,李默想要赚钱简直不要太简单,毫不夸张的说至少有一万种方法可以搞钱!
而他现在要的不多,家庭美满生活幸福,自己快乐悠闲就好。
李家要办乔迁宴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一天之内就传遍了整个小河村。
一时间,李家那座崭新的大砖房,成了全村人议论的焦点。
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但更多的人,是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
都想瞧瞧这个突然发迹的李默,到底能把这场乔迁宴,办出个什么名堂来。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这天一大早,小河村的宁静就被一阵“突突突”的马达声给打破了。
六辆崭新的绿色吉普车,排成一条长龙,浩浩荡荡地从村口开了进来,那派头,比上次公社书记下来视察还要大得多。
全村的男女老少,有一个算一个,全都从家里跑了出来,里三层外三层地把路给堵住了。
车队在李家新房的门口停下。
为首那辆车的车门打开,张卫国穿着一身笔挺的深色西装,精神矍铄地走了下来。
他一下车,就朝着早已等在门口的李默,朗声大笑起来。
“李老弟!恭喜乔迁之喜啊!老哥我来迟了,自罚三杯!”
李默笑着迎了上去,“张老哥快里面请。”
两人像相交多年的老友一般,亲热地拍着对方的肩膀,那股子熟稔劲儿,让周围的村民看得一愣一愣的。
紧接着,后面几辆车上,陆陆续续下来了十几个穿着统一制服的年轻人。
他们二话不说,就开始从车上往下搬东西。
一箱箱贴着红纸的白酒,一捆捆用红绳扎好的腊肉香肠,一袋袋雪白的大米和面粉....最夸张的,是那几大卷比人还高的红色鞭炮!
“我的老天爷!这....这是要把半个供销社都搬来了吧?”
“那鞭炮!怕是能从年头放到年尾了!”
村民们议论纷纷,眼睛都看直了。
张卫国听着这些议论,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今天过来不光是祝贺,更是来给李默站台的,是来给整个小河村,乃至十里八乡的人看的。
他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李默是他张卫国罩着的人,谁想动他,就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李老弟,知道你今天要热闹,老哥特意给你带了几个厨子来帮忙。”张卫国指了指从最后一辆车上下来的几个穿着白色厨师服,看起来就精明干练的男人,“这几位都是市里‘一品轩’的大师傅,让他们给你整几个拿手菜,也让乡亲们尝尝鲜。”
这下,人群彻底炸了。
一品轩!那可是城里最有名的馆子,听说去吃一顿,顶得上庄稼人一年的收成!
现在,那里的掌勺大师傅,竟然跑到他们这穷山沟里来做饭了?
这面子,也太大了!
被邀请来的老陈头和王一刀一家子、王屠户一家,众人脸上表情,一个比一个精彩。
老陈头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那双浑浊的老眼,死死地盯着和张卫国谈笑风生的李默,嘴里喃喃自语,“这小子....真他娘的是条潜龙啊....”
而王一刀心里的震惊,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前些日子,他还帮李默打探消息,听到的全是张卫国要完蛋的传闻。
可现在看看,这张老板哪里有半点要完蛋的样子?红光满面,意气风发,那气场,比以前更盛了!
再看他对李默那股子亲热劲儿,已经不是简单的欣赏了,那眼神里,分明带着一丝敬重!
王一刀是个聪明人,电光火石之间,他脑子里那根弦,“啪”的一下就接上了。
张卫国的绝地反击,罗老虎的轰然倒台....这一切的背后,恐怕都或许和眼前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少年,脱不了干系!
他想不通李默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也不敢问。
但他知道一件事,自己当初选择跟着李默混,是他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他看李默的眼神,彻底变了。
从最初的欣赏,变成了如今的敬畏和狂热。
这哪里是找了个靠山,这分明是抱上了一条真龙的大腿!
至于王屠户一家子,王屠户和媳妇两人更是疯狂给自家闺女王春花使眼色,那眼神不言而喻。
似乎想要让王春花加把劲快些把李默给拿下。
小妮子的俏脸早就通红得宛若傍晚天边的晚霞,甚至毫不夸张地说都有些晕头转向的。
再看李默的眼神里面满是止不住的爱慕。
她难道不想更进一步吗?
是的,她想的。
但是人家一个黄花大闺女的,李默又不是很主动,在这个时代的风气影响下,不可能是她一个女孩子主动对吧?
院子里,流水席已经摆开。
一品轩的大厨们果然名不虚传,煎炒烹炸,十八般武艺尽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流水般地端了上来。
什么红烧狮子头,什么糖醋大鲤鱼,什么东坡肘子....很多菜,村民们连名字都叫不上来,那扑鼻的香气,馋得人直流口水。
李默让李铁和李青书,给村里每一个来看热闹的人,都发了一把喜糖。
这年头糖可是金贵东西,村民们接过糖,嘴上更是甜滋滋的恭贺。
加之这些天李默的惊人表现以及出手大方,绝大多数人心里那杆秤,已经彻底倒向了李家。
一时间,院子里全是恭维和道贺的声音。
“李家小子,出息了!”
“以后咱们村,可就指望你了!”
李默只是微笑着,一一回应,不卑不亢,那份沉稳,完全不像个十六岁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