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君王之剑
作品:《开局被白起附身:敢惹我?一人灭你一国》 青云长街至夕照山小院子的台阶前,空无一人。
早被官府打点。
此刻文武百官下班归来。
虽然大风轻骑兵临城下,但中枢相公们保持沉默,女帝也没有特别旨意,显然一切尽在陛下的掌控之中。
左相黄莽最后定鼎的说了一句:各人滚回去,在青云街上等着看热闹罢。
没人反对张相公的霸道口吻。
既然左相都说了,大家还留在衙门干什么,干脆各回各家。
燕王府,穿着王袍的闲散王爷姜棣默默的负手站在朱门前,王府深处的一间书房里,坐着一位浑身黑衣的僧人捧书而读。
正是离开大相国寺的和尚道严,没曾想他竟暗度陈仓回到了临安,藏身于燕王府邸。
姜棣眉宇雀跃。
他的燕王是世袭罔替,但不是仁宗一脉,如今被太安皇室养猪罢了,没有兵权也没有地位,仅仅在宗正寺挂职。
姜棣于昨夜秘密的拜访了秦绘。
摒退左右后,五官俊美仪表堂堂的枢相公秦绘喝了杯茶,拂着长髯看着姜棣,“微臣等了三年,终于等到殿下来了。”
姜棣笑而不语。
秦绘又问道:“敢问殿下,何谓君王之仁?”
姜棣沉声道:“君王没有仁不仁的说法,历来皆是忽悠,哪怕是仁宗陛下的仁字,也是建立在无数鲜血之上,若有一日,可以小博大,那便不须记着那狗屁一样的仁字,君王若仁,何以安天下?”
两人相视大笑。
女人章国,姜室之哀,亦非正统。
魏楚韩三王锋芒毕露,已是女帝眼中钉,注定要成为鹬蚌,顺天府的岳神兵虽然有兵权有地位,但他真要谋国,便失去了大义。
既然如此,这天下可章国者已屈指可数。
燕王是其一!
但时机未到,还需再等。
女帝也在等。
今日虽然休朝,难得的,女帝依然穿了大黄皇袍,飞龙走云,五爪峥嵘,皇气浩荡,自有一股飒爽霸气。
内司上官琬绾没有着官服,换了稍微紧身的襦裙,腰间佩剑,妇人看在眼里,并没有制止,也没责怪她僭越。
毕竟自己在下棋,何尝不在他人棋局里。
这些年备受女帝青睐,在摘星台一箭射穿宁王琵琶骨的内侍左都知的盛春庭也在,一身大红貂袍,双手洗得极其干净。
年纪不小的大貂寺,一身干练里透着犀利锐气。
如苍鹰盘于龙侧。
不时有小黄门匆匆跑进来,禀报最新情况。
女帝一直不发一言。
知枢密院事黄观和枢密院副使沈重楼去了岭南,断绝了秦绘可以调动的岭南兵力,岳神兵只带大风轻骑和虎牙铁贲来临安,除了还在北方的镇北军,已没有任何外援。
今日临安,朕要留他,他走得了?
为了一个女人,不惜率领大风轻骑和虎牙铁贲以身入局,何其愚蠢!
没了苏软,只要你一日是岳家王爷,这世间就还有无数个苏软愿意嫁入王府,何况今日苏软,早已不是曾经的苏软。
男人啊……
任你英雄盖世,终究还是要跪在祸水红颜的裙面下。
但这一次大局,岳神兵只是猎物之一。
还有其他猎物!
不过还要看局势走向。
女帝轻言细语,“你们说,岳神兵能否猜透朕心?”
上官琬绾笑了笑,“会的。”
大风轻骑和虎牙铁贲南下,过了韩王藩地厚,沿途尽是皇权掌控之地,镇北军没有步军后援,粮草问题都是就地解决,当然不是烧杀抢掠而来。
双方虽是剑拔弩张,在这一点上却是心照不宣。
你不反,则依然是我太安岳王爷。
你反,那便是叛贼。
那么到底岳神兵会不会反?
以岳神兵太安战神的威望,就算无法进入临安,调转马头甩掉大风轻骑的撕咬,回到顺天府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并不是没有可能。
是以没人知晓。
女帝叹了口气,起身,“摆驾摘星台。”
摘星台毁于宁王从天而落的一枪,但它是顺宗留给她的梦,她想着有朝一日,要带着他去摘星台上看一个崭新的太安。
是以已经不遗余力的修缮完善。
女帝临栏而站。
伸展双手,怀抱天下,任由北风拂面。
青丝在风中飞舞。
皇袍猎猎。
这一刻的妇人是太安君王,是天下共主。
但妇人的眼里已不只有太安的天下。
她的目光越过城外大风轻骑,一刹不停,又越过顺天府,最后落在北凉王帐,那里,总有一日将是朕的版图。
目光越过北凉,落向无尽雪山。
雪山之后,又有什么在等待着太安的千军万马,是丰沃的平原,还是富饶的山川?
目光落在蜀中,不屑一顾。
此本是我太安版图。
又垂落在大理。
彩云故里,既能入大秦版图,为何不能入我太安版图?
天下四夷,皆应有太安明月。
再其后,目光越过东海。
东海真的无尽乎?
待天下安定,藩王俱灭,北凉纳臣,蜀中归来,大理重聚堪舆图上,朕便派舰队出海,朕想知道,这世界的尽头是什么。
上官琬绾脸上浮起狂热之色,眸子里充斥着晶莹光彩,甚至于按剑的手上,清晰可见肌肤间的鸡皮疙瘩。
越理解女帝,越知其伟岸。
盛春庭老怀淡定。
这不正常么,我太安君王当有此霸气。
又有小黄门满身大汗的跑上来,跪下叩首道:“陛下,岳王爷与大风轻骑距离玄武门尚有三里之地,此刻怕已是快到城下。”
女帝不做声。
上官琬绾挥挥手,那小黄门起身却礼后,一溜烟下楼。
女帝深呼吸一口。
岳神兵持枪如临安,天下侧目,魑魅魍魉遂以为他们等待的时机到了。
但朕有剑!
朕之剑,以数十年盛世为鞘,以满朝文武为剑脊,以天下黎民为剑身,以万千青血将士为剑锋,以镇抚司为剑锷,以文道风雅为剑穗。
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东海,带以燕云,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秋,行以秋冬,纳九天十地。
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此剑,匡诸侯,天下服矣。
此剑,君王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