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良言难劝

作品:《窑火岁月

    于荣广病了,自从回到家就一头闷在床上睡着,整个人一点精气神都没有,除了上班,回来还是躺着,小芦子很贴心,看他不舒服也不打扰他,让他自己一个人沉静会儿。


    只是到了吃饭的时候,他要是在窑上就给他送饭,要是在家就给他把饭端到床头,床头杯子里一直都有温热的水。


    就这么一连几天之后,于荣广才缓过来。


    缓过来之后握着小芦子的手,语重心长道:“小芦子,咱们一定要把女儿教育好,将来她长得可不能像三子那样……”


    小芦子用手抚着于荣广的后背,顺着他的气,劝道:“荣广,咱肯定得把女儿教育好,三子的事咱别想那么多了,她的事不是我们能管的,她的路我们也不能帮她走。”


    “可她毕竟是我的妹妹,我的亲妹妹,我不能眼睁睁看她往火坑里跳。”


    自从上次劝过于荣疆反被嘲讽一番后,小芦子连话都不愿意和她多说,她的事是不愿意说半个字,可是看到于荣广难受的样子,想起自己的哥哥也是家里唯一对自己好的人,只是他娶了个河南姑娘后,辗转调到河南去工作,这么多年没再见面,偶尔写封信,彼此报个平安,说点家长里短,那份兄妹情谊越来越淡了。


    可是于荣广对家庭的这种责任感,对妹妹的关爱和心疼,是她这个做妻子的可以理解的。


    “星期天休息的时候,我去一趟石河子劝劝她。”


    于荣广看到善解人意的妻子,心里宽慰了,握着小芦子的手,说:“人家都说是因为我那个妈,没有人愿意找她当婆婆,我才找不到对象,找人介绍相亲,哪知因祸得福找到你,要是别人恐怕早就嫌弃我家这个烂摊子了。”


    小芦子笑笑:“谁家没有一堆破事,你以为人家关起门来全是顺心事,他们就不吵架?王长安家不烦吗?李庆贺才报名去建安公司,轮窑就招司机学徒,他一直等了那么多年都没这机会,离开轮窑去建安公司的时候说他吃屎都赶不上热的,他老婆还是个家属,他家不心烦?”


    于荣广笑了,心想是这个道理。


    小芦子继续说:“刘路奇报名去学开车,从学徒干起一年多没工资,现在好不容易有工资了,她老婆抱着孩子在家提心吊胆的,生怕他有危险,他们就过得容易?”


    “也是,都不容易。”


    “荣广,我不图别的,只要咱们夫妻同心,一起把孩子带好,一日三餐简简单单,不让别人把手伸进来参合我们的事,就行了。”


    把手伸进来,说的是张凤山。


    芦巧仙对这个婆婆是不满意,好在有个公公主持公道,也能镇住她,日子磕磕绊绊也过得下去。


    星期天,芦巧仙赶早班车去了石河子,到建安公司宿舍的时候,于荣疆刚梳妆打扮好,穿着芦巧仙给她做的深紫色裙子,看样子是要去约会。


    芦巧仙把她拉到宿舍院子里大树下的长椅上坐着,看左右没人,才轻声给她说:“荣疆,我知道你觉得和秦家退婚的事丢人,可现在是什么年代了,退婚影响不了什么,最多被人笑话一阵,时间长了自然就忘了,你也才二十多岁,趁着这个时间可以多学习学习,我听说石河子广播电视大学也招成年学员,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报名,学个会计往上再走走,只要你优秀,好小伙子多的是,随你挑随你选,不好吗?”


    于荣疆假装感兴趣:“真的吗?”


    “当然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若芬芳蝴蝶自来。”


    “有多香,你倒是个会计,那还不是靠我哥给你安排的,没有他你这个会计也就是个在143团刨地的,再说了,人家都说我妈是个恶婆婆,我看你和我哥不是照样过得挺好的,我知道你们不喜欢罗鸿禧是因为他妈而不是因为他,只要他对我好,我们照样能把日子过好。”


    芦巧仙大老远跑来苦口婆心地劝诫,没想到招来于荣疆这样嘲讽,真是好心当作驴肝肺。


    可她想着自己毕竟是大嫂,来一趟不容易,还是耐着性子说:“不管妈懂不懂道理,起码爸是懂道理的,有他在这个家就有个家样子,那个陈大牛把王长萍折腾成什么样了,你不是没看到……”


    于荣疆没耐心听她说完,打断道:“罗鸿庆本来就不喜欢王长萍,是她自己倒贴的,还为了嫁给罗鸿庆未婚先孕才这样,我又不一样,罗鸿禧是真心爱我的。”


    芦巧仙简直无语,忍不住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荣疆!”宿舍院门口,罗鸿禧骑着二八自行车招手喊着。


    于荣疆再没心情听芦巧仙唠叨,连个招呼都没打,就跑过去了。


    芦巧仙看着坐在罗鸿禧自行车后座上,亲昵地搂着罗鸿禧腰,笑得花枝乱颤的于荣疆,无奈地摇摇头:“唉!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回去的路上还算运气好,难得班车上竟然有个座位,芦巧仙看着窗外的风景,一望无际的棉花地,微微露白的棉桃只待时机就会尽情绽放。


    蓝天、白云,一望无际。


    芦巧仙在想,当初嫁给于荣广的时候,也不知道张凤山是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有这样的婆婆会过什么日子,其实也挺冒险的。


    其实,人生不就是一场冒险吗?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于荣广星期天上白班,下班的时候芦巧仙已经把饭做好,看到她的脸色,就知道又是无功而返。


    “行了,我们尽力了就行了。”这次换于荣广劝芦巧仙。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而于荣疆和罗鸿禧的事很快成为轮窑和建安公司茶余饭后的谈资,于家的人走到哪都觉得抬不起头。


    于荣广和芦巧仙也是走了霉运,好端端养了四个月,快五十公斤的肥猪,被人偷了。


    说来,那天也是邪门了,于荣广下夜班的时候,竟然正好遇到了那几个偷猪贼。


    可是他当时不知道啊,只看到领头的一个打着手电筒,后面的两个人一个推着自行车,一个人一边走着,一边扶着车后座上的用衣服包裹严实的正在哼哼唧唧的。


    于荣广想着能在家属院出现的,应该都是轮窑的人,看着眼生恐怕是才招的新工或者临时工。


    还热心肠地打招呼:“这个时间说早天没亮,说晚也到凌晨了,你们这是要去哪?”


    领头的那个也是胆大,还笑着给于荣广递了根烟,说:“没办法孩子病了,怕耽误,只能骑自行车去市医院。”


    “哎呦,那可不近,要不我给你们找个拉砖车?”


    “不麻烦了,我们两个换着骑,也快的!”


    于荣广还朝那两人挥手拜了个拜才继续往家走。


    推开院门用手电筒一照,傻眼了。


    大黄狗被药倒在门口不停地吐白沫,猪圈门坏了,鸽子笼鸡圈全都被洗劫一空,小芦子在里面拍窗户。


    于荣广快步跑过去,才看到进户门被锁住,连带小芦子和孩子都被锁在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