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安全员刘新和

作品:《大秘书

    半小时后,周康回到公安局。


    以查资料为由,要来了档案室的钥匙。


    虽然这个案子已经发生了好多年,但是按照规定,公安局对过往案子的卷宗都要有保留,绝不能销毁。


    周康找到煤矿爆炸案那一年的文件陈列架,看着多达三百多份的文件叹了口气,只能耐心的开始翻找。


    没有!


    周康找了一遍。


    并没有找到“五·一三特大煤矿爆炸案”的卷宗。


    他还以为刚才找的时候漏掉了,就又用了二十多分钟,再次找了一遍。


    还是没有!


    周康意识到不对劲。


    会不会是煤矿爆炸发生的年份记错了。


    周康摇头否定。


    这不可能,杨同新拍照的上半部分卷宗,上面明显写着就是这一年。


    绝对不可能出错。


    担心有人会把卷宗放错,周康把前后两年的文件陈列架都找了一遍。


    还是没有!


    “卷宗不会被人给销毁了吧?”周康喃喃自语道。


    销毁卷宗可是大事,没有几个人有胆子敢这么做。


    但是现在就是没找到卷宗。


    又要作何解释!


    周康离开档案室,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给杨同新打电话。


    “你说公安局里没有煤矿爆炸案的卷宗?”


    杨同新还在家里耐心等着,听到周康传回这样的消息,心头再次绷紧。


    听着周康分析卷宗被销毁的可能性。


    杨同新心中渐渐没了底。


    若是连卷宗都查不到了,想要重启煤矿爆炸案,就真的没机会了。


    甚至没有下半部分卷中,都不知道当年参与调查爆炸案的警员都有谁?


    也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煤矿爆炸被判了刑。


    周康想了下道:“我要不要找人打听一下,看看这份卷宗到底是销毁了,还是遗失了。”


    “我估摸着年龄大的警察,应该会知道。”


    杨同新摇头否定:“不行,现在还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我们在调查煤矿爆炸案!”


    “除了公安局,哪里还会有卷宗。”


    周康低声道:“检察院和法院应该都有爆炸案卷宗。”


    “如果当初有人被判刑进了监狱,司法局也会保存卷宗。”


    检察院!


    杨同新挑了一下眉:“王雨檬不是在检察院吗?”


    听到这个名字,周康莫名变得紧张,眼中也出现一丝抗拒。


    “我说老铁,你什么意思?”


    “你不会想让我动用美男计吧!”


    “我可告诉你,没门,绝对没门!”


    “要去你自己去,我绝对不可能过去见她!”


    周康把头摇得如同拨浪鼓。


    他也打定主意。


    不管杨同新说什么,他都不可能去找王雨萌。


    杨同新笑着道:“别着急拒绝,我看王雨檬长得也很不错。”


    “就是性格强势了一些,不过我觉得跟你刚好般配。”


    “而且她喜欢的是你,又不是我,我去顶什么用?”


    “你要这么想,为了案子,为了公平和正义,你牺牲一些又算得了什么?”


    周康赶忙叫停杨同新:“你想也不要想,今天就算你说破天,我也不可能同意……”


    半个小时后。


    周康一脸不自然出现在丰安县检察院。


    原本公安局和检察院之间的距离并不远。


    步行的话最多五分钟。


    周康磨磨蹭蹭,走了二十多分钟才到。


    甚至在检察院门口又磨蹭了好几分钟。


    他这才鼓起勇气走进检察院。


    “这个送给你,说是今年新款,看着挺好看!”


    周康身体僵硬走进王雨檬办公室,从口袋里掏出来刚买的发卡送给她。


    王雨檬看了眼根本不适合她的发卡,笑着道:“开窍啦!同意跟我谈朋友了。”


    周康身体绷直,僵硬的点了一下头。


    两个小时后,杨同新收到了周康发来的信息。


    多达三十多张照片。


    后面还有一段语音。


    “老铁,晚上我可能要回不去了。”


    “王雨檬威胁我,让我陪她吃晚饭,还得陪她逛街看电影。”


    “如果我不同意,她就会把我找她要爆炸案卷宗的事,汇报给我们局领导。”


    “老铁,你这次可把我害惨了。”


    杨同新笑着回了一句:“都是为了公平和正义,不管付出多少都值得。”


    “嗯,对!祝你们俩幸福!”


    杨同新把收到的照片用打印机打出来,坐回到沙发上仔细看着上面的内容。


    下半部分的卷中,不仅有当年的办案人员,甚至还有对相关人员的处理结果。


    杨同新惊讶发现,当年轰动一时的特大煤矿爆炸案。


    被处理的人竟然只有一个。


    是当年矿里的安全员。


    刘新和!


    被判了无期徒刑。


    嗯?刘新和!


    杨同新忽然觉得对这个名字有印象。


    好像在哪里听到过。


    想起来了。


    杨同新在给前任县委书记做秘书的时候,有一次被书记要求,与信访局局长一同前往市里,把一位上访的人员给接回来。


    前任书记要求杨同新,只要去接人就行,而且见到人之后还要把他的身份亮出来。


    证明县里对这人的上访情况很重视。


    不然不会派他这位县委书记的秘书过去。


    至于其他事情。


    交给信访局局长处理就可以了。


    杨同新当时只知道这个人叫刘新和。


    至于因为什么事上访,杨同新也没打听。


    只是在回来的路上,听到过一些信访局局长与刘新和聊天的内容。


    大致好像说的是什么被误判,不承认当年的判决结果,还说了很多冤枉之类的话。


    想到这里,杨同新眉毛渐渐皱了起来。


    不会这么巧吧!


    他当年去市里接回来的刘新和,就是特大煤矿爆炸案当年被判刑的安全员。


    杨同新记得很清楚。


    当年把刘新和从市里接回到丰安县之后,不仅请刘新和吃了饭,还给他送到了家里。


    好像刘新和的家就在城南附近。


    对了!


    如果杨同新没记错的话,刘新和住的那座平房,应该距离王长安的废品收费站不远。


    念及此处。


    杨同新不想耽搁,立刻出了门去寻找刘新和。


    相信他肯定知道一些事情。


    不然不可能出狱之后就去上访。


    不过在这之前,还需要确定杨同新即将找到的刘新和,就是当年爆炸案的安全员。


    杨同新开车来到当年刘新和居住的那片平房区。


    看着到处都写着大大的红色“拆”字,杨同新心里突然一沉。


    糟糕!


    这片平房区怕是已经没有人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