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建文做不到的事情,女帝能做到

作品:《开局被白起附身:敢惹我?一人灭你一国

    玄武门外的大风轻骑和虎牙铁贲帮助女帝肃清大雪轻骑和大雪龙骑中的英布党羽,是沙场;薛人圭率军捉拿、枭首朝臣中被英布暗暗拉拢的官员,是朝堂;临安夕照山一战,是江湖。


    三者皆是女帝胜出。


    自此之后,朝堂上还掌控地方兵力的臣子再无一个,若是枢密使陈仙之拿下岭南和广西,再顺势进取云南,形势更好。


    当然,女帝的计划也是如此。


    一旦陈仙之掌控了岭南和广西的兵力,就会大兵进攻云南,而且师出有名,只要陈仙之兵道堪当此任,大理段室将成为历史。


    但云南对女帝而言其实可有可无。


    女帝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韩王姜煊赫。


    从一开始,女帝就不担心也不怀疑岳神兵,不论他岳神兵是不是异人,他姓岳,他就算再兵道如神,也是站在精忠王的肩膀上。


    镇北军可以说是岳家军,但说到底,是太安的边军。


    所以根本不需要韩王作为南北的缓冲。


    但赵汝鱼有一点很不明,“所以就靠我们四人,要想去杀太安的韩王,是不是有点过于托大了,韩王护卫,足足五万。”


    张清风呵呵一乐,“雪晚来,可以一剑破千甲。”


    战绩可查。


    老秀才咳嗽了一声,黯然的叹气,“惭愧,惭愧,有辱斯文了。”


    赵汝鱼震惊莫名,“那岂非五十剑就可以破韩王了?”


    张清风:“……”


    所谓一剑破千甲,是极限,不是说只挥一剑就可以杀一千精锐甲士,就是赵汝鱼在白虎门大河之剑天上来,放在战场上,也就能破两三百甲士罢了。


    沙场不是江湖。


    你一剑破了两三百甲士,迎接你的就是漫天弩矢,稍有不慎就成刺猬了,所以太安的天下武道虽然拔高了,但沙场依然。


    而且太安和北凉都察觉到了这个状况,所以已经针对江湖高手,着令军器监研发专门针对江湖高手的强劲弓弩。


    比如太安的床弩,齐射之下,春风里的夫子都得饮恨。


    解释道:“你想多了,哪有人能一剑破得了五万精锐甲士,咱们四人只是确保韩王兵败之后,他不能依靠个人武力逃之夭夭,所以重心不在咱们,懂了吗?”


    赵汝鱼恍然,“兵败?谁会出兵征讨韩王?”


    张清风耸耸肩,“我知道个锤子。”


    老秀才哈哈大笑,“好一个锤子。”纵马狂奔而去,声音随风传来,“某先走一步,关键时刻,某自会出剑助你等一臂之力。”


    赵汝鱼看着老秀才一人一马远去,艳羡的道:“好是潇洒。”


    张清风摇头,“不如夫子。”


    ……


    ……


    临安,燕王府邸。


    燕王姜棣负手站在亭中,任寒风拂动鬓发,遥望着摘星台,“老和尚,临安这一场局,那女人着实惊艳到我了。”


    一身黑色僧袍的老和尚道严低声轻宣了一声佛号:“确实惊艳。”


    以苏软为子,逼岳神兵以身入局。


    岳神兵入的不是局。


    是表达了一种态度:镇北军绝不叛太安。


    也许一般人都觉得岳神兵傻,如今女帝章国虽然朝野威慑,但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女帝依然名不正言不顺。


    而他岳神兵坐拥数十万镇北军,完全有资格问鼎江山。


    但其实真正懂得江山的人知晓,岳神兵永远没有机会坐大大庆殿和垂拱殿中去——精忠王留下的“精忠报国”,直接禁锢死了这条路!


    岳神兵敢反,镇北军也许会跟随他。


    但民心呢?


    没有民心支撑,镇北军的战力再冠绝天下,最终也难逃一败。


    想到这道严笑道:“没曾想啊,岳武穆在我们那个天下没有做成的事情,在太安天下做成了。”


    太安堡宗夺门之变重掌江山后,杀了顺天保卫战的最大功臣,自毁了长城,没过几年堡宗驾崩,登基的徽宗……一言难尽。


    总之就是北凉铁骑南下,徽宗见势不妙,禅位给钦宗,钦宗也是庸碌之辈,只知道衣冠南渡,将太安京城迁移到临安。


    黄河以北的半壁山河沦为北凉疆域。


    直到世宗登基后,重用贤能,积极恢复经济,在韬光隐晦了三十年后,发起了北伐,北伐之中,一位岳姓武将横空出世。


    在世宗的全力支持下,收复了半壁山河,让太安重新一统。


    岳姓武将因其母在背后刺字“精忠报国”而被封为精忠王,永镇顺天。


    姜棣呵呵一笑,“不负英雄白头。”


    本该如此!


    旋即叹道:“连英布都栽了,下一个大概就是权柄过大的左相黄莽,不过现在还轮不上他,真正大祸临头的是韩王姜煊赫?”


    道严道:“大抵是他了。”


    姜棣沉默了一阵,“又是削藩啊。”


    道严笑了,“殿下你已经削无可削。”


    燕王不是仁宗一脉,世袭罔替到姜棣时,护卫兵力已经只有三千,更没有赫赫军功,所以女帝纵然削藩,也不会对燕王下手。


    没有意义,反而让姜室惶恐。


    姜棣嗯了声,“所以我们是完全没有机会了么。”


    道严沉默了许久,“今后的事情谁说得准,谁也不知道局势会发展到什么方向,何况女帝再怎么妖孽,太安和北凉终究还是有一战。”


    只能蛰伏等待时机。


    姜棣也沉默了一阵,忽然笑道:“老和尚,其实我有些累了。”


    道严嗯了声,“贫僧亦有此感。”


    姜棣忽然就感觉身上轻了许多,“我还以为你又会煞费苦心的来劝我,如此一来你我倒是惬意了,就在这临安,看这天下大势罢,也是乐事一桩。”


    顿了一下,“顺便很想知道,当年明月最后究竟怎么样了。”


    道严道:“这怕是得找纪罡。”


    要知道当年明月,就得找到出生时间更晚的后人,他们才知道当年明月,可纪罡早就对燕王府起疑,去找他问这些事,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


    姜棣也知道,“他倒是乐此不彼。”


    还是心甘情愿的当帝王铡刀。


    不过这一次不用担心被推出去当替罪羊了——北镇抚司虽然也铲除异己,但女帝还算仁厚,并没有兴大狱。


    顿了一下,“很想看看,我都没做到的事情,那个女人是否能够做到。”


    道严捉狭的道:“你做不到的事,她能否做到不好说,但她现在面对的局势比之建文帝更为棘手,不过贫僧以为,建文帝没做到的事情,她应该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