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最强藩王,欲杀隔壁老王
作品:《开局被白起附身:敢惹我?一人灭你一国》 王妃和小道士赵汝鱼的风言风语传遍临安,添油加醋后变得活色生香,很快便有人通过信鸽将这些事传到顺天府。
无声的风波正在酝酿。
谁也不知道王妃苏软在闹什么幺蛾子,也没人知道岳家王爷会如何反应。
而魏楚二王平叛蜀中让天下人都看了笑话:魏王驻军汉中,数次出兵取金牛古道,楚王亦强势进取渝州,都“铩羽”而归。
数场规模庞大的攻守战事下,魏楚二王的兵马和蜀中守军共计伤亡六十一人,其中病故三人,八人死于伤风。
可见战事之“惨烈”。
朝廷对此早有预见,除了枢密院发文催促魏楚二王全力出击之外,再无动作,反倒是拱卫京畿的天策军异常调动,部分兵力悄然北上。
这一举措吓住了魏楚韩三王。
魏楚二王立即有撤兵回藩地的打算。
韩王更是聚结藩王护卫,陈兵于藩地重镇,只要天策军有一丁点要进入他藩地的征兆,便准备拼死一战。
但接下来的事情,又让三位藩王放下心来。
真定元年八月,屡屡犯边的北凉铁骑知道了蜀中平叛战事的诸多细节,发现这场平叛不过是太安的一场政治博弈。
根本没到鱼死网破的局面。
加上已是深秋,北凉王帐一番商议后,一直在九边长城的重镇外游曳并时不时叩边的北凉铁骑,全部退回漠北深处。
九边长城恢复了宁静。
没了北凉铁骑的威胁,岳家王爷终于想起他的王妃还在临安惹是生非!
真定元年九月,在确凿北凉铁骑退入漠北深处后,北方便传出消息,说岳家王爷有南下临安述职的意思。
所有人才明白天策军异动的真正原因。
提防岳家王爷!
毕竟现在天下无人不知,岳王妃苏软离家出走来到临安,和夕照山北镇抚司的一个百户搅合在一起,岳家王爷一怒之下率领大军南下迎接王妃,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魏楚韩三王又把心放了回去,搬出小板凳拿出瓜子点心看热闹了。
岳家王爷将要南下,这可是个大事。
他若到了临安,女帝你杀不杀。
杀?
不一定杀得了。
若是杀而不成,那么就要承受镇北军趁着寒冬北凉铁骑不能犯边的机会,集结兵力南下而兵锋直指临安的结局。
不杀?
恐怕以后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这是岳家王爷唯一的一次破绽!
临安朝堂掀起了一场风暴,文武百官争吵个不亦乐乎,主要分两派,一派认为应该趁此良机,将岳家王爷永远的“留”在临安,另遣良将镇守顺天府。
另一派则认为岳家自精忠王到老王爷,再到今时的岳家王爷都对朝廷忠心耿耿,没有反意,囚禁了岳家王爷和堡宗杀顺天保卫战最大功臣一样,是自毁长城。
况且杀了岳家王爷,太安还有哪个武将可以替代他,慑服得了镇北军?
女帝一直没表态,任由朝臣争辩此事。
仅仅是多次宣见知枢密院事黄观和签书枢密院事陈仙之,没过多久,签书枢密院事陈仙之和枢密副使沈重楼分别赴任岭南、广西。
因为岭南和广西无关紧要,这个人事变动便没人在意。
但临安城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顺天府城头,蟒服男子负手南望。
他想起了很多前尘往事,初见她时,还是个单纯的傻白甜姑娘,虽然她曾经喜欢过另外的男人,但谁年轻时候没个白月光?
而她就是自己的白月光,也是朱砂痣。
可有些事不能忍。
作为太安最强藩王,也是唯一异姓藩王,有些东西比男女私情更重要,我岳神兵再宽容大度,却不愿意给先祖抹黑。
岳家门风不可辱!
这一次,她真的出格了,越过了自己的底线。
岳神兵无奈的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你不死心是吧,那我让你看看,你所做的每一步其实都在女帝算计之中。
等我杀了那小道士,你便乖乖的随我回来,安心当你的王妃。
倏然间目光冷冽,杀意迸裂。
王妃也敢欺?
当我岳家无人乎!
那便大军南下,持枪入临安,杀了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道士!
转身缓步走下城墙,看了一眼守候在城门口的持枪青年,神情复杂的看了许久,才意有所指的道:“李布,为父不过是登高望远,持枪作甚?”
眼神中既有信重,也有一抹警示。
说完上了马车回王府。
持枪的青年名为李布,是岳神兵在嘉和二年收复固原时,在战场上收的义子,他身材高大魁梧不输岳神兵,一脸天魔凶相更是威慑人心,望着岳神兵马车远去,一脸哂笑,低声说我们岳家何须活得如此憋屈,你不愿意做的事情,为什么不交给我?
有你这位太安重器运筹帷幄,再加上我这个义子冲锋陷阵,天下唾手可得。
太安为何不可改姓岳?!
而我会忠心实意的奉你为帝,等你百年之后,我再登基为帝,平蜀中破北凉而收大理,成为这片天下的绝代霸主。
可追大秦太祖!
但你固守在岳家祖训里,不愿意迈出这一步。
可女帝不是仁宗和顺宗,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鼾睡,等女帝收拾了魏楚韩三王和蜀中,再来收拾岳家,怎么办?
不反就死。
反?
没了魏楚韩三王和蜀中牵制掣肘,还能有多少胜算?
那时候的你我难逃一死。
既然你已开始提防我,那我又何须尊你为父?
我本不是岳家人!
李布看了看手中长枪,意味深长的笑了声。
野心在秋风里滋生。
这一日军令如山而出顺天府。
镇北军兵马大肆调动。
驻守燕云十六州的镇北军重骑虎牙铁贲和大风轻骑毫无预兆的开拨,离开驻地南下赶赴顺天府,同时,顺天府驻军几乎倾巢而出同时南下,锋芒直指顺天府之前的太安军镇,欲要布下一下针对南方和西方的防线。
亦是进攻线路。
短短数日之内,镇北军连夜行军,分驻各重镇。
军令频出,虽然看起来好像镇北军要造反了,但镇北军里却安静的很,没有一丝异声。
镇北军,又称岳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