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缺陷
作品:《窑火岁月》 听翟静说,后来被扣的那批大米被解除扣押了,是经理的亲戚把大米拉回来卖了,钱都被转移走,一分都没给针织厂还。
翟静还挺着大肚子去要过钱,那里面有于荣军的一份,可是经理的亲戚摆明了耍赖,一分钱都没给,两家为这事也彻底闹翻了脸。
这些话,她不能去给于清田和张凤山说,只能说给于荣广和芦巧仙听。
芦巧仙安静的听着,辛辛苦苦这些年赚的钱全都赔付出去了,眼看着十二月,手上一点余钱都没有,作为大哥大嫂来说,对于荣军一家已经仁至义尽了,尽管听出翟静哭哭啼啼中透着想要点钱为生孩子做准备的话音,芦巧仙也咬死了不接茬,她现在唯一庆幸的就是及时劝住于荣广没有继续跟着于荣军做倒卖大米的生意,虽然把他们这些年赚的钱全搭进去,但是总算没有负债,没有欠王长安、吕师父、葛叔的钱,否则他们两口子在轮窑没脸做人了。
于荣广也听出了翟静的意思,这个事情他心里有数,早在各家出钱给于荣军还债的时候,他就给父亲说好了,父母那边的钱留好了,不要往厂里给,为的就是翟静生孩子的时候用。
知道家里早有计划,翟静松了口气。
她因为于荣军的事,已经被厂里停职,到医院引产又因为月份太大实在伤身体,和娘家商量后决定生下这个孩子,所有经济开支都得依靠公公婆婆支付。
她是个聪明人,隐去了引产伤身的顾虑,只不停诉说和于荣军感情深厚,为了他才留下这个孩子。
于清田和张凤山自然是被感动稀里哗啦,连带着全家都要把她当功臣一样感恩戴德。
十二月初,翟静生下一个男孩。
终于给被病痛折磨的于清田带来一丝欣慰,可是张凤山却有桩心病,这孩子身上有缺陷。
翟静当初怀孕的时候带着环的,不知为什么还是意外怀孕了,产检检查也没查出有什么问题,直到孩子出生才知道那小螺陷在里面,倒不影响小便,只是长大后要生育还得做个手术,否则用不了。
张凤山没有文化,又因为翟静已经把孩子生了,总不能再把孩子塞回肚子里去,就把这缺陷全都怪在翟静身上,说话更是没有顾虑,开口就问:“那不是成了太监?”
于荣英一直跟在旁边,连忙和医生一起解释:“怎么会是太监呢?太监是没有,他这个做个手术就正常了。”
张凤山脸黑如铁,认为这就是女儿和儿媳以及医生一起糊弄自己:“这是命根子,哪有那么容易正常的?”
医生又解释:“阿姨,现在医学发达得很,你就放心吧!”
张凤山吊着脸撅着嘴,看着好不容易盼来的孙子露不出一点笑模样。
好在她还知道,这种事情决不能让老头子知道,否则他那受伤的脑袋和被堵的心脏都受不了这种打击。
要她好脸色照顾好翟静也不可能,每天就买个馕来给翟静吃。
翟静看着干馕委屈的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掰一块送进嘴里咀嚼半天咽不下去,委屈道:“妈,你也是女人知道生了孩子有多难受,就想吃点热汤热水的,你怎么能给我吃干馕?”
张凤山的白眼都快翻上天了:“哎呦,生个太监还想吃啥好的?”
这些话正好被病房外的于荣英听个正着,她既不劝阻母亲也没帮腔缓和翟静艰难的处境,反而觉得翟静没用活该被这样对待,给乔建成说起这事时语气极尽嘲讽,一副看热闹的样子,全然看不出她是于荣军的亲姐姐。
连乔建成都听不下去了:“妈也真是不像话,翟静才为你们老于家生了孩子,够不容易了,晚上好好给她炖个汤喝。”
于荣英不愿意了,脸色一变问:“乔建成你是谁家的老公?”说到这里像是想到什么,斜眼看着乔建成阴阳怪气道:“哦,你该不会是看翟静长得漂亮,打什么歪主意吧?”
乔建成“啪”地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放,气得饭都吃不下:“于荣英你要不要听听你说的什么话?我好歹养了荣军三年,把他当亲弟弟待,他出事我心里也难受,他老婆生了孩子遭罪我看着都难受,你这个亲姐姐是怎么看得下去,怎么说出这种话来的?”
“亲姐姐怎么了?我小时候为了带他和斌子把学习都耽误了,成了个睁眼瞎文盲,我怨谁去?”
“怨你妈!”
乔建成丢下这句话,气冲冲出了门。
于荣英也气,可是下班后还是去买了只鸡来,给翟静炖了汤后送进了病房。
翟静在家里排行老三,知道她生了孩子以后,父母虽然生气她嫁错了人担心她将来的生活,赌气没来看,还是安排两个姐姐和妹妹来探望。
翟家真是一屋子的美人,几个姐妹往那一站,各个都漂亮出挑。
看到姐妹后翟静心里的委屈再也憋不住,泪流满面一顿哭诉,张凤山以为她们家不过是几个女孩,没有男孩撑门面,即便是欺负了翟静,翟家也拿她没办法,就算来找自己晦气,也是她生了个太监对不起老于家在先,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吃亏。
没想到翟静两个姐姐都不是好欺负的,当即决定把翟静和孩子接去针织厂的房子,几个姐妹轮流给翟静坐月子,绝不开口劳烦老于家一下。
但是,只要老于家要看孙子,哪怕是个太监孙子,也得出钱,否则免谈。
这下又捏住张凤山的命门,她敢欺负翟静,却不敢对自己家老头子没法交代,否则老头子肯定又要拿榔头砸锁,夺她的财政大权。
其实说到底,是她知道老头子身体不好,万一有个好歹,连他那点退休工资都没有了。
到那个时候自己一个孤老婆子才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一番思量后她只能向翟静低头说软话。
“翟静,是妈年纪大了一时想不开,才说出那种浑话,给你买馕的事妈做得不对,再说在这医院做饭啥都不方便,等回了轮窑你想吃啥妈都给你做,你就别让我难做了。”
翟静看到拿捏住张凤山,人也抖擞起来,寸步不让道:“妈,我可不敢劳烦你,你不是说我生了个太监?我还敢吃啥好的?”
“都是我犯糊涂才说出这种浑话,以后什么太监不太监的话,我再也不说了。”
翟静和两个姐姐对视一眼,彼此都知道,不可能真的不回老于家,毕竟还指望着老两口吃饭。
翟静的大姐扮起红脸:“静静,行了,得饶人处且饶人,你婆婆毕竟是长辈就别让她为难,不过阿姨丑话说在前面,我们一个月去轮窑看妹妹两次,如果我妹妹受了半分委屈,我们马上让妹妹离婚,就凭我妹妹这模样,就是带这个孩子照样能嫁个好的!”
张凤山听到翟家姐妹还撺掇儿媳妇离婚心里这个气,嘴上只能应着:“是哦,是哦,你们放心我一定把翟静照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