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 第85节

作品:《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

    原来的世界,华国的核电站技术是世界之最,曾帮助不少国家建立核电站,现在用到这个世界的华国,也是合适的。


    史佳瑞起来,打开手电筒,悄悄抄录下来,如果华国能顺利建起核电站,很多技术也会相应提升。


    而电量供应充足、电费降低,百姓们可以用上电器,工厂的用电充足,可以使用大功率机器加工生产……


    作者有话说:


    第85章惩罚


    第二天,史佳瑞早早起来,去了菇棚,她还得监督接下来的草菇种植。


    而且她还得看看,现在用的草菇孢子是否有退化的迹象。


    虽然脑中实验室实验出没有这个可能,但现实各种原因影响,并不能过于绝对。


    今天这一车草菇送去仙河市,还得跟机械厂和菜店打个招呼,未来几天可能会停止配送的原因。


    接下来的半个月,史佳瑞从培养料的配置、发酵,到孢子的提取、接种等,每一个步骤都紧跟着。


    同时她也得给菇棚工作的人紧一紧那一根弦,就怕有些人事情做熟了后,就开始随意了。


    一个环节随意,两个环节随意,最后造成巨大损失。


    史佳瑞回大队部办公室休息,她晕车还没有完全调回来,闻到拖拉机的柴油味都难受。


    石东红拄着拐杖进来,“史同志,是我没监督好,我的错。”


    “这事跟你没关系,你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问题,没有经验。”史佳瑞并没有责备石东红。


    让他天天跑山坡肯定是不现实,而且他经验不足,没发现问题正常。


    “我以及山坡菇棚的几个工人扣半个月工钱。”石东红冷着脸说。


    只有惩戒了,这些人才会真的把每个步骤都记在心上。


    潘庆说:“确实要惩罚,罚工钱是最直观且有效的。”


    “不只你们几个,所有人都有责任。”只有连带责任了,其他人才不会想着,反正又不是他们负责那几个菇棚,看到有做得不到位的也不说。


    对于惩罚一事,史佳瑞是把握不好度的,确切地说,她不懂得怎样惩罚可以起到有效作用。


    “那就按照支书说的来。”潘庆从部队出来,对于纪律、规则一事更有一套方法。


    此时,石东明和几个小队队长、记分员正在紧急地计算着今年上半年的工分。


    地里的稻谷已经晒得差不多了,就等着称重入库,扣除公粮、一定比例的屯粮后,剩余的总量就是大队队员们可以分的粮食了。


    而队员们分粮,是有一个人头粮,然后再加上工分粮,反正非常复杂。


    史佳瑞觉得这样太麻烦。


    要她说,以家庭为单位,分配固定的田地,扣除公粮、大队屯粮,剩余的就是自家粮食,这样大家对伺候田地应该更用心。


    不过这事她可不敢提,等于挑战现行的规则,一不小心,牢狱之灾少不了。


    大队部很快就贴出了关于对菇棚所有人员的处罚公告,大队里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不应该全体罚,有人觉得这是必须的,要不然不长记性。


    但总之,这事确实让菇棚里的人紧张起来。


    而且大队部明确说了,如果进了菇棚不好好干活,浑水摸鱼,那就直接辞退,重新招人。


    菇棚不养闲人,也不养无法创造价值的人。


    这样的规定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不满意的人原因也很清楚,他们觉得这就该是终身制的工作,还能传给别人的。


    但大队部说得明明白的的,直接就断了这些人的念头。


    新的草菇在工人们的用心伺候下总算长出来了,没有任何问题,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这时,大队也准备交公粮了。


    称好的一袋袋粮食抬上拖拉机,送往公社,史佳瑞跟着去看热闹。


    公社的粮站开了,工作人员拿着大秤,对于交公粮的人指手画脚的。


    不是说稻谷里掺的石子多了,要不就是说粮食晒不够干。


    史佳瑞看了一会,问石有田:“每次交公粮他们都是这样吗?”


    “是的,他们不属于公社管。”石有田皱着眉,希望今年不要再被挑剔了。


    如果他们说到稻谷里砂石多,就意味着要多交一袋粮食。


    如果不满意,人家就各种使绊子。


    史佳瑞皱眉:“这种情况,没人去举报?”


    “有人举报了,没用,据说这几个人有后台。”所以他们来偏僻的东川公社,就是打着这边地方远,有人想举报,也不得其门。


    史佳瑞和石有田说着话,就发觉潘庆不在车上了,她往周围扫了一眼,只看到石在峰和其他大队的干部在说话。


    交粮食拖得久,大石大队只能把车上的稻谷扛到路边放着,让人看着,再回去拉过来。


    史佳瑞也不想等,就跟着回去了。


    大石大队的人一直到傍晚才回来,石有田一回来就兴奋地说,粮站的那些工作人员被带走调查了,换了新的工作人员,交公粮的效率提高很多。


    史佳瑞有些意外,这么巧?


    她不由想到中途离开的潘庆,这该不会是他的杰作吧?


    真相怎样,大队的人不关心,大家都只想着要分粮了,兴奋得不行。


    今年新来了支书,分粮的方式也变了,按小队顺序来,而且每一户只派一个人,分完之后,各户再来把粮食挑回去。


    这样避免了拥挤、混乱,整齐有序多了。


    知青点是不算在小队里的,排在最后面分粮食,耿连作为代表。


    史佳瑞的粮食是最少的,只有人头粮,其他人除了人头粮,还有工分粮,钱爱华没有意外的,也跟着垫底了。


    钱爱华瞅了一眼史佳瑞的,再瞅瞅自己的,依然郁闷。


    新粮一分下来,整个大队都热闹起来,碾米机从早响到晚,队员们的脸上都挂着笑。


    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知青点,因为每个知青挣的粮食不同,放在一起吃,肯定有人不平衡。


    耿连负责调和,但依然有人不满意,安静许久的林秀萍几人又开始作怪。


    耿连有些不耐烦了,“你们几个新来的知青,现在不是农忙,请几个土木师傅,重新起两间屋子搬出去,天天都是你们在吵,不嫌烦吗?”


    钱爱华哼了声:“林秀萍,我就知道你是针对史佳瑞,怎的,我们粮食少,但我们用钱买粮食补上缺口不行啊?”


    刘爱萍看向史佳瑞,不明白她怎么就跟钱爱华那么好了?


    自己和她一起下乡的,又住在同一间屋子里那么久,明明应该是最熟的,怎么就陌生了?


    “搬就搬,我们还怕了你们不成。”林秀萍恶意的眼神在钱爱华史佳瑞等人身上扫过,“我看你们要笑到什么时候。”


    “笑到什么时候?当然是笑一辈子了。”这钱爱华哼了声。


    “跟史佳瑞走得近,你们总有一天会后悔的,整个大队也逃不掉。”林秀萍沉着脸说。


    史佳瑞皱眉,觉得这个林秀萍还真的是阴魂不散,她还要弄什么?


    她自己除了出身,还能有什么问题?


    大队部对于知青点的矛盾早就知道,分粮一结束,马上就派人来建屋子。


    地址就在原来知青点的对面,而且一建就是六间,看样子,大队部把后面来的知青的给算进去了。


    而且新建的知青宿舍跟旧的不一样,一排过去六间,没有大厅,只在墙壁一侧草草搭了一间厨房。


    半个月后,林秀萍等四个新知青搬了过去。


    新旧知青互相看不顺眼,出门都会互相给个白眼。


    林秀萍一搬走,刘爱萍就来找史佳瑞,问她要不要搬回去。


    “佳瑞,我们和书艺本来就是一间的,现在继续一间,刚好。”


    史佳瑞还没开口,钱爱华就把话给堵回去了,“佳瑞不搬,我的房间又没有什么问题。”


    刘爱萍看着钱爱华一眼,又低下了头,她说不过钱爱华。


    林书艺笑着说:“看佳瑞想住哪,我们都可以。”


    她肯定是希望史佳瑞搬回来的,这样就可以拒绝新来的知青了。


    如果她早知道林秀萍对史佳瑞的敌意这么大,她当初是不会同意的。


    史佳瑞看着刘爱萍期待的眼神,感觉到钱爱华抓着自己手臂的手紧了紧。


    她笑着说:“我暂时就不搬了,搬来搬去太麻烦了。”


    林秀萍待过的房间,她可不想再住进去,想想都觉得不舒服。


    钱爱华听到史佳瑞的话,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


    “走走走,今天是大队部广播会,想要讲故事的快准备了。”她拉着史佳瑞要往门外走。


    她那本《林海雪原》已经讲完了,最近在说《七侠五义》的故事,听的人可是不少。


    史佳瑞没动,“你先过去,我这边还有点事没做完。”


    她在种子优化仪器里把桃核、李子核分别优化了。


    桃子是大牛他们家的,而李子核则是野李子,又酸又涩。


    这两种水果她想优化很久了,就是比较忙,到现在才抽出时间来弄。


    前前后后优化了五轮,基本上能达到她的要求,而且后代可以稳定遗传。


    这种种子优化方式跟转基因、嫁接、杂交是不一样的,它能稳定遗传。


    当然,它也有缺点,比如产量、抗虫害等没能那么亮眼。


    但就味道来说,绝对没有问题。魔.蝎`小`说 M`o`x`i`e`x`s.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