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 第112节

作品:《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

    大队部,大家热热闹闹地吃完饭,又聚在一起聊天,不过这一回,石明华、石莹莹等人就占据了史佳瑞身边的位置。


    话题也从大学生活,聊到了今年七月的高考。


    大石大队去年只有两个知青考上,比起其他大队,差了一点点,这让他们心里都闷着一口气,想要在今年的高考中好好发挥。


    史佳瑞拿出自己的笔记本,这里头写的是一些她这次考试后,思考后总结的知识点。


    “去年是因为时间紧张,所以出的题目会比较少,也比较简单。但今年的高考,题目肯定会增多,难度也会提升。”


    林世盛说:“不过招生的学生也增多了,我们有更多的选择。”


    “是这样,总之大家不要放松学习,加油,你们肯定能考上想要的学校。”


    去年石莹莹、石明香落榜了,是没想到她们报考的学校报考的人太多了,她们离分数线差了一点。


    “佳瑞姐,只有理科的题目啊?”石莹莹问。


    “是的,文科我不擅长,如果可以,你们可以找高中老师弄个知识点来复习。”史佳瑞也不是全能。


    正聊着,石玉玲就带着丈夫孩子连夜赶来,还带了一个大包裹。


    她比几年前胖了一点,面色红润,眉眼带笑,她丈夫面容俊朗,抱着两个孩子,温柔而有耐心。


    她在纸上写道:“佳瑞姐,这是我给你做的两套衣服两双鞋子,还有一瓶自家养的蜂蜜,让你补补身体。”


    “谢谢。”史佳瑞写道,还画了一个笑脸,“一定要幸福啊!”


    她想,再等上一些年,她的人工耳蜗做出来,就能再听得到了。


    石文玲一家子的到来,似乎是开启了拜访潮,周妹真竟然也过来了。


    她看着依然跟以前没什么差别,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


    周妹真是来问史佳瑞知不知道钱爱华的地址的,说她们没能联系上。


    但不知道是不是史佳瑞的错觉,她发现石莹莹和石明香都更靠近了自己身边,而且还抢话。


    她觉得这事可能没有那么简单,应付了几句,很不巧的,她也不知道钱爱华家的地址和电话呢。


    周妹真垂着眼,叫人看不明白她的想法。


    “请问,这里是大石大队的大队部吗?”


    门外停下一辆自行车,下来一个夫人问道。


    “这里是,你找谁啊?”


    “我找你们大队的史佳瑞史知青。”于晶晶挺好自行车,心里有些紧张。


    “史知青,史知青,有人找你。”问话的大婶朝门里喊道。


    于晶晶拎着麻袋进门,她回去之后,越想越惭愧,怎么就没留下史佳瑞的联系方式呢?


    之前因为各种原因没能亲自道谢,这回不能再错过了。


    于是她狠狠心,等两个儿子留给婆婆照看着,自己借了自行车一路往大石大队赶。


    史佳瑞看到于晶晶,她有些意外,还以为只是车上的交集了。


    “史知青,多谢你当年旧了我们母子,还垫付了医药费。很惭愧到现在才来当面道谢。”


    于晶晶递给史佳瑞一个袋子,“这是我们家自己晒的一点干货,希望史知青好好调养身体。”


    “谢谢,麻烦你了。”


    旁边有人好奇于晶晶的故事,就把人拉过去文化,然后石有田也被叫过来了。


    当年这桩事没往外说,还真没人知道他们还当过活雷锋。


    于晶晶想起当年,自己剖腹产,卧床时间比其他产妇要长,孩子身体又不是很好,大病小病不断的。


    有时不是不想感谢,而是受困于现实。


    于晶晶跟其他人聊天,得知史佳瑞现在在海市f大读书,她心里记下来,打算等儿子上小学后,让他们亲自写信去感谢。


    她还要连夜赶回去,再次跟史佳瑞感谢,她骑上自行车就走了。


    渐渐的,大队部的人越来越少,只有潘庆、石在峰、耿连、林世盛等人还在。


    石莹莹等人本来也想留下来,都被石在峰给劝回去了。


    之所以把这些人劝回去,也不是要商议什么绝密大事,就是跟史佳瑞聊一聊这些年来大队的发展,草菇的拓展事业。


    除了草菇,现在大石大队的高产但味道差作物品种,养鸡、养猪方法等,已经传到了其他大队。


    上林大队的养鸡事业到底还是做起来了,那三个知青培育出了一种高产蛋的品种鸡。


    这些鸡有些弊端,肉柴、没香味等,不过产蛋量高,大家也没有更多要求了,一般社员家里更多养的当地品种鸡。


    此外,双木大队成功种出了草药,草药与果树双重收入,让他们即使不大规模种草菇,收入并不会在公社垫底。


    原来穷兮兮的内河大队,后来经过李茂的指导,种上了山药。


    潘庆现在在公社当书记,很是忙碌,他计划今年成立草菇加工厂,打算和福市的中医院合作开发七号草菇营养粉。


    他有野心,希望能做出类似于麦乳精这样让千家万户追捧营养品。


    史佳瑞对于潘庆的规划没有异议,潘庆再升的可能性不大,他未来或许不会继续从政,转型做别的。


    现在先折腾草菇,未来就有经验了。


    她没有更多的时间花在草菇上,草菇新品种的研发,还是要依靠李茂这样的专业研究员。


    再等上几年,草菇等食用菌的市场一定更大,她希望能以东川公社为中心,向其他公社辐射出去,将它做成整个仙河市的支柱产业。


    特别是红安县的那些公社,地理位置不好,若是能解决了交通问题,再辅以草菇这类的副业,生活应当能慢慢好转起来。


    不过这些事史佳瑞现在是鞭长莫及,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只能提两句,之后看谁能把这事解决了。


    一直聊到九点多,史佳瑞刚出大队部的门,就碰到了守在外头的石明华等人。


    他们并没有回去,而是待在门口,准备送史佳瑞。


    一路上,他们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就像是很多年前,他们在广播里讲完故事,送她回去一样。


    李金兰家大门敞开着,灯还亮着。


    石莹莹和石明香还没睡,两人两眼亮晶晶的,显然是打定主意要和史佳瑞睡一屋了。


    李金兰端着两个碗过来,“佳瑞,我用鸡汤冲了点三七粉,你快趁热喝,然后这碗是鸡肉面。”


    她看向石明香和石莹莹,“你们两个,自己去锅里盛。”


    吃完夜宵,再洗漱好,一张架子床,躺三个女孩子刚好。


    石明香和石莹莹年纪在农村都不算小了,高中毕业后都不想那么早结婚,现在能高考,两人更是把心思放在了这上头。


    她们跟史佳瑞聊了很多,聊未来的理想、憧憬的婚姻生活、期盼的工作等。


    在这陌生又熟悉的环境里,史佳瑞跟两个小姑娘说话,畅想了一番未来的生活。


    第二天一早,李金兰家就有人来送东西,鸡蛋、豆腐、油条等,都是要给史佳瑞的。


    趁着早上没人来找自己,史佳瑞抓紧时间,跟石明香和石莹莹说了些考试的事,只要能考上,以后就是吃国家粮了。


    至于她带回来的东西还没分,都写好了名字,她拜托李金兰帮忙交到这些人手上。


    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史佳瑞走之前,石东明给了她一张纸条,说是钱爱华留下来的电话号码。


    昨天人太多了,他没找到机会给她。


    拖拉机离开大石大队的时候,后面一群人还在不断挥手。


    现在公社到仙河市的路都铺了黄水泥,好走很多,拖拉机要比以前少花三分之一的时间。


    史佳瑞特意让石有田送自己到东街丁字巷,她拎着东西下了车,打算去看看周爷爷周奶奶。


    不管如何,当年她住在这边,受两位老人家照顾。


    来开门的是已经长高长大的周平,他看到史佳瑞,瞳孔缩了下,而后回头朝屋里喊道:“爷爷,奶奶,佳瑞姐回来了。”


    史佳瑞看到老了一些的周爷爷周奶奶,两位老人抓着她的手,眼眶有点红。


    “你这孩子,听说你生病回城治疗,现在还好吗?”


    “我挺好的。”史佳瑞点头,“我这次来仙河市,时间比较短,可能没办法多呆。”


    她把袋子放在桌上,“周平都这么大了,高考了吗?”


    “准备今年考,去年我知道得太晚,报名没报上,今年我一直在复习,一定会考上的。”


    史佳瑞拍拍周平的肩膀,“加油,我看好你。”


    “佳瑞姐,你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会努力的。”


    史佳瑞心里很欣慰,当年短暂的相处,有给这个孩子种下了学习的种子,考上大学,他的一生肯定随之改变。


    她跟周家祖孙短暂交谈了几句,留下了自己的联系电话和通信地址,约定以后多联系,就告辞离开了。


    第111章京市之旅


    机械厂,张勇和林向阳待在门卫室里,等着史佳瑞回来。


    他们昨天得知史佳瑞回来,激动得不行,今天上午就来机械厂守着了。


    他们跟苏平安联系的时候,得知他和史佳瑞成了同班同学,羡慕得他们眼睛都红了。


    可没法,谁叫他们读书没那么厉害呢。


    拖拉机的发动机声音越来越近,两人探出头看,看到拖拉机上眼熟的人,都激动地不停挥手。


    “林向阳,张勇,好久不见。”


    “史工,好久不见。”两人大声说着。


    “我们去陈部长办公室聊吧。”


    史佳瑞把自己车上的东西拿下来。


    她带了东西回去,走的时候,也不知道大家给塞的什么,比回去的时候还要重。


    到了陈绍兴办公室,他们意外地看到了另一个熟人。魔.蝎`小`说 M`o`x`i`e`x`s.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