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太丢人了
作品:《窑火岁月》 老秦既然说了,索性把话说开,继续道:“原本我们是瞧不上你老婆,不想和你们做亲家,可是你老于人不错,不管是轮窑还是建安公司哪个提起你不是竖大拇指?老革命,人正义,做事情讲原则,待人又厚道,我们以前在轮窑的时候和你关系就不错,为这个我劝了老婆子,不要拿老眼光看人。后来淮明也给我们说,荣疆性格活泼,人勤快,爱干净,还能吃苦,对他也是真心实意的,我们也不是什么高级家庭,就想着找个朴实的真心和淮明过日子的姑娘,荣疆长得又漂亮,工作生活都在石河子,也不会被老岳母影响啥,就同意了。哪知道才开头,你家就摆起高高在上的姿态,要这样要那样?怎么就你老于家要体面要脸,我们老秦家脸活该被你们当鞋垫子踩?”
“老秦,你误会了,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我给你道歉!”
于清田赶紧起身,于荣广一看也跟着起身,父子俩又给老秦连鞠三躬。
弄得老秦手足无措把他们扶起来,哭笑不得。
可是话没说完,不吐不快,老秦继续道:“让我们断了结亲的关键还是荣疆,她要是个明事理知是非有主见的姑娘,就该劝劝她妈不要提这种无理的要求,哪怕是她劝不住,把事情给我们说,我们知道她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心里也踏实,至于怎么解决我们自会想办法,无非就是按照你老婆说的,再上一次门,为了儿子结婚的大事,我们老两口也无所谓,可是这个姑娘没有主见,没有是非观念,不分青红皂白就和你老婆一起要挟拿捏淮明,淮明要是点头答应了,有这么个无事生非的岳母和不分是非的老婆,家里得被搅和成什么样?日子还能好好过吗?”
老秦说得有理有据,于荣广越发觉得两家不能结亲,实在可惜。
说道:“秦叔,我保证荣疆和淮明结婚以后,绝不让我妈参合他们的日子。”
“你保证?哈哈哈……”老秦忍不住笑起来:“你能保证什么?你连自己的日子不让你妈参合都保证不了,就你们家那一出出的,带自己亲孙女还要收费的事早就传遍了,大家茶余饭后都指着你们家的笑话逗乐子呢!”
太丢人了,父子二人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秦母适时出来,客气道:“留下吃中午饭吧!”
再傻,也听得出是在送客。
出门前,于荣广从口袋里拿出一沓钱,是他来之前,小芦子给他的钱。还特意叮嘱:“如果谈不成,把定亲礼的钱还给秦家,别让人家说我们占人家便宜。”
老秦夫妇自然是推托了一番,最后还是收下了。
于清田心里闷得说不出话,和儿子一路无言,直到进了轮窑家属院,想到一会儿要进的那个家门和要见的那个人,心力劲儿是一点都没有了。
一屁股坐在篮球场休息的台子上,伸出两根手指,比画了个夹烟的动作,于荣广立刻会意,赶紧把烟点上,递了过去。
“荣广,我以前从没想过,娶老婆对一家子这么重要,我以为娶个老婆只要会做饭洗衣会生孩子,能把孩子养大成人就行了。现在才知道,庄稼种错了大不了错一季,娶错了老婆错的是一辈子。”
于荣广叹了口气,除了抽烟他能说啥?和老爹一起数落老妈?
于清田自己也想不通,大半辈子都过来了,以前争争吵吵也不过是点拌口角的事,很快就好了。怎么到了儿女成家立业的时候,反倒矛盾凸显,更可怕的是,突然知道原来自己捧在手心的老婆竟然是这么不堪的一个人,以至于到日子过不下去的地步。
他仔细想着老秦说的话,又仔细回想张凤山以往的言行,那些他没留意的,没在乎的点点滴滴。
忽然想起,以前有个和张凤山一班组的女人,姓个什么来着,反正也是他们江苏老乡。还没退休的时候得了怪病,躺在厂办医院就快咽气了。
一群江苏老乡都为之惋惜,去送她。
他和张凤山也去了。
可不知怎么,那个江苏工友听说张凤山来了,说什么也不让张凤山进去,说不想见她。
他和张凤山就这么被拦在门外。
当时他还想,这个工友脾气真古怪,难怪得了怪病。
现在想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到死了都不愿意见不愿意原谅的,那是真讨厌真膈应,不愿在生命的最后时候再委屈自己了。
“水扣子,陈大牛卖假药招人烦,你妈做了啥招人烦的事,我咋一点都不知道,一点都想不起来?”
于荣广低着头,仔仔细细认认真真想了想。
“坑我的钱,欺负小芦子,挑拨是非,别的还有什么?”
于清田也想不出了,都没意识到,哪家好人会连自己亲儿子的钱都坑,无事生非地挑拨儿子儿媳关系,这还不够招人烦吗?
于清田连着抽了三根烟,于荣广就陪着也抽了三根烟。
也只能拖延到这了。
家,总要回得。
老婆,总要见的。
但是这一次,于清田来了狠的,他发誓要一次性把张凤山治住。
二话不说,拿了个榔头三下五除二就把箱子锁给砸了,又在一堆裹裹藏藏的衣服里找到放钱的木匣子,一锤子下去,小锁当即报废。
打开之后,有点后悔,因为里面不仅放着钱,还放着秦家定亲时送的一对玉镯子和一对金耳环。
他要是手再重点,玉手镯估计得报废。
废话没有,他把钱和手镯耳环一起揣进衣服口袋里。
张凤山哪见过于清田这样过,更何况是拿她的钱,简直要了她的命。
让她更没想到的是,于清田把她领工资的小印章也拿走了。
丢下一句:“以后家里的钱我来管,你的工资我来领,你要是不同意就离婚!”
他不和张凤山吵,也不理会她撒泼打滚,出了门就去大儿子家。
把这么多年于荣广交的工资,还有秦家的钱如数给了于荣广和芦巧仙,连带着玉镯子和金耳环也一并给了芦巧仙。
剩下的钱还是揣进兜里,睡觉的时候怕张凤山来偷,连衣服都没脱,就那么凑合一夜。
第二天一早,也就是星期一,坐着班车去了石河子,留了当月的生活费,其余全都存进石河子农村合作银行。
张凤山没文化,从来没进银行办过业务,更何况于清田给存折设置了密码,她就是拿到存折也取不出钱。